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帝倾一国之力建紫禁城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和殿,1420年建成时名奉天殿。

  大殿前的广场似乎没有安静过,游人但凡从此经过,大都会驻足停留。有人拍照,有人举着手机直播,扯着嗓子喊:“我身后就是传说中的金銮殿……”更多的人,则围在殿门口的护栏前,探着身子往里看,一窥殿中央那把龙椅,脑子里同时上演着一幕幕宫廷戏。
  广场下方立有一牌匾,书写着这一宏伟宫殿——太和殿的“前世今生”: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中的正殿,俗称金銮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几经雷火焚毁、重建,现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05年)重建后形制,明初名奉天殿……短短300多字,诉尽600年沧桑。
  600年前,紫禁城落成。第二年的正月初一,明成祖朱棣在这座大殿举行迁都大典,正式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上以绍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先志,下以开子孙万世之宏规”。

世界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单体木结构建筑


  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的叔父,后发动靖难之役,从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于1402年登基,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即位后,他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
  当时的南京,可谓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尤其是经济,“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朱棣为何要一番折腾,迁都北京?“原因大概有三:一是地理位置,南京无险可守,對长江以北的领土鞭长莫及,而在北方还有一些元军的残余势力,仍有复辟的可能性;二是北京处于中原农耕经济与塞外游牧经济的结合线上,迁都有利于全国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三是朱棣做燕王,在北京经营多年,当时攻打南京时,他杀戮无数,当地人对他多仇视和怨恨。”明史学者、《故宫学刊》执行主编赵中男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他研究明史多年,曾在《百家讲坛》讲“朱棣身后那些事儿”,著有《明朝的拐点——永乐皇帝和他的子孙》等。
  定下迁都后,朱棣开始营建北京。首先做的是人员调集、物资筹备、交通疏浚等准备工作。1406年,他下令从江南、浙江、山西等地挑选大户,迁往北京,以恢复、发展北京的经济,然后从全国各地征“诸色匠作”,凡“百工技艺”只要营建需要,随时从全国征调。“集中了全国著名的工匠大约有10万人,同时大量征调各地民工和卫所军人,包括监狱里的一些犯人也被押解出来,为营建工程提供劳役。”赵中男说。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画像。

  人力之外,便是建筑材料。修建都城所需的木料,大都来自四川、湖广、云南等地,从深山老林采伐金丝楠木。采木是一项相当艰难的工作,当时民间流传着“进山1000出山500”的说法——伐木整个过程,连生病、事故、发大水等灾害,大概有一半的匠人丧生。树木高大粗壮,伐倒后先清理其枝叶,之后抬进附近的大河,等到发水期,大水把木头冲进运河,从运河漂到北京,一漂就是三五年。修建都城所需的大量砖瓦,先委派泰宁侯陈圭就近督造,后来由工部差侍郎一人,驻山东临清专责管理。至于用于宫殿的“金砖”,则责成苏州、松江各府烧造,再随漕船北运。
  整座都城是在元大都原有基础上所建。为了建好皇宫,朱棣还专门派宦官到南京,以南京故宫的形制,照葫芦画瓢,绘制设计图纸,然后拆除旧建、创槽打基、建宫殿,按部就班进行。1420年,北京宫殿宣布 “告成”。外朝以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为主,又有文楼、武楼以及文华殿、武英殿等。
  俗称“金銮殿”的奉天殿,是举行皇帝登基即位、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等盛大典礼的地方。作为皇朝一统权力的象征,它是营建工程的重中之重。《明世宗实录》卷四百七十称“原旧广30丈,深15丈”。明代营造一丈即3.17米,永乐迁都创建的奉天殿,面阔达到95.1米,进深47.55米,曾是世界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单体木结构建筑。明初大臣杨荣在《皇都大一统赋》中写道:“金铺璀璨,绮疏玲珑。珠玉炫烂,锦绣丰茸。葳蕤起凤,天矫盘龙。千门瑞霭,万户春融。”
  1421年正月初一,朱棣与朝廷文武百官齐集奉天殿前广场,庆祝迁都。后来据《太宗实录》记载,当天出席盛典的还有外国使者,共计16国1200使臣。众人齐聚一堂,一派“万国来朝”的繁盛景象。

