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管时隔5年大扩容 成员增至17家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wygah02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证券、基金行业,保险业的创新大旗举得最晚,但走得最快。
  6月中旬,保监会刚在大连举行了保险投资创新大会。当月最后一周, 被诟病保守的保监会,一口气批复了3家保险资管公司的筹建申请,同期还有一家保险公司资管获准正式成立。
  至此包括筹建中的公司,保险资管数量已经上升至17家。这是暂停审批新保险资管公司5年后,保监会集中大开闸。
  “我们很高兴,保监会放开了投资渠道限制,给保险资管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这是保险资管公司发展的最好时候。”光大永明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位投资经理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我们有信心和基金这些机构竞争,发展资管业务。”
  资管大扩容
  6月27日,合众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在北京正式开业,这是今年第二家成立的保险资管公司。今年2月份,光大永明资产管理公司成立。
  几乎同一时间段,保监会还批复了三家保险公司资管的申请,这其中包括中英益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民生通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都是1亿元。
  2011年之前的4年时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一直维持着9+1格局,包括国寿、人保、平安等国内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友邦保险的外资资产管理中心。
  直到2011年,保监会调整规定,将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年限门槛,由之前的“经营保险业务8年以上”调整为“经营保险业务5年以上”。这让一批中型保险公司看到了希望。
  当年,安邦保险、生命人寿分别获得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由此拉开中小保险公司开设资产管理公司的大幕。
  进入2012年,在整个金融行业创新的推动下,保监会提出了“13条”保险资金投资新政,更是激起了保险成立资管公司的渴望。
  据了解,中意人寿、天安财险等多家保险资管筹备团队也正在排队候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已经进入大扩容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资管的组建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逐步脱离过去由母公司或者相关股东出资的现象,开始引进多样化股东模式。
  譬如,中英益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由中英人寿、信泰人寿、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上海凯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筹建。上海凯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继武在接到《投资者报》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表示:“这是一次优势互补,能最大发挥各方优势力量。”
  面临最好机遇
  长期以来,大多数资产管理公司多以集团资金运用为主,或者受托管理其他保险公司委托的保险资金,并未形成市场化的发展战略和竞争优势。
  目前,市场上保险资金管理70%的市场被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大型保险资管所占据,其他中小资管公司仅有三成的市场份额。
  当越来越多的保险资管进入,资产管理市场中有券商和基金等竞争者,中小保险资管公司的竞争力优势何在?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成立初期中小保险资管公司并没有多大的竞争压力,因为管理的资金主要是公司自己的资产。如果从长远来看,要发展壮大的话,要有自己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投资新政13条中指出,保险资金除了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外,还可受托管理养老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企业委托的资金,并且经有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可以开展公募资产管理业务。保险资管未来市场巨大。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资管公司的相继成立是不是意味着会向股市注入大量资金呢?
  郝严苏称,新增资管公司并不一定意味新增资金。过去保险资金大多是由大型的保险资产公司来管理的,自己成立的资管公司只不过管理自己的资金,不会导致大量新增资金入市。
  根据公开数据,2011年度,最新申请得到批复的三家资管公司管理的资产大约有1100亿元,按照总资产投入股市最大限度比例20%计算,大约有220亿元可以进入A股。
  公募大佬加盟
  保险资管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以致公募大佬纷纷从公募退出,执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基金高管投奔保险资管最引人注目的应该算是民生通惠的董事长肖风,他原是博时基金的总经理,基金业的几位大佬之一。而他的搭档葛旋,则有券商和公募基金资产管理双重经验。
