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x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人性化护理,采用piper癌性疲乏程度评估量表(RPFS)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癌性疲乏情况,并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及治疗协作组制定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LQ-C30)进行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价对比。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癌性疲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癌性疲乏,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报道1例以多饮、多尿为主诉的39岁女性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合并肺部病变,经实验室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IgG4相关性疾病。对于中枢性尿崩症合并肺部病变等多个器官病变时,要考虑到IgG4相关性疾病的可能性。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糖尿病是腹主动脉瘤的保护因素。糖尿病影响腹主动脉的生理学特性,降低腹主动脉瘤的发病风险及增长速度,但对腹主动脉瘤破裂、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尚有争议。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对腹主动脉瘤发生及进展的影响也有待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加以研究。本文对糖尿病与腹主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评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紊乱与骨折风险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数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数据出版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至2015年8月公开发表的有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和骨折相关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根据入选文献的同质性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合
目的放射性碘能有效治疗甲状腺癌肺转移。然而临床中常遇到不能摄取碘的肺转移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常常观察到FDG在肺部病变中有摄取。甲状腺癌病变中碘和FDG摄取成反比,即所谓的"触发"现象。该研究是评估患者年龄和"触发"现象之间的关系。方法本回顾性分析包括接受放射性碘治疗肺转移的86例患者(年龄17~73岁;中位年龄60岁;男22例,女64例)。比较肺转移灶中有碘摄取(n=44)和无碘摄取(n=42)
霍奇金淋巴瘤(HL)是一种通过现有化疗方案可治愈的疾病。对于绝大多数局限期的HL患者,如果能根据患者的早期疗效表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则主要晚期病变都可能会避免发生。对于治疗无反应的HL患者,尤其是进展期或有不良风险的患者,增加累及部位的放疗或采用更高强度的治疗方案,可以尽早提高治疗效果。18F-FDG PET是一种确定的可以早期评价肿瘤化疗效果的灵敏方法。目前,正在通过基于PET的临床试验来证实这
目的由于18F-FDG在黏液性结直肠肿瘤中摄取较低,因此PET/CT被认为对评估黏液性结直肠肿瘤价值有限。本研究比较了PET/CT对黏液性(MC)和非黏液性(NMC)直肠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纳入cT2~4N0~2M0直肠癌患者的前瞻性临床试验。PET/CT用于肿瘤的初步分期。图像进行视觉评估和定量分析,后者包括SUVmax和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和总葡萄糖酵解量(TLG)。根据
目的探讨接受血管栓塞术急诊治疗的主动夹层动脉瘤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接受血管内栓塞术急诊治疗的主动夹层动脉瘤患者78例,通过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藏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藏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按照品管圈十大步骤,通过调查、暗访等方法分析藏区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制定、实施相应对策并评估有效果。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藏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44%提高到78%,正确率由51%提高到91%,超出了预期目标。同时圈员在发现、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自信心、QCC手法运用方面都得到了不同
目的探讨多专科护理模式应用于智能评分缺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一病区智能评分缺损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采用多专科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即医护共同查房,由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认知训练护士及护理安全管理员每天早上共同查房、进行护理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安全措施,对患者实施医护同组工作、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和护理安全管理等。将神经二病区智能评分缺损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神经内科护理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急性外伤性颅脑血肿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将收集到的所有患者按照其入院时编号的单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和综合两种护理措施,对比其疗效评估、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以及出现的不良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明显痊愈、显效和有效的患者总和占该组患者总数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于疾病知识、护理知识、治疗手段等方面的了解情况分值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