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民俗:白俄罗斯民间传统节日诗歌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wi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白俄罗斯诗歌是白俄罗斯人生活中珍贵的百科全书。白俄罗斯民歌的丰富传统,以及它所蕴含的伦理和审美尊严确保了它的不朽。它仍然是几代人之间的精神纽带、欢乐的源泉、创造力的来源,体现了真正的价值观。
  关键词:白俄罗斯;节日诗歌;文化
  白俄罗斯民俗学反映了白俄罗斯人民的优良特质:勤劳、善良、睿智,善于思考,注重实用,并拥有智慧和对祖国以及人类生活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爱。这里要特别提到白俄罗斯的民族诗歌。
  白俄罗斯的民族诗歌中有的描写家庭仪式(出生礼、婚礼、葬礼),有的描写休闲生活,无论哪种诗歌都在歌唱灵魂的深处。歌颂春天的到来和新人类的诞生,感谢大地母亲的奉献,讲述自己的梦想、希望与期盼。
  按照白俄罗斯的传统历法而有序排列的民族节日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这些节日衍生出了纷繁复杂的诗歌。这些诗歌与农民的农业、经济、家庭问题、经历和对周围世界的看法有关。按照季节区分,与春季的传统节日相关的诗歌有:迎春歌、歌谣、复活节、尤里耶夫斯基诗歌、三圣主节诗歌等。除此之外,还有在春季不同时间合唱或重唱诗歌。最常见的是从圣母报喜节开始,女孩们都坐在山上,屋顶上,歌唱春天的开始,这时歌唱的诗歌就是迎春歌:
  祝福你,上帝,您坐山丘上,呼唤春天,开启夏天,结束冬天……
  许多春天的诗歌都是在乞求为人们带来收获,例如:请求你,上帝,请让牲畜繁衍,保佑人们健康。
  在所有春季诗歌中,最具艺术气息的要数瓦罗切布歌谣(волочебные песни)了。这类诗歌奠定了白俄罗斯民间传统诗歌的基础。诗歌中保留了白俄罗斯民族的详细礼节,反映了农业、教会、历法等各方面的人文特征。
  瓦罗切布歌谣往往会详细描写所有宗教节目与民间节日,还会刻画与之相关的农业生产活动。诗歌教导农民,上帝同样曾经坐在田间,一切工作都是神圣的:圣喜鹊日已经过去,圣阿列克谢索希日即将来临,圣马鞭草即将点燃,圣徒尤里开辟了肥沃的土地,种植了黑色的玫瑰,圣徒鲍里斯播撒种子,圣徒尼古拉穿越田野,黑麦从此在大地上生长。
  每一个宗教节日都履行自己的职责,就会带来丰收。带着这样的期望,农民在农作时都会哼唱着瓦罗切布歌谣。诗歌的结尾处都会祝愿作物丰收,风调雨顺。
  很久以前,农民们相信瓦罗切布歌谣的神奇力量,后来,传统上,会吟唱“瓦罗切布歌谣” 的人被认为是有才华的歌手,他们的表演给农民带来了审美上的快乐。
  尤里耶夫斯基诗歌大都描绘春季的宗教节日,春季的宗教节日主要与圣尤里节相关(又称圣格奥尔吉节),圣尤里(格奥尔吉)是保護动物与土地的神。在许多瓦罗切布歌谣中也有关于圣尤里的描述,他是上帝钥匙的保管者,负责“开启大地,播撒露水”。尤里耶夫斯基诗歌中描述了圣尤里向大地释放了牲畜的场景。
  另一个很有意思的节日是三圣主节,又叫绿色圣徒节,这一节日是在复活节之后的第七周。节日期间人们敬拜祖先,大自然也十分应景,春意盎然,绿树繁枝。三圣主节保留了女士相互拥抱的传统仪式,意为对友谊的祝福,姑娘们在一起编织桦树枝,编织花环头冠,并用这些编织品来占卜婚姻与未来。这些节日仪式在三圣主节的诗歌中也有所体现,在描述三圣主节的歌曲中,特别注意刻画自然的崇高地位,颂扬对植物,特别是树木的崇拜。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人们认为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
  在白俄罗斯的平斯克地区,人们习惯在三圣主节的第二天办理结婚登记的相关事宜。在节日这一天,村里最漂亮的姑娘会头带花环,一群女孩围绕在她周围演唱歌谣《古思特》。很久以前,人们相信这首歌谣可以驱赶藏在灌木中的魔鬼,促进粮食增产,并会为吟唱它的人带来幸福。
