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及应用探索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041-01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已快速应用到教育领域。这一新技术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在教学中不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有些地区、有些学校、甚至有些教师对多媒体手段推崇备至。应该说,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新生事物无可厚非,但不顾实际,任意提高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一)强拉硬用 课堂上,有些教师往往抱着“用肯定比不用好”的心理,将多媒体这一新式武器强拉硬用到课堂。如有些老师在讲地球运动时,把大量的地球运动动画渗透到教学中,然而动画展示出的无限空间想象力与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形成强烈反差,这样只能引起学生的不适。实际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教师往往出于狭隘的功利主义,以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的评课标准,而全然不顾所选图片、动画是否与课文的主题相符合。这种不切实际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迷茫使用 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地理教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市场上、网上课件很多,有心者自然是手到拿来,稍加修改,盲目使用。但是一个优秀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其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的。因此,它凝聚了制作者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的对象、班级参差不齐,课件的流程就应选择不同的方式。如果忽视了这一点,迷茫使用,结果只能是形成机械、僵化的教学,缺乏特性。
  (三)喧宾夺主 多媒体技术只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辅助手段,决不能代替教师全部的教学活动。但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一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都汇入课件中,甚至一个小小的提问,也由电脑代替了,从而造成多媒体独霸课堂,教师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如有些教师在课件制作时,将掌声与叹息声都作了精心准备,每当学生回答对或错一个问题,电脑即出示掌声或叹息声;还有的老师喜欢把课件中每一张图片的颜色制作得很鲜艳,这样的设计看起来很美,但是否显得有点哗众取宠。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即使电脑有极强的智慧性,机械僵硬和冷冰冰的人机对话也不能取代师生交流。因为,教师的一个手势、一次微笑、一句赞语对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体态语,让学生有一种深深地亲切感,这样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针对上述情况,要让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提高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认识,正确定位。下面我就以《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为例,谈谈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地理教学的几点看法。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探索
  (一)多媒体技术应该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应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应变静为动,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介绍《长江》一课的课前2分钟,可以播放长江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中来,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对人类有什么影响时,可以播放一些河流和湖泊图片,启发学生讨论,这样学生既可得出河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如水资源、水能资源、航运价值等,同时也明确河流可能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水灾。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应该突出重点、淡化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單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费力,而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增加了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介绍我国长江中下游洪水原因时,由于这部分知识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长江水系图,用闪烁的方法显示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即宜昌以上的干支流、南面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教师很容易给学生讲解清楚,在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另外再插入一些近年来上中游山区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影视片段去启发学生,植被的破坏是使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另一主要原因。所以多媒体的运用,应该使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晰易懂,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愉悦,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技术应该兼顾全面、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各班级之间的学生能力有差别,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深度、广度和进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取知识,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介绍黄河和珠江的水文特征时,有的班可以采用先放一些录像资料,学生看了以后再总结水文特征;有的班则可以先让学生看书,总结,后看录像加深印象。再例如:讲解长江丰富水能时,有些班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学过的中国三级地势知识分析原因,老师再显示出长江干流的剖面图作进一步总结归纳;而有些班则先把长江干流的剖面图显示出来,再让学生分析归纳。不同的显示时间和顺序,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效果,这样不但能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也有助于尖子学生的培养,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特点,做到因材而教、因人而教,达到共同进步。
  多媒体教学虽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才会对现代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校和当地的旅游集团公司合作,将旅游景点的管理和服务“外包”给学校,作为学生实景实习实训场所,这不失为一种紧密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的新举措。本文主要介绍了外包式实景实训模式中任务式课程开发、阶梯式实训安排和校企文化的融合的运行,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旅游专业 外包式 实景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034-0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进一步普及,很多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不再把广告销售作为唯一经济来源,而是开始尝试与电子商务业务相融合。如何拓展,有哪些路径,门槛如何?2012年6月,南都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阅读,尤其是关注青少年弱势群体阅读愈来愈成为图书馆界同仁的共识。为了使这一工作更好地把握时代性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学中所面临的学生对所学知识难以学以致用的问题,探讨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实施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开展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并以“XML基础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辰,传统的金融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教学过程中应改革传统的金融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此同时,也应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研习市场的
摘 要:文章针对成人教育中的经管类专业特点,指出了我国成人教育链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完善经管类成人教育链的具体路径,旨在提高我国成人教育水平。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 成人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037-02  经管类专业一直是我国成人教育的招生热门专业。2011年我国普通高校成教院招生计划中经管类占了大多数的招生计划
综合研究了高职高专数学教育专业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现状,从该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对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性探讨.
摘 要:班级“互助小组”制是以小组为基本单元的班级管理模式,依托小组互助机制,建构“自主管理,互助学习”的教育平台。该模式的建构要从小组的建设、小组意识的培养、小组运作制度、评价与引导等方面着手,把互助小组建设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共同体,通过组员间的相互帮助、合作学习、自主管理,实现小组成员“各展其长,共同进步”的目标。  关键词:互助小组 自主管理 评价机制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