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45例临床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形成原因,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来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并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来对患者的治疗临床现状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45例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发现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表现有异位疼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麻痹性肠梗阻、休克肾衰等其它现状。另外其死亡人数为10人,死亡率高达22.22%左右,是一种高危病症。结论: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疾病发病原因较多,高危因素也居多,而且还能诱发许多并发症,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急需提前防止和有效治疗。
  【关键字】老年人;不典型心肌梗塞;心肌酶谱;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引言
  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疾病是一种既普遍又危险的重病,其发病较为隐匿,病状也是复杂多样,很容易使医疗人员出现漏诊和误诊。因此现阶段对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案例进行科学临床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它既能促使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又能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一个更好的保障。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某医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所有的患者均符合我国有关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其年龄范围在60~90岁之间,平均为85.5岁。另外所有患者中心律失常5例,咽炎5例,休克4例,异位疼痛型6例,呼吸困难表现2例,麻痹性肠梗阻表现10例,肺源性心脏病6例,休克肾衰3例,前列腺肥大尿潴留4例。在进行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均是按照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处理的。
  (1)测定方法
  主要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来对患者的治疗临床现状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在此过程中使用心电图对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将各种有关指标的数据详细记录下来,最终以表格比较的方式来进行分析总结。
  (2)数据处理方法
  在对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45例患者进行吸氧、镇静、心电监护、缓解疼痛等其它基本常规治疗处理后,采用数据统计处理。整个过程都是按照相关数据处理要求来进行的,对无效的数据需要进行剔除处理。
  (3)统计方法
  采用万能数据采用GRACE危险评分软件和EXCEL(2007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将治疗之后各个状态的人数采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再通过万能数据分析来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
  二、结果
  1、数据
  2、结果分析
  通过上面数据的统计,可以明显的看出治疗前后患者恢复情况变化十分明显,在所有的临床表现中,最易治疗的病状是呼吸困难和咽炎病状。其原因是进行吸氧、镇静、心电监护、缓解疼痛等其它基本常规治疗处理后,患者的身体功能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其抵抗力有了较大的提升。而比较难以治疗的是肺源性心脏病、休克、前列腺肥大尿潴留所诱发的急性心肌梗塞疾病,其原因是:这些病状发病较猛,对患者的身体功能有着严重能够的危害,而且这些疾病对神经系统有明显衰退作用,从而无法使患者体内的心肌酶、肌钙蛋白和激素得到很好的调节。总言之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疾病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应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疗。
  三、讨论
  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是威胁老年人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患者经常伴随患有糖尿病,胃病、慢性气管炎和风湿性疾病等,而且多数年龄越大则越易形成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疾病。由上表可以充分看出该疾病形成的机理较为复杂,患者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这些足以充分说明无痛型心肌梗死、异位疼痛型心肌梗死、心外表现型心肌梗死是最为危险的疾病,它们容易使医疗人员造成误诊,无法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从而诱发更多的心衰、胸闷、休克、心律失常以及气短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危害。 除此之外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还发现大龄患者更是危险极大,因此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提前做好治疗,同时还要做好反复评估风险,以确保更好的治疗效果。
  结语
  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疾病不仅会直接对老年人的身体带来危害,而且它还能诱发太多的并发症,其危害程度不亚于其本身。另外由于老年心肌梗死发病原因较多,其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因此极易出现误诊。于是这就要求临床各科医师在治疗前必须要提前做好心电图检测,待准确获得病况信息后才可以进行具体的治疗。尤其是对肌红蛋白、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的动态检测更是重中之重,以便保证整个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计龙英,丁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误诊案例临床分析[J],武汉一冶职工医院,2013.
  [2]许群,郭英茹,李金凤,老年人不典型心肌梗塞的诊断失误[J],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内科,2013.
  [3]何国贵,张震宇,郭淑丽,老年人不典型心肌梗塞100例临床分析[J],遂宁市红十字医院,201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合理的环形混合痔的手术方法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50例环行混合痔随机分为治 疗组(外剥内扎+括约肌切断术)80例和对照组(单纯外剥内扎术)70例。对其术后疼痛等7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后随 访6个月至1年,两组均一次手术治愈,两组间疗效及伤口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术后无大出血、肛门失禁等 严重并发症,但治疗组术后伤口疼痛、创缘水肿、残留皮赘、肛门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2例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后,对本组42例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在1~3年,平均(2.3±0.4)年。肱骨骨折在术后6~13周,平均(7.8±2.1)周达到骨性愈合。8例桡神经完全断裂者的治疗优良率为75.0%(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诊断、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的2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手术切除,并发症3例(5.77%),其中左膈下脓肿1例,胸腔积液1例,腹腔感染1例。术后28例随访1~6年,5年复发率为3.85%,5年生存率在94.2%。结论:对于早期胃癌,即使病变较小也应作根治性切除,术后配合化疗仍是目前治疗早期胃癌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胃癌;手术切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Mills实验下肘关节被动屈伸痛点推拿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即网球肘)的疗效。方法 对32例肱骨外上髁炎在配合Mills实验条件下推拿治疗,推拿治疗为在肘屈曲、握拳、前臂旋前、同时伸肘找到肱骨外上髁部痛点前提下,将前臂于旋前位作被动屈伸,同时用拇指在痛点处均力分刮数分钟,而后对前臂以及上臂肌肉进行放松整理。结果 痊愈21例,显效6例,好转3例,无效2例,有效率93.54%。结论 M
期刊
【摘要】目的 进一步探讨前降钙素(PCT)等指标在脓毒症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以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探索前降钙素在指导抗生素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ICU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收治病例87例为研究对象,收治24小时内观察血前降钙素、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其它常规检测指标,并连续隔日复查。根据感染严重程度、转入ICU之前3天抗生素
期刊
【摘要】从来源上将,我国是中成药的发源地,但是我国对中成药的研发水平并不高,面对国外高速发展的科技水平,我们的中成药处境十分危急。在大多数国家利用化学药物做引导的时候,我们也在慢慢的接受这种优越性,中成药自身的优越性似乎被忽略了。  【关键词】中成药;发展  1 中成药发展面临的问题  直到现在,我国中药材的种植和培育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缺乏科学化的种植和管理是我们最大的问题,因为原料药材的这种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若干特点及疗效。方法 分析在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64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我院治疗后,总胆固醇(TC)或三酰甘油(TC)降至正常水平的患者有52例,占本组病例81.2%,其余18.8%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水平.后续通过我院不同时间的全面系统的治疗,目前尚无1例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结论 中西医结合
期刊
【关键词】中西医;肺心病;观察治疗  我们两年来共收治肺心病63例,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订制的标准。  我院既往肺心病仅做了西药抗菌素方面的治疗观察,其效果均不够满意,因此,逐年的病发症及死亡率未见明显下降。实践告诉我们,治疗肺心病,首先在于缓解期的预防及治疗,另一方面,治疗肺心病还必须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必须西医认真学习中医,才能在防治肺心病过程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两年来,我们用中西医结合,认真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脑出血的关系,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预防。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6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依据有无脑出血病史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共有患者33例,对照组共有患者3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家族病史、病情等各项数据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然后利用无创便携式血压监测仪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进行全天候检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日间和夜间的血压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诊治的临床经验,总结临床急救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00例,患者均进行急救,医护人员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结果:于我院就诊的10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急救之后,100例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患者均由急救转为普通就诊。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时应该保持室内通风,给患者保暖,不要随意移动患者,合理的院前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