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smit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英语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十分需要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只有充分认识两者的特点,扬长避短地引入,才能设境激趣,促进教师的角色转换,变革课堂教学模式,给英语课堂教学效益带来“几何级”的飞跃。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95-1
  一、扬长避短,英语教学必须引入信息技术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许多教师和家长在孩子使用计算机的问题上都很有顾虑。现在的学生对于如何使用电脑,如何上网都非常熟悉,可是他们上网多数是进行娱乐消遣的,何况网络的信息纷繁复杂,充斥着大量无效甚至是有害的信息,如果不进行正确及时的引导,对处于缺少道德判断力且又极易模仿阶段的初中生来说,一旦沉迷其中,往往难以自拔,对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危害。但不能因为网络会带来负面影响,就抛弃了整个知识宝库,因为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的促进,对学生的应用学习,乃至整个学习的促进作用都是不容置疑的。在正确使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前提下,网络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让学生进入网络世界,就好像打开了魔法世界的大门,它是一种比其它视听教具更有效的、更便捷的学习方法,计算机作为语言教学的有效工具,完全可以帮助我们以更快更好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为此,教师一定要经常与学生分析网络的利害得失,让孩子们时时心里能有一根弦。与此同时,和家长多沟通,给家长提供管理思路和方法,让家长进行必要的有效监督。在此基础上,教师则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从视听感觉等多个角度,开发学生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同时布置有效的课后任务,完善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抑制网络的负面影响,利用好它的积极作用,让它成为学生学习的最佳助手之一。而一旦引入信息技术,学生的英语学习定会趣味盎然,效益倍增。
  二、设境激趣,英语教学必须应用信息技术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心理相互作用产生的。初中生的生理心理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进行评判,他们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学习不少还是依靠兴趣进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时,学习的效果就好,反之学习效果就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经过整合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完全改变了原来单调的课堂面貌,多媒体教学通过鲜艳生动的图形、声像一体、动静结合的画面,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了知识,增强了记忆,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提高了学习效率。比如在教授9A第五单元Reading时,笔者就先播放了奥黛丽.赫本主演的原声电影《罗马假日》中的部分片段,并根据内容设置了几个问题,学生在欣赏经典电影、感叹赫本的美丽之时,又锻炼了听力,完美地回答了笔者的问题,同时对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跃跃欲试,有了这样的状态,接下来的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三、角色转变,应用教学必须依靠信息技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不是传授、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后,英语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的认识和调整,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组织与学生真正的交流与讨论,而不是为讨论而讨论,扮演好组织者、辅导者的角色。英语教师的功能应该集中体现在如何把外在的“信息”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把“智能”转化为“智慧”。这样,教师不能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还需要更高层次的教学能力,也就是要真正体现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的现代英语教学思想。因此要明确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首先做好“导演”的角色,给学生创造好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演绎出自己的感悟,同时教师还需要演好“配角”,及时抛砖引玉,引领着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向更高处发展。因此,教师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要大大加强。每一个环节若要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运用网络环境的精心安排。教师在整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重要了。比如学习初中英语“星座”这一课时,教师提前布置学生先上网查找十二个星座的名称和相关知识,或准备自己所属星座的相关知识,组织好语言,在课堂上作为个别发言表达出来或在小组活动中互相交流等等。这些要求下达给学生,就意味着学生必须要利用好身边的网络环境和资源,除了收集大量资料外,还必须进行有效地整合,将自己整合处理过的资源打印成册甚至制作成小课件,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交流。教师在课前更是必须充分准备,要尽量将学生可能在网上收集到的资料都有效整理出来,全面了解关于星座的知识,然后预设好课堂教学的步骤,在课堂中将学生准备的材料有机地融入教学,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推动教学活动深入进行,否则,要么很有可能被课堂生成的问题卡了壳,被自己的学生将了军,要么不能控制好教学的节奏,无力完成正常教学任务,要么最后又变成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教师一讲到底,要么就使小组活动成了形式和摆设。另外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有这些教师和学生整合好的资源,课堂上未必有时间一一让所有孩子都接触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现代通讯聊天等手段,放到网络中去,将课堂教学继续延续到课后,让学生更好地完善课堂所学,总体上是“课外—课内—课外”的过程,无论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的支撑。
  研究实践证明,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带给英语课堂教学“几何级”的飞跃。当然,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并非常规教学的全部,也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宜使用,它只是常规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没有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以,英语教师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把握好“度”的问题,要和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灵活运用,才能相得益彰。
其他文献
在季羡林先生《我的人生感悟》一书中有三篇文章题为《怀念乔木》,作者在书中回忆了他与胡乔木之间60年的友谊。60年前,季先生与胡乔木相识于清华大 In Ji Xianlin’s My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