迁都之议,反对者被杀、被贬


  谁料到,3个月后一场大火将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化为焦土。
  当时,帖木儿帝国使团成员火者·盖耶速丁还未离开北京,亲眼目睹了那场因雷击而产生的大火。后来,他在《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中写道:“……火势猛烈,乃至全城都被火光照亮……烧死了很多男人和女人。大火无法控制,终夜肆虐,继续烧到白天,尽管极力抢救,在午后祈祷时刻之前不能把火控制住 。”
  一时间,京城陷入恐慌。朱棣当时未在京城,听闻后甚为震惊,也有些后怕。“他觉得迁都可能真的惹怒了苍天,因此上天才降下一把火,烧光了新宫殿,以示惩罚。”赵中男分析说。就在火灾发生后的第三天,朱棣按照以往的惯例,颁布了《奉天殿灾修省求言敕》的诏书,下令群臣直言朝廷政务的缺失。
  这份求言诏书迅速引起朝堂上的大讨论。杨荣请成祖废除金银矿的赋税,禁止重狱;户部尚书夏原吉,上书请免去各地拖欠的税负,抚恤流民等。最有代表性的要数翰林侍读邹缉,他列举了营建北京过程中的八项弊端,包括耗费太大、赋役沉重、动迁之灾、贪污成风等。很快,这场活动演变成了一场反迁都风波。
  吏部主事萧仪上了一封《应求直言诏疏》。早年间,萧仪在家乡江西听到了采木工匠间流传的《伐木谣》,内容真实反映了伐木工人劳役艰辛、悲惨的经历。“词甚怆,意甚真深,足以见一时之事俗”,听了之后,他很受触动,写了一首诗,在诗中讲了一个从江西伐木运到福建的农夫,家里的山地无人耕种,无法缴纳田赋,没有余粮也没有衣服穿。后来,农夫被山里的瘴气毒死,孤儿老母还在家中盼他归来。   但在《应求直言诏疏》中,萧仪只字不提自己在家乡的悲惨见闻,而是提了3个建议,分上、中、下三策:上策为先回南京,暂时放弃北京,等天下百姓喘口气再说;中策为虚心听取群臣的意见,暂缓营建北京;下策是跟天意对着干,继续在北京建都。在上书的结尾处,萧仪还说:“陛下肯定会选第一个上策。”
  朱棣听后,恼羞成怒,却不好发作。有些大臣察言观色,斥责上书的人“胡说八道”。朱棣顺势翻脸,大怒喝道:当初迁都时我和大臣们反复商议了好几个月,然后才开始迁都,难道是我轻举妄动吗?最终,他命人治了萧仪一个诽谤罪,把他下狱杀掉了。不久之后,他又颁布了一道诏书——《禁谤讪敕》,主要内容是禁止诽谤政府,攻击朝廷。
  “所以,面对这场大火,朱棣只承认这是上天对政务缺失而不是对迁都决策的惩罚,或者说政务缺失的责任主要在官员,而朱棣本人作为迁都的决策者,并没有什么错。”赵中男说。萧仪被杀后,舆论自然就变了,上书者把矛头转向当权的大臣。而大臣也不甘示弱,极力反击言者的指责。
  朱棣见双方喋喋不休,很是厌烦,就下令大臣和上书者一律跪到午门外的石板地上,排成两排,争论迁都的利弊。他自己坐在午门城楼上,欣赏这场闹剧。后来,朱棣派人来问结果,老臣夏原吉看透了他的用意,上奏说:“那些人是按照皇上诏书的要求提意见,没什么罪过;只是我们这些人身为大臣,不能帮助皇上完成大计,责任都在我们。”听了这番话,朱棣的气消了一半,下令跪在午门外的人可以回家了,而且允许大家继续提意见。但是,那些上书者,后来有的被捕入狱,有的被降职、贬官。
左图:2020年10月10日,赵中男在北京故宫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上图:趙中男所著《明朝的拐点》。

  在赵中男看来,这场反迁都风波其实是开创与守成矛盾的爆发。“洪武后期,明朝已经从打天下开始向治天下转变,也就是开创到守成的转变。建文帝上位后有意促进这种转变,朱棣却打乱了明朝守成的进程,南征北讨、迁都远航,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使明朝的综合国力一再消耗,最后几乎透支。”
  当然,如果没有朱棣迁都,就没有北京城的营建,也许故宫这样的宏伟宫殿也就不存在了。

