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差点成了足球解说员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i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师,您得赶紧,下礼拜出《纪事》。”
  我并没被吓着,这话听过两遍了。但事不过三。那周的绝对头条,最轰动的新闻事件,是巴西球星埃莱诺·德弗雷塔斯加盟巴兰基亚青年队。我们不想跟专业体育杂志竞争,而是想将其打成社会文化头条。我们不希望《纪事》被贴上任何标签,更别说足球这么大众化的标签。大家一拍即合,工作卓有成效。
  我们提前备好了充足的稿件,最后一刻,只需一篇由球迷赫尔曼·巴尔加斯大师执笔的埃莱诺专题报道。一九五〇年四月二十九日,周六清晨,创刊号准時送达各售卖点。那天是圣卡塔利娜·德锡耶纳圣日,她曾在世界最美的广场上写下蓝色的书信。最后一刻,我在刊名下补上题记:“您最好的周末刊物”。明知挑战了那些年思想纯正、复杂难懂的哥伦比亚主流杂志,可那是我们的心声,西语中找不出其他更好的表达方式。封面是埃莱诺·德弗雷塔斯,由三名画师中唯一的肖像画家阿方索·梅洛用钢笔完成。
  次日,四月三十日,星期天,巴兰基亚的两支球队——青年队对阵竞技队——的精彩比赛在市体育馆举行。尽管最后很赶,缺乏宣传,创刊号居然在球赛前被一抢而空。周刊内部观点不一:赫尔曼和阿尔瓦罗支持竞技队,阿方索和我支持青年队。然而,埃莱诺的名字与赫尔曼·巴尔加斯的精彩报道无疑使《纪事》成了哥伦比亚人翘首以待的高水平体育杂志。
  体育馆旗帜飘扬,人头攒动。开场六分钟,埃莱诺·德弗雷塔斯中场左脚射门,球破门入网,这是他在哥伦比亚进的第一个球。尽管竞技队最终以三比二胜出,但那个下午是埃莱诺的,也是我们的——我们押宝押中了。然而,无论人力还是神力都无法让读者明白:《纪事》不是体育杂志,而是文化杂志,埃莱诺·德弗雷塔斯是被我们当作年度重大新闻事件才备受瞩目的。
  艾莱诺·德·弗雷塔斯,巴西足球运动员。这位前锋在运动生涯的绝大多数时间待在博塔佛戈俱乐部,并为之贡献了209个进球,大部分都是头球。
  也不是新手运气好。我们中有三个人在大众专栏写过足球:赫尔曼·巴尔加斯自然是其中之一,阿方索·富恩马约尔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球迷,阿尔瓦罗·塞佩达多年来一直是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体育新闻》驻哥伦比亚记者。我们对读者满怀期望,读者却不接受后面的几期杂志,绿茵场边的球迷义无反顾地弃我们而去。
  为了补上这个窟窿,编委会决定,由我写一篇有关青年队乌拉圭球星塞瓦斯蒂安·贝拉斯科切亚的重磅报道,希望能让足球和文学殊途同归,如同我在每日专栏上屡屡将足球和神秘学联系在一起。路易斯·卡梅洛·利雷亚在卡塔卡的田野里传递给我的足球热情早已冷却。更何况,我早就迷上了加勒比垒球——当地俗称“投球”。但我还是接受了挑战。
  当然,我主要参考赫尔曼·巴尔加斯的报道,也拜读了其他一些体育报道,作为辅助参考。和贝拉斯科切亚长谈后,我松了一口气。他聪明又亲切,希望给读者留下好印象。糟糕的是,我定错了位,单凭姓氏,就把他描绘成典型的巴斯克人,竟然没留意到他的黑皮肤和黑头发:来自非洲最显赫的家族。我在杂志兴衰成败的紧要关头,犯下了这辈子最大的错误。读者来信,骂我枉做体育记者,连足球和电车都分不清:骂得真好!赫尔曼·巴尔加斯一向出言谨慎,多年以后,他也在回忆录中写到,有关贝拉斯科切亚的专题报道是我此生最大的败笔。这么讲有些言过其实,但也不能算太夸张。他对新闻业了如指掌,撰写报道、社论无不行云流水,口吻就像在对铸排工口述,一气呵成。
  我们没有放弃加勒比海岸盛行的足球或垒球,但是加强了新闻时事与文学动态的报道力度,只可惜无济于事。读者将《纪事》误认作体育杂志,错已铸成,回天乏术;而真正的球迷早已看清形势,扬长而去。我们想恪守最初的原则,但从第三周起,原则已摇摆不定,模棱两可。
  我没有气馁。陪妈妈回卡塔卡的旅行、与堂拉蒙·宾耶斯的历史性对话、和“巴兰基亚文学小组”的深情厚谊,给我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受益终生。此后,我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用打字机敲出来的,个中艰辛,他人殊难想象。在出版了四本稿酬微薄的书后,我在年过四十时才盼来了能使我真正地靠卖文为生的头几笔版税。此前,我的生活中充满了陷阱、推诿、幻想,更要竭力避开无数的诱惑:似乎我干哪行都行,就是当不了作家。
其他文献
