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独立”与“个性”这两个词汇。放在“80后”身上。往往会使人联想到“不伦不类”。“不务正业”等等。尤其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下。“逃避工作啃老一族”。“孩子信用卡透支由父母偿还”的新闻。让我们不禁开始怀疑“80后”是不是真是“垮掉的一代”。
1980年出生的北京女孩石园,也算是个地道的“80后”了。但是她的经历。她的思想却又不得不让我们对“独立”。“个性”的涵义重新定位。
独立的想法个性的经营
大学毕业后的石园没有按部就班地去找单位上班。一次机会让她开始涉足西餐经营。如今。她已经有两家独具特色的披萨店。
进入石园的披萨店。扑面而来不是想象中的喧闹的摇滚乐。刺眼的色彩。相反是很温暖的音乐。很怀旧的氛囤。墙边放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绿色掉了漆的公用座椅;墙上挂着幅楷体毛笔字。丢啊丢啊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角落的小柜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玩具,仔细一看。原来也是小孩子玩的手枪和小火车。当然也是上个世纪的东西。很难想象。这一切装饰的想法都出自于石园。
“这些都是我在旧货市场买东西的时候。偶然发现的。”石园轻轻点燃了一支烟。坐在记者对面。“小的时候。大家用的东西都差不多。伴随我们成长的东西是一样的。但是现在。每年都要买无数的新东西。扔无数的旧东西。突然有一天你再次看到这些小时候的东西就会特别怀念以前的时光。好比我身边这个小柜子。还有我们小时候学习用的黄颜色的塑料台灯等等。这些东西都特有人味儿。”
本着这种怀旧的想法。以及。之前曾和朋友一起经营西餐积累的经验。石园开了一家“80年复古”的主题餐厅。“现在我还在和朋友经营第一家店。之所以选择自己独立再开。是因为一方面是我感觉我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另一方面考虑到和朋友合作开店。自己有很多想法不能够完全实现。”
用她的话说:“我就想把它们一件一件都捡回来。只要能让我感动。让你感动,就能让大家喜欢。认可。”
石园默默从鼻子里喷出一口烟。随后把烟灰弹在了面前的小铁盒里。仔细一看,原来这用来盛烟灰的铁盒子是很久前盛放麦乳精的盒子。“在旧货市场看到它们。让我非常伤感。那些东西我们都曾经拥有过。但是却把它们遗忘了。”
石园的小店前期总共投入30万元左右。为了节约成本。餐厅用的桌椅。柜子。以及后厨的很多东西都是石园一个人去旧货市场淘来的。“虽然东西是旧的,但是我的想法却是新的。如果我的想法也很陈旧。就永远跟在别人后面了。”
所以。在自己的店里。石园充分实现了自己的想法。除了一些怀旧的装饰之外。她还安装了一个投影仪。播放她自己很喜欢的上个世纪各国的怀旧动画片。“片子被投影到墙上。每位客人都能够看到。每个客座上都用蜡烛照明。而不是电灯。”在烛光的映衬下。客人们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些片子。脸上的神情异常放松。
石园的经营理念很个性。她要求服务员把东西拿给客人的时候,客人就是不说“谢谢”。也要答一句“不客气”。石园就是要让这些客人“感觉自己少了点什么”。尽管这样的做法有些“强硬”。但是最终效果还是很乐观的。
石园看着远处的客人,不时点头微笑。“客人来了以后。都变得特别宽容。我觉得这跟我的主题和经营是有关系的。当他看到店里的装饰都是小时候的东西,立刻会觉得。原来我们离过去的时光都这么远了。我们都长大了。我们在这个世界已经经历了很多了。这样。心态就会比较放松、平和。”
“不过。话说回来了。”石园顿了顿。“我不同意‘顾客是上帝’这种说法。尊重是双方的。我们之所以会成为朋友,就是因为我们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而且互相欣赏。我希望我的客人来到店里后。不能像个大爷似的嚷嚷。瞎使唤别人!我觉得这种人不值得尊重,所以。这也是我的经营理念——相互尊重。”
有责任的个性,才是真正的个性
店主的个性,直接决定了店本身的个性与基调。在这个“个性”泛滥的时代。石园的“个性”尤其显眼。
“其实也没有什么。”石园笑笑说:“我觉得我们的社会本身还是比较压抑的。如何在一个相对压抑的环境里展示自己的个性。这个尤其关键。但是。个性在某些特定环境是不能出格的。我是开门做生意的。我不能引起客人的反感。引起别人反感了。这就不叫个性。
石园对于“个性”。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她说:“对社会有一定责任心的个性,才是真正的个性。有些自认为很个性的人。往往是最平庸的。为了追求个性而去个性。是很肤浅的。说白了。我就是这个社会的一砖一瓦。但是要思考如何做好一砖一瓦?只要多用心,你就有个性了。”