  三圣主节之后的七天被称为 “斯雷滕”周,这周结束后春节所有宗教节日就都结束了,人们会以歌唱《人鱼之歌》的方式结束这一周。当然这周最后一天,要举行欢送“斯雷滕”周的仪式。仪式上将有一个女孩扮演成人鱼,佩戴由啤酒花、矢车菊编织的花环,人们把她送到麦田,伴随着《人鱼之歌》的吟唱,人们渐渐离开,将象征人鱼的女孩留在麦田里。在美人鱼带着女孩走之前,他们唱三遍“哦,你是瓦西里,你是我的瓦西里”,然后回到村子里跳舞。
  春季诗歌生动地展现了农民对自然以及将春季看作寒冬后的复苏的看法。
  白俄罗斯的夏季传统历法节日也是纷繁多样,节日诗歌种类包括:古斯兰诗歌、丰收歌等。
  许多现代的研究人员认为伊凡·库帕拉节的起源与名称都与火和太阳的净化有关。传统上人们将伊凡·库帕拉节作为仲夏日庆祝。这个节日的仪式象征着祖先对太阳的崇拜。围绕着篝火吟唱诗歌也是对太阳运动的模仿。伊凡·库帕拉节的诗歌中有很多关于太阳的描述,例如:今天是库帕拉节/太阳啊,太阳,你亮起来吧/ 这样绿草才欢腾/ 这样干枯的土地才能吟唱/请从女仆的房间升起/ 请从女孩的歌声中升起。库帕拉节日诗歌表达了年轻人的愿望,希望在节日的夜晚得到上帝的赐福,乞求节日的夜晚充满快乐,有音乐有歌曲,年轻人们甚至能欢歌笑语一整夜。人们相信,库帕拉节日诗歌拥有神奇的功效,它能使粮食增产,保护天地不受侵害。
  在库帕拉节日诗歌中爱情与家庭生活主题与农业主题一样重要。歌曲欢快流畅,非常受年轻男女喜爱。库帕拉叙事诗同样很有意思,这种诗歌形式多样。与之非常相似的一种诗歌叫做彼得罗夫诗歌,两种题材的诗歌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主导这类诗歌的主题有婚姻与生活、抒情以及少女的痛苦经历。彼得罗夫诗歌在结构、节奏、艺术形象等很多方面都与库帕拉诗歌相似。
  农历的夏季主要是收获时节。有首歌是献给第一个收割者的。在歌曲中,他们唱的是关于第一个收割者的。在从田间回来的时候,就会听到收割者的歌声。歌曲反映了妇女的辛勤工作,特别是在农奴制存在期间,地主和仆人对她们进行的虐待。歌曲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描绘了农民的形象——勤劳、骄傲、诚实。
  在生活类歌曲中经常听到人们对大自然、太阳的诉求,渴望从艰苦工作中解脱,能够提前回家:该回家了/丢了钥匙/太阳出来了,钥匙找到了/我的明亮的太阳/天空之下/田野里的露水/让死神回家/寒冷的小屋/他们的宝贝们饿了。   在这些歌曲中,太阳、月亮被拟人化,田野有了灵魂,它“沉睡”“玩耍”“叮当” 。田野有了生命的特征:“尼瓦,尼瓦,赐予我力量/另一个尼瓦!”
  收割期歌曲的主题种类繁多:母亲对女儿态度的转变,人们对环境和自然的感知,人们爱和婚礼的动机等。
  收获完成的时候被称为丰收的季节。收割者从未收割的麦田里拔草,称其为斯巴达或天堂。收割者在胡须卷起来的时候唱的歌,旨在获得新收成。
  斯巴达和天堂的神话形象是面包神的形象。在最古老的歌曲中,斯巴达和天堂被认为是具有提高产量能力的超自然生物。有趣的是,在黑麦的死亡之歌中,她用人类的声音说她不能“站在田野里,拿着玉米”。
  仪式通常以赞美上帝的歌曲结束,感谢托洛基在临终关怀中心的帮助(很久以前,无偿团体在大型农活中提供的援助):感谢上帝赐予我们啤酒和伏特加。
  白俄罗斯农历的秋季周期不同于其他国家,研究人员就将丰收归类为白俄罗斯民间传说的民族特征,如文献和洗礼歌曲。这个周期包括歌曲,其中包括关于秋收的歌曲作品。但范围涵盖更为广泛,除了歌曲、亚麻和大麻(他在收春播作物以及采摘蘑菇、坚果),这个周期的歌曲, 由于当时婚礼增加,还包括了家庭题材。有关于秋天的牧羊人的歌,但是他们在春天和夏天也都唱。
  冬季的主要节日是頌歌和新年,仪式的特色:贫穷(瘦)、丰富而饥饿(这是家庭聚餐的名字)、颂歌、慷慨、游戏。
  颂歌广为流传,人们在很多场所都喜欢唱颂歌,最后表达一些诉求。典型的颂歌有这样一种结构:一开始主唱家庭成员(通常是单独的歌曲)的颂歌,表达一种对快乐和幸福的渴望,最后一段有时被称为唱颂歌者所要求的礼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于他们的家庭的描写,往往具有过于理想化的诗意美。
  例如,在《行走、散步、徜徉》这首歌中,对宫廷、主人、家庭诗意的描写:
  ……美丽的宫廷——佩特拉院子/院子里的草坪/草坪及铁栅栏/柱子全部是镀金的,门是银色的。/光鲜靓丽的主人/光彩照人的妻子/他儿子的巨大气场/每个人都会想着唱颂歌!
