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诗学观和诗歌创作的矛盾与统一

来源 :大众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052333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太宗是一个重视文学创作且有鲜明文学理论的帝王,他的诗歌创作在唐代帝王里是现存数量最多的.唐太宗的诗学观集中体现在《帝京篇序》和《晋书?陆机传论》两部文论里.其诗学观和诗歌创作的矛盾有两个方面:诗学观上提倡儒家诗教观,但诗歌创作上主动或被动继承南朝绮靡的诗歌遗产;作为帝王在创作意图上刻意强调诗歌为政治服务,在诗歌创作中却又写了许多毫无政治功用的诗.诗学观和诗歌创作的统一体现在诗论和诗歌作品都一改齐梁以来悲观消沉的风格,情感表达更为昂扬向上,诗歌内容更为积极健康;还体现在贞观中后期,唐太宗诗学观和诗歌创作的艺术审美属性占主导地位.
其他文献
人物:邹教来 梅花小镇负责人 30岁左右 母亲 邹教来母亲 60岁左右 崔合亮 邹教来师父 60岁左右rn时间:2021年夏.rn地点:梅花小镇门前.rn[梅花小镇门前,几棵梅花树依门而栽.大屏幕上是梅花小镇园内景色,杨柳依依随风飘拂,门上刻有“梅花小镇欢迎您”标语.门上有对联:喻梅花推演五行生化,定五势传载文武功法.横批:振奋民族魂.
期刊
在高中生的常规发展中,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生的常规发展中,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课内外综合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鉴于此,围绕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研究,目的是为今后高中教师开展特色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文旅融合发展是当前国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途径,文化与旅游可以说是关系紧密,文化是旅游的核心所在,而旅游是文化的一种呈现载体,文化馆在促进其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文化馆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其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具体策略.
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其说是现实境遇发展的必然,不如说是个人的价值压力阈值到极致的反弹.“现实的个人”在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活条件境遇阈值达到极限下,直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激发人们思想解放,探索“现实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实践,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实现“每一个人自由的发展”的发展道路.
德育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思想认知情况、地域文化特点、地区教学特色等在寄宿制中学开展德育,为中学生带去新颖的教学模式、趣味性的学习,促使中学生在寄宿制学校树立正确的“三观”,全面提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德育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征,根据德育的教学进度制订详细的教育教学方案,帮助中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认知,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竞争力.
孟村八极拳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对外传播对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八极拳的对外传播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门派之争、传播途径少、内容单一等局限之处.在传播过程中,应从总体上明确八极拳的定位,后具体制定合理的八极拳国际人才培养方案,规划如何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并思考如何借鉴太极拳的发展经验.
祁太秧歌是至今仍然活跃于当地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地方小戏.从田野考察中,可以发现其传承方式早已与国家和社会文化生活融为一体,并发生着适应性的变迁.文章借用西格针对历史研究中“共时”与“历时”关系的观点,以祁太秧歌传承方式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传统”与“现在”的变化,认为如今的秧歌传承方式不仅是受到外部文化侵入与融合的必然现象,也是传统的某种延续.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在民间围绕其神话中的道德叙事精神,形成了流传广泛、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神话传说资源,其中凝练的经久不衰的“黄帝精神”,奠定了中华文明肇始的基调.以贤君、贤臣、贤妻为三个维度的黄帝神话传说表达了民众对黄帝神话中蕴含的道德认同心理,这种认同上升到民族层面,转化为民众对始祖的虔敬崇信.华夏儿女在言说黄帝、嫘祖等文化始祖卓越功绩的同时,获得一种绵延不绝的抚慰力量和民族认同.
梅山民歌是我国民歌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梅山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民歌的方言化特色.文章拟梳理梅山民歌的外层空间,包括民歌产生的背景、环境,分析梅山民歌的内层架构,根据歌词的内容展现其情感,沉淀其中的方言化元素.从方言学的视阈中,分析和比较梅山方言中的语言特点、词汇特点、语法特点,归纳总结其中的特色,找出梅山方言与普通话相互对应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多样性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工艺的瑰宝,承载着人们文化发展的历史,但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非遗传承的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学徒制在流水线、系统化生产中举步维艰.文章就着手于现代学徒制,进而对非遗保护传承的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当下的政策体系,将生产与教学融会贯通,做到产教一体化,从而实现在当代学徒制下孕育更多的非遗传承与创新的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