仁宣之治,明朝的拐点


  永乐时期,朱棣开展了八项浩大工程:营建北京、修长陵、南征安南、北讨蒙古、浚通运河、兴建武当山宫观、重修南京报恩寺、郑和下西洋,每一项都在彰显明朝的国力强盛,每一项也都损耗着巨大的民力。“作为一个通过夺位上位的皇帝,朱棣似乎一直在极力证明自己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的能力。”赵中男说。
  大规模的营建活动,再加上连年出征,造成京畿地区军民生活的穷困。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各地发生规模不等的暴动,大都与劳役沉重有关。如永乐七年,负责湖广采木的官员师逵,督责采木民夫很严酷,激怒一帮人等发起暴动;永乐十六年,北京附近的昌平和山西潞州发生农民暴动;永乐十七年,江西有一批逃亡工匠聚众拘捕……为了逃避沉重的劳役,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厌多男子,生辄弃之不育”的弃养男婴之风。
  “迁都带来的社会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并且越来越严重,根本瞒不住。在这一点上,朱棣和大臣们的矛盾、分歧相当大,但他作为一个专制统治者,依然一意孤行。”赵中男说。甚至到了晚年,朱棣依然不顾大臣反对,连续多次北征蒙古。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在第五次北征途中,他突然病情加重,于回师途中逝世,享年65岁。很快,皇太子朱高炽即位,即明仁宗。
  仁宗在位仅9个月,其后的宣宗在位9年多,两位加起来不过10年左右,却是明朝前期具有转折意义的10年。
  仁宗生性端重沉静,喜静厌动,体态肥胖,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朱棣一生嗜武,不是很喜欢这个儿子。但仁宗崇尚儒学,褒奖忠孝,深受大臣推崇。上位后,他改组内阁、削汰冗官,一时间朝堂内外政治清明。他还拨乱反正,将建文帝时期的奸党族属赦免,将发放至教坊司、浣衣局等地的人悉数宽宥为平民,放还回家。
  宣宗朱瞻基性格活跃,修养深厚,颇受朱棣喜爱。永乐九年,朱棣正式立他为皇太孙,并亲自挑选文臣担任其老师。后来,朱棣远征漠北时,总将他带在身边,教他如何带兵打仗,锻炼他的勇气。每次远征归来,经过农家,朱棣还要带他去农家看看,了解农家的艰辛。这种精心教导,对他日后成为守成之君有着深远影响。
  朱瞻基在位期间,除了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宫廷文化艺术也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他本人长于写诗歌文赋,精于绘画。执政之余,他经常督导工匠,制作陶瓷、漆器、珐琅器等,还对故宫修修补补,增添艺术气息。他酷爱玩赏香炉,便责成宫廷御匠设计、监制香炉,经过多次铸炼,最终制成极品铜香炉,也就是后来流传于世的“宣德炉”。
  “仁宗和宣宗上台后,从开创转为守成,结束了永乐时期的消耗性活动,扭转了明朝国力的超负荷局面,实行务实稳定的政策,便有了‘仁宣之治’,可与周代的‘成康之治’、汉代的‘文景之治’相提并论。”赵中男说。这一时期,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巩固和发展,被后人称为盛世。
  对于烧毁的三大殿,作为守成之君的仁宗和宣宗,都没再重建。直到1440年,明正统皇帝下令重修,使用当年永乐时期留下的剩余建材,再次建起了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在内的三大殿。不幸的是,三大殿命运多舛,后又多次经历大火、重修,才保留了今日的模样。