  刚刚成立的合众人寿,其总经理陈礼华,是基金业内的著名人物,曾任长盛基金总经理。
  2010年新华资产管理公司也招纳了两位公募资深人士。一位是原景顺长城董事长徐英任副董事长,另一位是原博时基金副总裁李全任总经理。
  “长期以来,保险资金运用并不透明,市场化运作不明显。拥有公募背景的掌管者能够给保险公司带领市场化投资经验。”新华保险的一位投资经理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保险资金一般善于固定收益的投资,权益市场的投资能力需要加强。”
其他文献
“虽然目前第二机场还没有立项,但相关的会议天天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第二机场(北京新机场)办公室负责人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项目还未真正立项,尽管机场主要设在大兴区已经基本确定,但只要还未真正立项,就不能对外释放消息,为此国家发改委之前还专门开会要求保密。  波折重重  尽管北京第二机场落户北京市大兴区早已没有悬念,但河北和天津方便仍然没有放弃争取,这也让国家发改委颇感为难。实际上,首都第二机
期刊
50个中央部门,270个所属单位,预算支出1460.24亿元,其中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和账务处理等不规范问题,涉及金额43.94亿元……  在今年6月底,由国家审计署发布的《2011年度审计报告》中,审计署共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112起,涉及300多人。一年一度的“审计风暴”再次迅速刮起。  不过,据记者观察,自2003年发布第1份审计公告以来,国家审计署每年夏天都会集中发
期刊
曾让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运动服装品牌“李宁”如今却陷入持续不断的麻烦。  李宁(02331.HK)2011年的财报显示,该公司毛利下降8个百分点至46.1%,虽然毛利仍居五大体育用品商之首,但净利润仅为3.86亿元,不及五大体育品牌倒数第二的匹克净利7.8亿元的一半。近两年来,公司股价已从最高约30港元跌到目前的5.1港元(截至7月5日)。  李宁公司曾经是中国体育用品公司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哥,由前中国
期刊
国产葡萄酒“老大”这次要真正进军进口酒了。继3月在成都首次透露将发力进口酒业务后,张裕(000869.SZ)日前公开表示,再次将进口酒业务提升至战略高度。  在张裕专营进口酒子公司先锋国际酒业成立了六年却只能贡献1%的销售额的情况下,张裕声称进口酒业务今后要占比三成。  6年打造3000家专卖店  张裕公司总经理周洪江表示:“2012年张裕计划在全国拓展300家专卖店,未来3年达到1000家,张裕
期刊
6月30日,广州市宣布,自7月1日零时起,该市对中小客车试行增量配额指标管理,试行期为一年,期间广州中小客车增量配额为12万辆。限购令一出,羊城各大汽车经销商处上演了一出抢车大战。  “那天一直干到半夜,就没停下过,一直就是出单子。”7月4日,《投资者报》记者致电广州一家一汽大众经销商处,该店一名销售人员说,“这一天的销售量赶上了我们平时一个月,而且现在连库存车都没有了。”  不过,疯狂的背后难掩
期刊
在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中,长安汽车、东南汽车和华晨中华被分别视作老、中、青三代的代表。现在,年轻的中华品牌马上就要度过10岁生日,而时间较长的长安汽车自1983年正式成立至今已有近30年的时间。  这三家较为成熟的自主品牌经历了多年的发展逐渐在产品以及销售方面向合资品牌的水准靠拢,售后服务方面也有大幅提升。  《投资者报》本次通过4S店实地采访和电话网络采访,共采集样本客户44名,详细地了解和对比东南
期刊
在喊了两年的多的Mak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口号之后,李宁公司终于也对自己来了一次彻底的Make The Change。  近日,李宁公司突然宣布了之前业界猜测已久的“重大事项”——CEO张志勇退任,创始人李宁重新出山掌管公司,并同时公布了新的改革计划。  这一次,重新复出的李宁还能像飞在鸟巢体育馆空中的那个手一样拯救李宁公司吗?或者,他能够像另一位知名企业家柳传志那样,重新复出而
期刊
7月4日下午,上海市政府与宝钢集团公司就推进宝钢上海宝山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在沪签署协议。在2012~2017年实施上海宝山地区的钢铁产业结构调整,预计调整任务完成后,上海地区将总量减少铁产能约580万吨、钢产能约660万吨,相应减少300万吨标煤能耗。  宝钢集团内部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宝钢外迁的主要是不锈钢、特钢,但是宝钢本部的8~10年不会搬离上海。  5年减少三成    根据协议,
期刊
7月4日,一则私募大佬因交易记录和上海一家基金公司高度重合被证监会调查并“潜逃”美国的消息在陆家嘴38摄氏度高温中持续发酵,主人公是上海紫石投资有限公司(下简称“紫石投资”)董事长、投资总监张超。  寻找紫石办公地址,记者费了一番功夫。因为紫石投资换了新办公地址,两天前,其官方网站上披露的还是旧址,7月4日该网站上连旧址都消失了,而且没有任何新址的信息。  紫石市场总监邓晶告诉记者,张超并非出逃,
期刊
“没听说啊,转融通有什么最新消息吗?”对证监会刚刚出台新的转融通管理办法的传言,东方证券融资融券部的一位人士惊讶地反问《投资者报》记者。  6月28日,有媒体报道称,证监会公布了《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随后,该报道被各大网站以显要位置转载。  受此影响,当天券商股大涨,成为沪深两市的领涨板块。更有甚者,银河证券在当天的《非银行金融行业周报》点评中,把此报道当做重要消息,极力推荐券商板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