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前缘骨质增生时腰椎间盘与椎前大血管距离变化的影像学研究

来源 :颈腰痛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my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腰椎前缘骨质增生时腰椎椎间盘前缘至椎前大血管的距离变化.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33例腰椎前缘骨质增生患者作为增生组,38例无腰椎前缘骨质增生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各间盘前缘至椎前大血管距离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 两组L1-2椎间盘右前侧至下腔静脉的距离均大于左前侧与主动脉的距离(P<0.05),且L4-5右侧至下腔静脉距离显著小于左侧至主动脉距离(P<0.05);增生组L2-3、L5-S1双侧和L3-4椎间盘右侧与椎体前大血管的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L3-4和L4-5椎间盘右侧至下腔静脉的距离小于左侧与主动脉距离(P<0.05).结论 无论是否增生,自L1-2椎间盘左侧进行椎间盘手术时的大血管损伤风险大于右侧,自L4-5椎间盘右侧进行手术的风险均大于左侧;骨质增生时L2-3、L5-S1椎间盘两侧和L3-4椎间盘右侧进行椎间盘手术时的椎前大血管损伤风险小于无增生者.
其他文献
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和建立模型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中三个重要的过程.从降低噪声、消除基线漂移、校正散射光三方面介绍数据预处理方法;介绍基于区域的光谱特征选择方法和基于单变量的光谱特征选择方法;并根据应用不同,论述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类建模方法.现就这三个过程中常用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脊髓损伤因其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耗费、低恢复率等特点,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严重伤害,给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体位性低血压是脊髓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表现为体位改变时血压降低、头晕目眩、头痛、视力模糊、恶心、肌肉无力等症状,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妨碍患者的早期康复.目前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检出率较低,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方法.近年来,随着发病人数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关注日益提升.现就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现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以期
目的:采用HPLC对62批次大黄药材中的13个蒽醌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对其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为经典名方小承气汤物质基准研究提供合格的药材与饮片.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54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版),对62个不同产地的大黄HPLC-FP进行相似度评价,并用SPSS 21软件对色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甘肃各产地的大黄药
目的:通过象皮生肌膏对慢性创面型大鼠的治疗,研究其对创面肉芽组织TGF-β1、EGFR及FN表达的影响.方法:从72只SD大鼠中随机挑选18只为空白组,其余54只SD大鼠制备慢性创面模型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8只;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纱布外敷,对照组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外敷,实验组用象皮生肌膏外敷,每组每天换药2次.所有组在第3、7、14天随机挑选6只处死并取相同部位创面组织进行Western Blot检测TGF-β1、EGFR及FN蛋白含量.同时进行HE染色切片观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经横突间入路治疗L5-S1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共12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56~72岁,平均58.5岁,均行椎间孔镜经横突间入路髓核摘除,采用腰腿痛VAS评分评价手术疗效,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优良率.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腰痛、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评定标准评估疗效,术后优良率
目的:探索构建高校中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通用模式,巩固教学学术地位.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个别访谈,剖析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出“学研练赛化”五步联动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结果:论证了“教学学术”视域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尝试提出了落实“五步联动”模式、巩固教学学术地位的对策.结论:教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有宏观设计,又必须有实践落地.研究总结的教师发展模式效果显著,促进了重视教学学术为特征的教学质量文化的形成.
目的 探讨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和脑源性神经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型表达对急性腰痛向慢性腰痛转变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L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COMT单核苷酸多态性(rs4680)和BDNF单核苷酸多态性(rs6265)与慢性腰痛发生的关系.结果 慢性腰痛和非慢性腰痛患者COMT和BDNF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W遗传平衡定律(P均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endoscopicdiscectomy,PTED)在不同年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人群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LDH患者65例,按不同年龄分为两组:年龄0.05),青壮年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中老年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 d~1年时的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获显著改善(P0.05),但青壮年组患者术后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与斜外侧腰椎椎体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脊柱退变性侧凸的疗效差异.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脊柱退变性侧凸患者,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22例采用OLIF手术治疗,28例采用TLIF治疗,分别设为OLIF组与TLIF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完成情况、并发症、融合情况,术前、术后3
目的 分析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与腰骶丛脊神经根受压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腰骶丛脊神经根受压患者设为研究组,随机选择40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均进行MR DTI检查.比较两组L4-S1神经根的ADC值和FA值,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