两系杂交早稻田两优227在会昌县示范推广情况及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田两优227的特征特性,总结其示范推广情况及栽培技术,以指导田两优227的栽培。
  关键词 两系杂交早稻;田两优227;特征特性;示范推广;栽培技术;江西会昌
  中图分类号 S511.3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056-01
  田两优227是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田丰S-2与R227杂交选配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2007—2008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7年平均产量7 294.95 kg/hm2,2008年平均产量7 637.10 kg/hm2,2年平均产量7 466.10 kg/hm2,比对照浙733增产8.26%,差异极显著。全生育期109.7 d,比对照浙733迟熟0.6 d。2008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08036﹚。适宜江西省双季早稻稻瘟病轻发区种植。2008—2012年会昌县示范推广两系杂交早稻田两优227累计0.6万hm2,年占全县早稻面积的7.9%,累计增收稻谷2 634.4 t,新增产值632.26万元。为维护会昌县种子市场价格稳定和保证种子有效供给,促进会昌县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1 特征特性
  1.1 区试产量表现
  2007—2008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7年平均产量7 294.95 kg/hm2,比对照浙733增产3.94%;2008年平均产量7 637.10 kg/hm2,比对照浙733增产12.58%,差异极显著。2年平均产量7 466.10 kg/hm2,比对照浙733增产8.26%。
  1.2 农艺性状
  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绿,整齐度好,田间长相清秀,分蘖力一般,稃尖紫色,穗粒数多,结实率高,千粒重较大,熟期转色好。株高95.9 cm,有效穗数303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10.9粒,实粒数92.9粒,结实率83.8%,千粒重27.8 g。
  1.3 生育期
  江西省水稻区试该品种全生育期109.7 d,比对照浙733迟熟0.6 d。
  1.4 稻米品质
  出糙率80.8%、精米率66.6%、整精米率28.2%、粒长6.8 mm、谷粒长型、长宽比2.8、垩白粒率72%、垩白度10.1%、直链淀粉25.5%、胶稠度53 mm。
  1.5 抗性
  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
  2 示范推广情况
  2008—2012年,会昌县结合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展示、粮食高产创建设等项目,共建立田两优227早稻核心示范区5个,建立田两优227高产栽培示范样板点5个,主推田两优227两系杂交早稻品种。充分利用新会昌周刊、三农新风、记者走基层、科技下乡等媒体及活动宣传田两优227达20余次,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等形式,把田两优227品种宣传到千家万户,由县、乡农技人员对种植农户的田块,按不同土壤类型、茬口等进行分类指导,针对农户秧田整地、浸种催芽、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各个农事环节进行全程服务指导,对种粮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实行挂点服务,每个农技员挂点10户科技示范户。为农业科研成果应用于大田生产起到了示范、引导和推动作用,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商品经济观念,树立起高产优质增收的新思路,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生产实践,针对品种特性,制定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的,维护了全县种子市场价格稳定,保证种子有效供给,促进了会昌县粮食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促进了会昌县农民的增产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的稳定。5年来全县两系杂交早稻田两优227累计示范推广0.6万hm2,平均产量7 347.0 kg/hm2,比对照金优463平均增产442.5 kg/hm2,增幅6.4%,平均年示范推广面积占全县早稻面积的7.9 %,累计增收稻谷2 634.4 t,新增产值632.26万元。
  3 栽培技术
  会昌县属赣南双季稻区,早稻生育期特点是降雨多、日照少,温度前期低、后期高,在栽培上应做到适期播种,前期防低温,中期控蘖,后期防高温危害。
  3.1 适期播种
  会昌县早稻适宜播种期为春分前后,即3月20日左右[1]。播种过早,孕重穗期易遇小满寒;播种过迟,灌浆期易遇高温危害。一般当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时抢晴播种。
  3.2 保温育秧
  早稻育秧要确保秧苗出苗整齐,防止烂秧,培育多蘖壮秧。宜采用旱床育秧或塑盘育秧抛秧技术,可适期早播,栽后促早发,前期抗低温,后期减少遇高温危害的机率。
  3.3 合理密植
  一般栽插36.0万~37.5万蔸/hm2为宜,每蔸插2粒谷苗,宽行窄株栽培,规格13.3 cm×20.0 cm,抛秧栽培可适当降低密度,抛30.0万~33.0万蔸/hm2为宜[2-3]。移栽做到浅、直、匀,不插超龄秧,遇大风大雨不插秧。绿肥田和有机肥应在移栽前10 d以前施下翻埋。
  3.4 配方施肥
  大田施肥要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施纯N 150 kg/hm2左右,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5∶1。施肥原则上做到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看苗施用穗、粒肥。
  3.5 科学灌溉
  水分管理上做到浅水插秧,寸水护苗,浅水分蘖,干湿交替,湿润灌溉,后期不要断水过早[4]。早稻雨水多,晒田要早,晒至田边开裂,田间不陷脚。后期遇高温日灌夜排,收割前5 d断水。
  3.6 病虫综合防治
  要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注重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稻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4 参考文献
  [1] 童海军,王建跃.杂交早稻推广的可行性、主要措施及高产栽培技木[J].浙江农业科学,1996(1):8-10.
  [2] 王林铨,邱诞根,朱宜根,等.杂交早稻示范方高产栽培技术总结[J].浙江农业科学,1997(1):11-12.
  [3] 曾宪和,宋达福,罗秋保.吉水县首次推广杂交早稻喜获成功[J].江西农业科技,1987(10):7-8.
  [4] 龙绪辉.平江县是怎样夺取杂交早稻高产的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1990(1):12-13.
其他文献
期刊
铁皮石斛是兰科附生植物,是中药石斛中的名贵品种,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从铁皮石斛离体培养外植体选择、基本培养基选择、激素对植物不同时期生长的影响及添加
以豫玉22号为试验品种,开展了泾川县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了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数学模型得出旱塬区玉米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3.4kg/667m2、五氧化二磷
本文以2011-2015年我国深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企业在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阶段下CEO权力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在不同生命
近几年国内一些农副产品价格出现暴涨暴跌,本文以大蒜为例,指出了这些农副产品的共同特征,建立一个经济学模型,分析了其暴涨暴跌的原因,推出了生产商和流通商的利益分配临界点,指出
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且适合河南郑州地区推广应用的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2000-11-8、F34和中蔬05079-66这3个品种综
基于激活资源·品读感悟·高效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解析。首先分析出通过改变教学观念,培养阅读能力;创设情境阅读教学,激发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积累阅
通过条件实验,利用大气采样器,采集大气中的硫化氢样品;用碱性锌氨络盐吸收液吸收后,在三氯化铁存在下,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生成亚甲基蓝,比色法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双管连接比单管效果
本文基于投资者情绪理论,分析了企业资本结构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以及高管持股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2013-2015年中小版板块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
对比研究钵体育苗机插与平盘育苗机插效果,结果表明:钵体育苗机插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比平盘育苗机插好。平均增收2164元/hm2,适宜在肇东市推广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