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搬迁只为减产增效 10年内难退出上海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ni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4日下午,上海市政府与宝钢集团公司就推进宝钢上海宝山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在沪签署协议。在2012~2017年实施上海宝山地区的钢铁产业结构调整,预计调整任务完成后,上海地区将总量减少铁产能约580万吨、钢产能约660万吨,相应减少300万吨标煤能耗。
  宝钢集团内部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宝钢外迁的主要是不锈钢、特钢,但是宝钢本部的8~10年不会搬离上海。
  5年减少三成
  
  根据协议,宝钢将在未来5年内,陆续调整和压缩上海地区的部分产能,预计调整任务完成后,上海地区将总量减少铁产能约580万吨、钢产能约660万吨,这大概是宝钢本部30%的钢铁产能。
  事实上,近年来,宝钢不锈钢地块周边生活区的几万居民对钢厂的烟尘和噪声污染等问题投诉不断,并强烈要求工厂搬迁。此外,宝钢还面临节能降耗的严峻挑战,目前,宝钢的年能耗已占上海市工业企业能耗总量的29%,城市总能耗的17%左右。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一位处长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宝钢集团在上海本部的产能在2500万吨左右,但是上海的产能一直没有开足过。至于实际的产量到底会减少多少,看市场的情况。
  宝钢下属子公司一位高管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宝钢未来发展将注重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对子公司没有什么影响。
  减产量增效益
  上述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处长也表示,“政府肯定不希望宝钢对上海的贡献降低。” “减量,增效”已经很清晰的说明了宝钢集团未来在上海的发展思路。在他看来,宝钢在上海的发展减少产量,但是会增加效益,着重发展钢铁服务业、深加工服务、钢材贸易等。而对于相对落后的产能将进行减产,甚至剥离。国家要求集中度提高,有利于管理,宝钢也是响应这个号召。
  同时宝钢在上海延伸产业链,提高宝钢汽车、家电、船舶用钢及电工钢等高端产品的比重和制造能力,把宝钢的上海钢铁产业打造成世界一流碳钢扁平材精品基地。实际上就是向高端化发展。
  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宣传处候处长则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宝钢正在做可行性的研究,还没有最后确定,政府尊重企业的选择。
  上海市委研究室张国华表示,宝钢包括上海石化在上海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城市的发展,调整结构也势在必行,不过,其关系到就业和税收。调整会一步步来。
其他文献
汉王科技(002362.SZ)最新的电纸书产品“黄金屋”日前亮相。该公司董事长刘迎建将其视为翻身力作,并表示:“我自己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电子阅读器。”  不过,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汉王电纸书的困境在于电子消费产品市场变化迅速,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丰富多元的竞争之下,汉王没有改变产品的单一性,“没有整个系统和功能的升级,只有基础功能的改进,是无法挽救汉王的命
期刊
“政府采购审批监管不严格。由于政府采购标准的制定和采购代理机构的资格认定、审批、授予、考核、处罚都由财政部负责,缺乏有效监督制约。”6月27日上午,国家审计署发布《2011年审计报告》,关于政府采购和财政部在其中的角色,审计署如是描述。  根据审计报告,在财政部授予甲级资格的633户采购代理机构中,有129户社会保险费缴纳证明与实际缴纳情况不符;未按规定向国务院报告6家集中采购机构的考核结果,也未
期刊
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2011年审计报告》称,2009年至2010年,铁道部在未按规定公开招标的情况下,投资1850万元制作中国铁路宣传片,未达到预期效果。“天价宣传片”又一次把铁道部推到风口浪尖。  事实上,“天价宣传片”仅仅是铁道部出现审计问题的冰山一角。在审计署发布的报告中,更为严重的是高铁违规招标问题。  比如,在2011年京沪高铁全线的土建招标中,铁道部违规将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获
期刊
“虽然目前第二机场还没有立项,但相关的会议天天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第二机场(北京新机场)办公室负责人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项目还未真正立项,尽管机场主要设在大兴区已经基本确定,但只要还未真正立项,就不能对外释放消息,为此国家发改委之前还专门开会要求保密。  波折重重  尽管北京第二机场落户北京市大兴区早已没有悬念,但河北和天津方便仍然没有放弃争取,这也让国家发改委颇感为难。实际上,首都第二机
期刊
50个中央部门,270个所属单位,预算支出1460.24亿元,其中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和账务处理等不规范问题,涉及金额43.94亿元……  在今年6月底,由国家审计署发布的《2011年度审计报告》中,审计署共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112起,涉及300多人。一年一度的“审计风暴”再次迅速刮起。  不过,据记者观察,自2003年发布第1份审计公告以来,国家审计署每年夏天都会集中发
期刊
曾让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运动服装品牌“李宁”如今却陷入持续不断的麻烦。  李宁(02331.HK)2011年的财报显示,该公司毛利下降8个百分点至46.1%,虽然毛利仍居五大体育用品商之首,但净利润仅为3.86亿元,不及五大体育品牌倒数第二的匹克净利7.8亿元的一半。近两年来,公司股价已从最高约30港元跌到目前的5.1港元(截至7月5日)。  李宁公司曾经是中国体育用品公司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哥,由前中国
期刊
国产葡萄酒“老大”这次要真正进军进口酒了。继3月在成都首次透露将发力进口酒业务后,张裕(000869.SZ)日前公开表示,再次将进口酒业务提升至战略高度。  在张裕专营进口酒子公司先锋国际酒业成立了六年却只能贡献1%的销售额的情况下,张裕声称进口酒业务今后要占比三成。  6年打造3000家专卖店  张裕公司总经理周洪江表示:“2012年张裕计划在全国拓展300家专卖店,未来3年达到1000家,张裕
期刊
6月30日,广州市宣布,自7月1日零时起,该市对中小客车试行增量配额指标管理,试行期为一年,期间广州中小客车增量配额为12万辆。限购令一出,羊城各大汽车经销商处上演了一出抢车大战。  “那天一直干到半夜,就没停下过,一直就是出单子。”7月4日,《投资者报》记者致电广州一家一汽大众经销商处,该店一名销售人员说,“这一天的销售量赶上了我们平时一个月,而且现在连库存车都没有了。”  不过,疯狂的背后难掩
期刊
在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中,长安汽车、东南汽车和华晨中华被分别视作老、中、青三代的代表。现在,年轻的中华品牌马上就要度过10岁生日,而时间较长的长安汽车自1983年正式成立至今已有近30年的时间。  这三家较为成熟的自主品牌经历了多年的发展逐渐在产品以及销售方面向合资品牌的水准靠拢,售后服务方面也有大幅提升。  《投资者报》本次通过4S店实地采访和电话网络采访,共采集样本客户44名,详细地了解和对比东南
期刊
在喊了两年的多的Mak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口号之后,李宁公司终于也对自己来了一次彻底的Make The Change。  近日,李宁公司突然宣布了之前业界猜测已久的“重大事项”——CEO张志勇退任,创始人李宁重新出山掌管公司,并同时公布了新的改革计划。  这一次,重新复出的李宁还能像飞在鸟巢体育馆空中的那个手一样拯救李宁公司吗?或者,他能够像另一位知名企业家柳传志那样,重新复出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