  农民们特别喜欢带着山羊在院子里转悠,由一群打扮得十分帅气的农民男孩(有时甚至是女孩)带头。在主题多样化的歌曲中,慷慨(在圣诞节前的斋戒结束后,人们会唱颂歌:慷慨的夜晚,丰富的夜晚!)被认为是农业劳动的重要主题,诗歌赋予其理想化和诗意化。
  从冬天到春天的过渡时期,人们称它为狂欢节,在复活节前一周庆祝。他们在狂欢节上跳着舞,唱着欢快的歌。
  正如白俄罗斯谚语所说的那样:诗歌是民族的灵魂。白俄罗斯传统节日诗歌,欢快和悲伤共有,抒情和幽默同在,礼节性和外向性互容,总是旋律优美,充满美丽和真诚。歌曲是一种最基本的表达形式。歌曲的基本任务在于揭示和唤醒潜伏或者沉睡在人们内心的情感。歌曲创作不断记载着人生历程和生活琐碎,为后世留下珍贵的史料。
  作者简介:
  Kazakova  Irina  Valeryevna,语言学博士,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探究一:请你画一个凹四边形ABCD,顺次连接各边中点E、F、G、H得中点四边形EFGH,请你说明它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然后,请你探索当四边形EFGH为菱形时,原四边形ABCD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证明:连接AC、BD, 如图1.在△ABC中,∵点E、F是中点,∴EF∥AC,EF=AC,同理,GH∥AC,GH=AC,∴EF∥HG,EF=HG.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要四边形EFGH是菱形,只
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国外电影作品为了扩大销售量,开始进入国内市场,字幕翻译工作愈发关键.文章以 《里约大冒险》 为案例,分析目的论视角下电影翻译
消费社会的来临打破了传统村落民间艺术的美学形态,村落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范式被产业化了,具体表现为景观化、舞台化和娱乐化;村落民间艺术这种形变的过程主要表现在表演
关于语言学中的三个平面的理论,最早是在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提到并称为“语法、语义、语用”.因此,本文将从语法、语义和语用这三个角度为切入点,对词语重叠现象
摘 要: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更为基本、深沉和持久的特殊力量,文化自信则是一个国家朝着富强之路前进的标志之一。党的十九大会议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部署。南梁精神是红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本土的鲜活旗帜,更是坚定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动力之源。传承和弘扬南梁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提升我国文化实力,實现社会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14岁时,我们都喜爱美好。  还记得那时和同样是14岁的初中女生的邻居,站在楼道的阳台前一起涂淡粉红色指甲油的情景。我们的眼神里都有种喜悦,因为可以在周末到来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而不会遭到老师的责备。  那时的夏天,我渴望有一条太阳裙。后来真的有了,圆领儿的鲜橙色太阳裙,长度刚刚到膝盖上面几厘米,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我穿着它,刚洗过澡系着一条红发带的头发还微微发湿,在院子里看男孩子们踢球。  那是在
一天路过一处住宅小区,因为极偶然的原因,得以同一位在草坪兩树之间晾衣服的女士交谈片刻。“我是来陪读的。”她说。陪读?我稍稍打量她一眼,衣着整洁,颇有书卷气,也注意修饰,但也还是看得出至少有50岁。“陪读”这个词当然不陌生,不过一般都是指中国人去外国陪,而且多是妻子陪丈夫或丈夫陪妻子,可她显然是中国人,又在中国本土。再说这个年纪陪谁呢?对方似乎看见了我脑袋里的问号,“陪我儿子,”她接着告诉我:“儿子
目的 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适时液体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科收治的符合条件的73例脓毒症患者,经过适时液体复苏后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