她的观点,乍一听似乎有种落后于时代的“口号”意味,但是仔细琢磨。却又不禁为她的理论叫好。一个“80后”的年轻人。却将‘作为社会的一砖一瓦’的责任深深地印在了她的个性当中。
现在很浮躁的‘个性一代’,经常奇装异服。化夸张的妆。做出人意表的事石园说:“在我的印象里。我觉得这些小孩其实挺可怜的,他们可以说没有什么童年。他们的童年也许因为父母的约束而造成一种精神缺失。我小时候可以上房。可以爬树。现在的小孩怎么可能呢?他们只能在网上寻求点个性。在网上看到有人涂一个黑眼圈。那他也涂一个黑眼圈。这叫什么个性呢?这不在裁所定义的个性的涵义之内。”
“我觉得这可能是他们生长的环境或者年龄段造成的。过了这个阶段,也许就会认清一些事情。如果一直没有认清的话。那只能说明他们这辈子都不太可能会是一个成功的人。”
个性的爱好与人生规划
石园除了经营两家餐厅以外。还有一份工作就是兼职撰稿人。但石园并不投稿。“有一些在媒体工作的朋友介绍题目让我写。像剧本。理财类的文章。我都写过。”
提起写作。石园倒有些不好意思。却又极其认真地说“说实话。我对于写作没什么自信。我只是感觉现在很多人写作特别矫情。好话不会好好说。他们表达一个意思。好像非得换一个特别文化的词儿,才会显得自己特有水平。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我就想特别简单特有意思地把话说出来。”石园“特有意思”的不只是稿件。还有她的创意。
石园曾经在2月14日情人节推出过一款鸡腿套餐。她自己为这款套餐取了个名字我想和你有一腿。既表达了情人节主题。又推广了套餐。朋友都对她的创意交口称赞。
小店生意日益红火。有了很多回头客。里面不乏外国朋友。他们都是奔着石园这家店的气氛和感觉去的。石园称呼这样的过程为“细水长流”。“我不期待我的店天天爆满。我只希望我每天都能够在我的店里见到我喜欢的客人。同时我可以养活我自己,这就足够了。呵呵!”
石园的健谈。以及爽朗的性格让人难忘。在个性参差不齐的年代。石园用自己人生观。走出了一条健康的个性之路。同时。她还保留着这一代年轻人往往遗忘掉的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善良与责任!也许,这恰恰就是她个性中最闪光的那一部分!关于未来。石园并没有太大的抱负。惟一的想法就是多陪陪父母。她希望以自己的能力。去实现父母以前没有条件实现的愿望。
“我的父母特别伟大特别开明。要是别的父母碰到像我这样的孩子。早就被气疯了——没有正经工作。没有‘三险一金’,开店也不是很赚钱。天天都不知道在干什么。他们就认为我干什么都不要紧。只要不违法,只要我快乐就行。我觉得我还没有辜负他们吧!”
1980年出生的北京女孩石园,也算是个地道的“80后”了。但是她的经历。她的思想却又不得不让我们对“独立”。“个性”的涵义重新定位。
独立的想法个性的经营
大学毕业后的石园没有按部就班地去找单位上班。一次机会让她开始涉足西餐经营。如今。她已经有两家独具特色的披萨店。
进入石园的披萨店。扑面而来不是想象中的喧闹的摇滚乐。刺眼的色彩。相反是很温暖的音乐。很怀旧的氛囤。墙边放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绿色掉了漆的公用座椅;墙上挂着幅楷体毛笔字。丢啊丢啊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角落的小柜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玩具,仔细一看。原来也是小孩子玩的手枪和小火车。当然也是上个世纪的东西。很难想象。这一切装饰的想法都出自于石园。
“这些都是我在旧货市场买东西的时候。偶然发现的。”石园轻轻点燃了一支烟。坐在记者对面。“小的时候。大家用的东西都差不多。伴随我们成长的东西是一样的。但是现在。每年都要买无数的新东西。扔无数的旧东西。突然有一天你再次看到这些小时候的东西就会特别怀念以前的时光。好比我身边这个小柜子。还有我们小时候学习用的黄颜色的塑料台灯等等。这些东西都特有人味儿。”
本着这种怀旧的想法。以及。之前曾和朋友一起经营西餐积累的经验。石园开了一家“80年复古”的主题餐厅。“现在我还在和朋友经营第一家店。之所以选择自己独立再开。是因为一方面是我感觉我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另一方面考虑到和朋友合作开店。自己有很多想法不能够完全实现。”
用她的话说:“我就想把它们一件一件都捡回来。只要能让我感动。让你感动,就能让大家喜欢。认可。”
石园默默从鼻子里喷出一口烟。随后把烟灰弹在了面前的小铁盒里。仔细一看,原来这用来盛烟灰的铁盒子是很久前盛放麦乳精的盒子。“在旧货市场看到它们。让我非常伤感。那些东西我们都曾经拥有过。但是却把它们遗忘了。”
石园的小店前期总共投入30万元左右。为了节约成本。餐厅用的桌椅。柜子。以及后厨的很多东西都是石园一个人去旧货市场淘来的。“虽然东西是旧的,但是我的想法却是新的。如果我的想法也很陈旧。就永远跟在别人后面了。”