紫禁城大事记


  1406年(永乐四年)永乐帝朱棣下诏营建北京宫殿。
  1420年(永乐十八年) 朱棣颁诏,宣告北京宫殿即紫禁城竣工。
  1535年(嘉靖十四年) 嘉靖帝朱厚熜笃信道教,包括钦安殿在内的紫禁城建筑布局发生了有明一代的较大改变。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完工。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撤退前,他焚毁紫禁城大部。同年清顺治帝从沈阳迁都至北京。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1655年(顺治十二年)仿沈阳清宁宫建坤宁宫。
  1695年(康熙三十四年)重修太和殿,历时两年竣工。
  1723年(雍正元年)雍正帝入主养心殿,此后这里成为清朝中后期的政治心脏。
  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宁寿宫主体竣工。
  1859年(咸丰九年)改造长春宫,从而改变西六宫格局。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于紫禁城阅兵。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在内忧外患之下重建武英殿。
  1909年(宣统元年)始建灵沼轩,俗称“水晶宫”,因辛亥革命爆发而被迫停工,至今未完工。
  1912年,清帝退位,仍居住于紫禁城内。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帝溥仪。
  1925年,成立故宫博物院。
其他文献
让·卡斯泰1965年生,曾就读于法国国立行政学院。1999年从政后深耕地方,2008年起任东比利牛斯省的普拉德市市长。曾任总统府副秘书长等职,并担任奥运会事务代表和法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2020年7月被任命为总理。  在7月14日法国国庆节到来之际,巴黎经历了一场政坛突变。  7月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让·卡斯泰为新总理。当天早些时候,卡斯泰的前任菲利普提交辞呈并获得批准。3天后,总统府公布了新
诗歌的故事,也是人生的故事。一段时间来,字句之间、停顿之间,意象与韵脚之间,很多人的诗歌人生,浮现出时代的水面。  上海高中生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勇夺诗魁,凭借高挑靓丽的外形、云淡风轻的气质,以及让人惊叹的诗词储备,满足了人们对古典才女的全部想象。武亦姝惊艳大众,侧面印证着这个时代“诗歌气质”的缺乏。正如有人所说的,“中国的未来,不是会背诗的武亦姝”。赢得了比赛,却不一定赢得了高考——看似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画像。乾清宮既是康熙帝寝宫,也是他处理政务的地方。  公元1667年,不满14周岁的康熙皇帝开始亲政,御门听政从此成为贯穿他帝王生涯的重要内容,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繁荣期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清朝入主中原,统治得以巩固,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向汉人学习,重视儒家文化。”知名作家、《大清相国》的作者王跃文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一个重要表
人物简介: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1960年10月30日—2020年11月25日),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公认的20世纪世界最伟大足球运动员之一。1986年,他作为队长,率领阿根廷队获得世界杯冠军。  “我当时是个青年人,现在仍然是。……在阿兹特克体育场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我被问到会将冠军献给谁时,我说:‘献给全世界所有的青年人。’然后我还向他们献上了一个吻。”在1986年6月那个墨西哥的夏
李开周  先讲一个故事。  宋真宗即位不久,江西少年晏颖跟着他的哥哥来到京城,一起参加朝廷举办的神童考试。哥哥成绩好,顺利考中神童,被真宗皇帝亲自接见,特旨授予“同进士出身”的学位。晏颖的成绩稍微差点儿,虽说通过了考试,但是没能获得学位,只获得了在翰林院读书深造的机会。  晏颖不敢懈怠,发奋攻读。多年后,宋真宗的皇后召见他,让他写一篇《宫沼瑞莲赋》。他抖擞精神,使出洪荒之力,将这篇赋写得神完气足,
廖昌永  去年开始,一向只在高冷的美声界睥睨众生的廖昌永“下凡”了,用时下的流行语来说,他这是“火出圈”了。“现在好多粉丝会在微博给我留言,说这个词唱错啦!最近嗓子怎么有点紧?一定要注意休息啊!”廖昌永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当“网红”,真是又幸福又紧张。  一般能出圈的人至少得有3个鲜明特点:第一,业务能力强;第二,人设反差大;第三,有点“黑历史”。显然,廖昌永条条中选。去年初,他参加节目《经典咏
大白兔奶糖早期的宣传画。人们在百货公司抢购大白兔奶糖。人们将糖纸折成跳舞的小人儿。  今年2月,美国洛杉矶的月均气温创60年来最低,但一些华人却在寒风中排起长队,只为买一款奶味冰淇淋。原来,美国店家把中国大白兔奶糖加到冰淇淋中,做出大白兔奶糖口味的冰淇淋,推出不到1个月,就卖出至少两万支冰淇淋甜筒。华人大呼:“是大白兔奶糖和糯米纸化在嘴里的感觉!”纷纷回忆起了童年。今年,“大白兔”60岁了,在成长
杜兰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系统工程博士,管理学博士后,高级经济师。现任广州市政協委员、广东省智能创新协会会长、广东省青联常委、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常务理事。曾荣获广东省十大经济风云人物、2018年度中国ICT产业十大经济人物、南方周末年度先锋人物,被评为“杰出人才”“创新创业高级人才”。  “2018年12月23日,第一次参加广州黄埔马拉松欢乐跑6.5公里,用时大概53分钟”。对于自小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  今年10月31日,2020年第二届中国医师公益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说:“我们经历了一次大考。9个多月来,近10个月,我们中国的医生,以生命至上为指导思想,不计酬劳,无论生死,救死扶伤。让所有人看见医生的良心,(让所有人)看到我们广大的医生是好样的!”  钟南山提醒医务工作者:“通过这9个月的抗
当代年轻人自嘲的“社会性死亡”,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去世,而是一种“处在无比尴尬的场景中,没脸见人,只想找一条地缝儿钻进去,甚至想立刻原地去世”的心情。这段时间,很多网友在各大网站上晒出了自己“社会性死亡”的经历,愣是把大写的尴尬变成了快乐的源泉。  我的“社会性死亡”经历基本可以写一本书了。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讲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同学们也纷纷被代入当时的场景。就在这时,老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