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冬虫夏草的性状鉴定”为例,探讨微课在“中药鉴定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yx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在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推广应用,文章选取较为名贵的冬虫夏草作为题材,并在设计微课时加入其他的信息化手段,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还可以进行自我测试。通过对比平行班级的教学过程及课堂反馈,探讨该微课在“中药鉴定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中药鉴定技术”;课堂教学
  一、微课教学背景
  微课是教师对视频按照知识点进行切割,把课程出现的重点和难点变成若干个“片段化”视频,分别标明知识点内容,并配以辅助性教学资源,便于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
  “中药鉴定技术”是五年高职药物制剂专业(中药制药技术方向)三年级学生的主干专业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中药真伪优劣鉴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性很强,学生通过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鉴别常用中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中药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教师依据“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目标,针对课程中药材品种繁多、各中药之间的关联性不大、需要记忆的内容散而多的特点,在实施理实一体、情境教学、项目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模式中融入结构相对独立的微课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中药鉴定技术教学的效果,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特点。
  二、微课“冬虫夏草的性状鉴别”的设计
  1.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新闻报导——误挖冬虫夏草导致环境破坏,误食冬虫夏草从而导致中毒这一案例引出鉴别冬虫夏草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
  第一阶段:来源鉴别
  演示利用蒲公英公众号查阅2015版药典对冬虫夏草的描述,知道冬虫夏草的来源是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通过提出疑问,冬虫夏草是虫还是草,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播放视频“冬虫夏草的生长过程”,了解其生长过程,为性状鉴别作铺垫。
  第二阶段: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是鉴别中药真伪和优劣的一种十分简便有效的方法,也是中药学专业人员的一项基本功。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冬虫夏草的各部分性状特征,然后演示进入虚拟中药博物馆总结冬虫夏草的性状鉴别要点,并提示本节课重点:虫体部分的颜色,背部环纹,腹部的足,头部的颜色,断面特征以及气味。子座部分的形状、颜色。
  第三阶段:真伪鉴别
  通过提出冬虫夏草价格高、伪品多,中药市场上出现很多的伪劣品,从而引起学生注意,然后列举四种常见的混伪品,与正品冬虫夏草的特征一一对照,从而鉴别真伪。最后以列表的形式归纳真伪冬虫夏草的鉴别要点。
  3.知识反馈
  利用雨课堂测试练习让学生对自己的微课学习情况进行自评,巩固学习内容。通过学生总结,教师评价,让学生明确该课学习内容,强调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重要性。通过提出适度采挖冬虫夏草,引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微课“冬虫夏草的性状鉴别”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课堂效果的显性应用反馈
  (1)理论知识点的反馈。将冬虫夏草的知识点制作成多个选择题,采用雨课堂的测试功能,将题目上传到班级,学生直接在自己的手机上操作做题,及时反馈学习情况。不仅可以知道哪些学生掌握得好,还能了解到学生对哪项知识点掌握欠佳,让教师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讲解冬虫夏草的性状特征,学生查漏补缺,课后反复观看微课视频以巩固对知识的掌握。
  (2)学生真伪鉴别的课堂反馈。在进行冬虫夏草性状鉴别实验时,我设置了兩个任务,任务一是鉴别正品冬虫夏草:将冬虫夏草标本事先准备好,发放给每个小组一份,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照书本独立观察、鉴别。任务二是鉴别真伪冬虫夏草:将正品冬虫夏草及混伪品分别放在培养皿中,分别给予不同的标号,要求学生按照小组分析、讨论,根据所学的鉴别知识识别出真品和伪品。
  我在一个班级(A班)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先在理论课上对正品冬虫夏草的性状进行描述讲解,然后在实验课上学生分小组完成两项任务。在另一个平行班级(B班),我先下发“冬虫夏草的性状鉴别”微课,然后再将学生分组完成任务。
  在进行真伪的鉴别时,B班学生在微课的引导下,通过看、摸、闻、尝等多种方式逐一认识药材的各种特征,而且可以反复翻看,抓住了鉴别的要点,引导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有助于他们更加全面仔细地观察药材,教学结果显示大多数小组鉴别出了真伪冬虫夏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也增强了学生的岗位意识。
  以下是我将班级学生分为12组,每组4个样品,分别标号,其中2号样品是正品冬虫夏草,其他均为混伪品。
  结果显示:使用微课的班级学生正确率明显高于未使用微课的班级学生,课堂效果差异明显。
  2.对微课应用效果的感性评价
  (1)教师评价。融入微课有利于交互式教学的开展,在中药鉴定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具有内容重点突出,教学主题更加清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利于开展交互式教学的优势,能够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融入微课有利于增强视觉化效果,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作为创新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中药鉴定技术”课程通过微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并推动微课的建设和教学改革。
  (2)学生评价。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且内容可以反复进行观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课堂效果较好,学生表示欢迎这种形式的教学。
  四、课后思考
  随着各类微课的比赛,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在“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不断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中药都适合制成微课,我们不能为了微课而微课,微课的目的是提升教学效果,近来又随着其他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出现,教师应思考如何将现有的良好条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立足于教学本质,从而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参考文献:
  [1]李雪莹,刘 慧,王苏丽,等. 《冬虫夏草的鉴定》微课设计的几点心得[J].科技创新导报,2015(3):236,238.
  [2]樊青玲,王 虹,陈 靖,等.浅析微课在中药鉴定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6):51-52.
  [3]王 毅,宋丹妮.微课在中药鉴定技术教学中的初步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6(26).
其他文献
老年人是结直肠癌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结直肠癌患病率增加.老年病人机体代谢机制复杂,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易发生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治疗的耐受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生活经历的感染,加之环境的熏陶,使他归心佛教,作品呈现出静逸明秀的诗境,并包含空灵自然的禅思。本文旨从三方面分析王维诗歌中的禅思和
目的:探究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抽选92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分46例,两组采用不同
骆驼祥子是一本非常著名的小说,其作者是由老舍先生进行编写,故事的内容讲述的是祥子在受到当时社会的压迫想要反抗,但是无能为力的过程。祥子的惨痛经历想要反映,不只是祥子
期刊
对于一个有着近300平方公里面积的滇池大湖而言,任何单一角度的观察和描述都难以穷尽其全部事实和真相.所有人,都希望滇池能够由浊还清.问题是,我们是否已经有足够的耐心、勇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立项资助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现状及法律问题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F13-Q2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愈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但目前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数量难以满足患病人群的需要。本文就烟台市造血干细胞捐献现状展开调查,通过分析烟台市民对造血干
为总结交流灾难医学救援经验,提高社会安全和灾难医学救援水平,减少灾难发生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为政府应急管理部门防灾救灾出谋划策,由重庆市医学会主办、重庆市医学会灾
自清代以来,青海涌现了一批本地文人,就目前笔者所收集到的本地文人文集或者零散的作品来看,文人们深受儒家经典文化影响,诗词格调古雅,笔力清新尤以张思宪和来维礼为最,拟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