我是在夜里到达这个地方的。   黑暗中,凭气味我知道自己是到了一个草原小镇。这种气味是马匹和街道上黄土的气味。白天,马匹们在阳光下穿过满是浮尘的街道,或者停留或者不停留,如今,已在某片草原上沐浴清风与星光,却把壮健与自由的气息留在了这个地方。   在即将关门的回民饭馆吃那一盘牛肉时,小镇正渐渐睡去。远处草原上传来牧羊狗的吠叫。感觉不到有风,却听见很高远的地方有风在呼啸,不禁叫人恍然觉得已在时间
经济学家茅于轼提出一个看似耸人听闻的论点,“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是个伪问题”,所谓“十八亿亩红线”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从学理逻辑来看,茅于轼是有一定道理的。   他的解释是:第一,中国的土地极度稀缺。从经济角度看,中国应该加大城市化力度,因为城市土地的价值更高,比种粮的收益高,也更能解决就业问题;第二,中国应该加大粮食进口力度,因为粮价还很便宜,中国进口粮食所需费用与中国出口额相比,微不足道;第三
我现在喜欢晚唐的诗。近日,读到一个故事。一个叫罗隐的诗人,有一次进京赶考,路过钟陵县(今江西省进贤县),结识了颇有才思的歌妓云英。约莫十二年光景,他再度落第路过钟陵,又与云英不期而遇。云英还是那样漂亮,但仍未脱风尘。云英一见面就惊诧地问:“羅公子何以现在还是白衣?”  罗隐不胜感慨,写了一首诗相赠:“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女的很同情男的,男的也很
我总是会想到在韩国练习的几年,有时候记忆里出现的是空旷的地下练习室,有时候想起的是深夜突然惊醒后不知所措的自己……奇怪的是想起这些,不是因为那些日子辛苦,而是在走过这么几年之后,我发现是那一个个夜晚支撑着我现在的生活。  有一个烙印在脑海的画面:第一次站在出道的舞台上的时候,所有人看见我笑得多轻松,舞跳得多么自信,但我自己知道当时内心满满都是想要逃离的抗拒。舞台那么大,掌声那么响,当我的名字响起来
如果有钱了想去干嘛?  各专业的科研狗是这样回答的:生物学  建一个世界上最牛逼的实验室,请一大批世界各名校的博士,配置最灵敏的仪器设备,用最纯的材料,最敏感的试剂,全部原装进口。  哪个试剂贵就用哪个,哪个实验烧钱就先做哪个实验。  有钱了多买几台仪器,逢一三五开气相色谱,二四六开气质。每个月买一万个平板,单号做大肠杆菌,双号做青霉素!  等我有钱了买两个88孔的PCR仪,同时做四组PCR。买进
1  高考成绩公布那时,我的世界开始兵荒马乱。查分数、填志愿、报复读班……过去短短几个月,竟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让人回想一遍都疲惫不堪。大巴车缓缓开动,我靠在玻璃窗上,路旁的风景急急倒退,像一首沉默的诗歌。压抑了一个暑假的不甘、悲伤、困惑像啤酒瓶里的泡沫终于破盖而出,把我淹没。  在学校,复读生们被单独安排在一栋楼,与高三年级正好面对面。每次经过走廊,我都低着头匆匆而过,害怕会看见对面楼上不屑的表
全世界都在加班!  画图狗在加班!  程序员在加班!  摄影师在加班!  烘焙师在加班!  会计在加班!  人资在加班!  公务员在加班!  老师在加班!  包括我了解的我以前认为的规律行业的职员们都在加班!  大家都在加什么?加得合不合理?真的做了事吗?效率高不高?  这些工作上班时间内做不完吗?做不完是员工效率低还是行业的缺陷,还是工作量与员工人数比例不合理?  而且据我所知,很多公司为了缩减
第一次有机会坐火车,已是上大学,从南京到苏州。那时大姐已在南京成家,我便从她家出发,由妈妈陪着,带着她煮的茶叶蛋,坐在火车的小桌前剥着分食。这时的火车多是一种红皮火车,从南京到苏州要五小时。第二年便有了当时最好的特快车,车票是T字开头,干净整洁,车窗边沿垂下白纱窗。从苏州到南京的时间缩为三小时。接下来的三年里,我在这条线上来回坐过许多次。  大四时恋爱,开始领教漫长的长途车的滋味。男朋友在长沙,那
朱熹·城南和唱诗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世称朱文公。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的。朱熹与程颢、程颐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官方哲学,是中國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
控评、轮博、毒唯……饭圈女孩的世界并不是想进就能进。这篇黑话指南教你如何伪装成资深饭圈人士。粉丝类型   女友粉 将自己视作偶像的女友,对于明星有着如同对男友般的执着与热情。   妈妈粉 把偶像当成自己儿子或女儿来看待,觉得偶像单纯不谙世事需要被照顾。   死忠粉 真爱粉,为爱豆出钱出力,核心饭圈的组成力量。    黑粉(黑子) 又叫Anti,指反对某明星、恶意抹黑某明星的人。可分为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