所以。在自己的店里。石园充分实现了自己的想法。除了一些怀旧的装饰之外。她还安装了一个投影仪。播放她自己很喜欢的上个世纪各国的怀旧动画片。“片子被投影到墙上。每位客人都能够看到。每个客座上都用蜡烛照明。而不是电灯。”在烛光的映衬下。客人们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些片子。脸上的神情异常放松。
石园的经营理念很个性。她要求服务员把东西拿给客人的时候,客人就是不说“谢谢”。也要答一句“不客气”。石园就是要让这些客人“感觉自己少了点什么”。尽管这样的做法有些“强硬”。但是最终效果还是很乐观的。
石园看着远处的客人,不时点头微笑。“客人来了以后。都变得特别宽容。我觉得这跟我的主题和经营是有关系的。当他看到店里的装饰都是小时候的东西,立刻会觉得。原来我们离过去的时光都这么远了。我们都长大了。我们在这个世界已经经历了很多了。这样。心态就会比较放松、平和。”
“不过。话说回来了。”石园顿了顿。“我不同意‘顾客是上帝’这种说法。尊重是双方的。我们之所以会成为朋友,就是因为我们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而且互相欣赏。我希望我的客人来到店里后。不能像个大爷似的嚷嚷。瞎使唤别人!我觉得这种人不值得尊重,所以。这也是我的经营理念——相互尊重。”
有责任的个性,才是真正的个性
店主的个性,直接决定了店本身的个性与基调。在这个“个性”泛滥的时代。石园的“个性”尤其显眼。
“其实也没有什么。”石园笑笑说:“我觉得我们的社会本身还是比较压抑的。如何在一个相对压抑的环境里展示自己的个性。这个尤其关键。但是。个性在某些特定环境是不能出格的。我是开门做生意的。我不能引起客人的反感。引起别人反感了。这就不叫个性。
石园对于“个性”。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她说:“对社会有一定责任心的个性,才是真正的个性。有些自认为很个性的人。往往是最平庸的。为了追求个性而去个性。是很肤浅的。说白了。我就是这个社会的一砖一瓦。但是要思考如何做好一砖一瓦?只要多用心,你就有个性了。”
她的观点,乍一听似乎有种落后于时代的“口号”意味,但是仔细琢磨。却又不禁为她的理论叫好。一个“80后”的年轻人。却将‘作为社会的一砖一瓦’的责任深深地印在了她的个性当中。
现在很浮躁的‘个性一代’,经常奇装异服。化夸张的妆。做出人意表的事石园说:“在我的印象里。我觉得这些小孩其实挺可怜的,他们可以说没有什么童年。他们的童年也许因为父母的约束而造成一种精神缺失。我小时候可以上房。可以爬树。现在的小孩怎么可能呢?他们只能在网上寻求点个性。在网上看到有人涂一个黑眼圈。那他也涂一个黑眼圈。这叫什么个性呢?这不在裁所定义的个性的涵义之内。”
“我觉得这可能是他们生长的环境或者年龄段造成的。过了这个阶段,也许就会认清一些事情。如果一直没有认清的话。那只能说明他们这辈子都不太可能会是一个成功的人。”
个性的爱好与人生规划
石园除了经营两家餐厅以外。还有一份工作就是兼职撰稿人。但石园并不投稿。“有一些在媒体工作的朋友介绍题目让我写。像剧本。理财类的文章。我都写过。”
提起写作。石园倒有些不好意思。却又极其认真地说“说实话。我对于写作没什么自信。我只是感觉现在很多人写作特别矫情。好话不会好好说。他们表达一个意思。好像非得换一个特别文化的词儿,才会显得自己特有水平。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我就想特别简单特有意思地把话说出来。”石园“特有意思”的不只是稿件。还有她的创意。
石园曾经在2月14日情人节推出过一款鸡腿套餐。她自己为这款套餐取了个名字我想和你有一腿。既表达了情人节主题。又推广了套餐。朋友都对她的创意交口称赞。
小店生意日益红火。有了很多回头客。里面不乏外国朋友。他们都是奔着石园这家店的气氛和感觉去的。石园称呼这样的过程为“细水长流”。“我不期待我的店天天爆满。我只希望我每天都能够在我的店里见到我喜欢的客人。同时我可以养活我自己,这就足够了。呵呵!”
石园的健谈。以及爽朗的性格让人难忘。在个性参差不齐的年代。石园用自己人生观。走出了一条健康的个性之路。同时。她还保留着这一代年轻人往往遗忘掉的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善良与责任!也许,这恰恰就是她个性中最闪光的那一部分!关于未来。石园并没有太大的抱负。惟一的想法就是多陪陪父母。她希望以自己的能力。去实现父母以前没有条件实现的愿望。
“我的父母特别伟大特别开明。要是别的父母碰到像我这样的孩子。早就被气疯了——没有正经工作。没有‘三险一金’,开店也不是很赚钱。天天都不知道在干什么。他们就认为我干什么都不要紧。只要不违法,只要我快乐就行。我觉得我还没有辜负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