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树种钟萼木不同海拔造林试验初报

来源 :亚热带植物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76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4a生钟萼木Bretschneiderasinensis实生苗进行不同海拔造林对比试验,对造林后4a的净生长量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高生长、地径生长差异显著。在海拔350、660、750m处树高平均净生长量分别为72、164、162cm,地径平均净生长量分别为0.93、1.53、1.83cm,说明在较高海拔造林的树高、地径生长量均高于低海拔,造林地对海拔要求相对较高。
其他文献
以4-苯乙炔基苯偶酰(PEBZ)作为封端剂,以芳香族四酮,9,9-双(4-苯偶酰氧基苯基)芴和芳香族四胺3,3,'4,,4'-四氨基联苯(BPTA)作为单体,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炔基封端聚苯基喹恶啉(PEPP
采用对航天器聚合物介质进行非线性电导改性的方法消除或削弱材料的内带电现象,以期达到消除介质脉冲放电对航天器可靠性的威胁的目标。实验研究发现,采用具有非线性电导率特性
合成了三种AB型聚酰亚胺单体:4-(4-氨基苯氧基)邻苯二甲酸(单体4),4-(3-氨基苯氧基)邻苯二甲酸(单体7)和对(间)乙基4-(3-氨基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酯(单体8或9)。利用热失重分析(TGA)对比研究了这
以钱江隧道江南盾构试验井基坑为工程背景,分析并对比了钱塘江畔富水砂层中顺逆作结合法基坑和顺作法基坑的变形性状,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该地区逆作法基坑的变形性状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