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世博”游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漫长的暑假拉开了帷幕,对于暑假,孩子们充满了种种期待。逛世博会或许是孩子们众多暑期实践的首选活动。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过,“儿童是世界的未来。为世界儿童谋福祉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也是我作为联合国秘书长的承诺。”上海世博会从设计之初,就为欢迎世界各国儿童的到来而做足准备。
  占地6000平方米的俄罗斯馆将参观者带入童话般的世界。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硕大的绕梁枝蔓,放大数十倍的牵牛花、向日葵、蘑菇和草莓,呈现月球地貌景观的展馆顶部,繁星闪烁,悬挂着各式航天器。俄罗斯馆的二层,分布着一些造型独特的小屋,里面的电子显示屏放映的内容是俄罗斯儿童用汉语介绍本国各个领域的最新成就。俄罗斯馆内部设计灵感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儿童文学家诺索夫有关未来魔幻城市的作品。俄罗斯馆的设计理念是“最好的城市应该让儿童生活得很惬意,这座城市应该由儿童来设计”。陈列在俄罗斯馆一层的几个模型就是根据俄罗斯儿童有关未来理想城市的图画制作的,深受参观的孩子们的喜爱。
   此外,世博园里还有一块孩子游戏的好场所——育乐湾。在这里,通过众多的游戏角色扮演,孩子们可以成为警察、消防员、厨师……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开始懂得职业不分贵贱,只要动手参与,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
  上海世博会,充分汇集并展示世界各国的城市文明成果,传播先进科学理念。不仅是一次人类文明的盛会,更是一次科学创新的盛会。因此,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次极为难得的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机会。让孩子参观世博会,见识人类文明的结晶,感受现代科技力量,无疑会对他们的成长起到积极而深远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我觉得经验犹如盛开的玫瑰。我们要把一丛玫瑰从别的花园移植到自己的园地里来,为此,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首先要考察并改善自己这块地的土质情况,然后再来移植。应当怎样移栽呢?要连土一起移,不要伤根。而遗憾的是,有时人们却不是这样做。校长一听说某座花园里的玫瑰长得很美,就对教师说,你们出去看看,把玫瑰带回来,栽到咱们的园地里。于是教师就去观赏盛开的玫瑰。马马虎虎掘出一株来,把活着的芽都砍掉,有时甚至把花枝
书与人的关系,就像朋友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一样,因为书与人之间,存在着某种情谊,我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交友的情形,了解他的为人。同样的,从一个人所阅读的书来品量他,也一样的正确。朋友也好,书也好,我们都得好好珍视这份友谊。  古往今来,好书总是人们最好的朋友,这层关系,相信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是一个最有耐心、最令人愉快的良伴,它绝不会在患难时背弃你,它对你永远是那样亲切:年轻的时候,它教导你,使你从中得
社会不仅通过传递、通过沟通继续生存,而且简直可以说,社会在传递、沟通中生存。在共同、共同体和沟通这几个词之间,不仅字面上有联系,人们因为有共同的东西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而沟通乃是他们达到占有共同的东西的方法。为了形成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他们必须共同具备的是目的、信仰、期望、知识——共同的了解——和社会学家所谓志趣相投。這些东西不能像砖块那样,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也不能像人们用切成小块分享一个馅
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工作认真的人,写东西写得比较好的人,大都有这种好习惯。语文老师训练学生作文,也要在这一点上注意,教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这种好
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不但可以节约大量宝贵资源,而且将形成和发展绿色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节能减排工程、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岗位,有力地推动绿色就业。  绿色就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重要命题。据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最近的统计,从1996-2005年,10年间发达国家直接从事环
当我们使年青人摆脱了恐惧、约束、任性、受压抑的天性,我们就可以向他们自由、全面地展现一个知识的世界。如果教育得当的话,学习知识的人会把学习当作一个快乐的事而不是当作一件任务。对现在职业阶层的子女来说,增加所学的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由的和冒险的精神,勇于探索、研究的意识。如果通常正式的教育能按这种精神进行,那些聪明一些的学生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适应和取得进步,而我们要做的只是为他们提供机会。知识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亚力山大大帝有一次为了表示他的慷慨,大送礼物。他送给甲一大笔钱财,送给乙一个省,送给丙高官显爵。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
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
安·谢·马卡连柯(1888-1939)是前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和富于创新精神的教育理论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别洛波里城一个工人的家庭。
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下一句跟上一句不接气呵,后一段跟前一段连得不紧密啊,词跟词的配合照应不对头啊,句子的成分多点儿或者少点儿啊,诸如此类的毛病都可以发现。同时也很容易发现该怎样说才接气,才紧密,才对头,才不多不少,而这些发现正就是修改的办法。  曾经问过好些人,有没有把稿子念几遍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