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与生命

来源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熵概念1867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Clausius)在法兰克福举行的第41届德国自然科学家和医生代表大会上,提出熵的概念和宇宙的热寂说,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从此“什么是熵”在科学史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爱因斯坦(Einstein)说:熵理论对于整个科学来说是第一法则.所谓熵,是反映一个系统宏观态所具有的微观态数目或与热力学几率有关的物理量,它是系统无序性的量度.1865年克劳修斯在研究卡诺定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克劳修斯不等式,从而引入了熵的数学表达式.1877年,渡尔兹曼(Boltzmann)从微观角度对熵加以诠注:发现状态函数 S 与系统宏观状态所对 I. THE CONCEPT OF ENTRANCE In 1867, Clausius, the German physicist,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entropy and the theory of the heat of silence in the 41st German Congress of Natural Scientists and Physicians, causing great people Since then, “what is entropy” has caused extensive discussion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Einstein said: The theory of entropy is the first law for the whole science.Entropy is the reflection of a system macro state has The number of microscopic states or the physical quantity related to the thermodynamic probability, which is a measure of the disorder of the system. In 1865, Clausius gave the Clausius inequality on the basis of Carnot’s theorem, thus introducing the mathematics of entropy Expression. In 1877, Boltzmann interpreted entropy from a microscopic point of view: finding that the state function S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ystem’s macroscopic state
其他文献
大学生档案是关于大学生在学校从事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相关记录,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德、智、体的发展情况,以及个人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政治面貌,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有
教材上的例题,常为了强化某一公式或者揭示某一规律,不断重复出现某一类题型,这使得学生遇到条件有变化的相关习题时,想当然地套用解题模型。教师教学时应注重变式训练,防止
<正>复式教学是与单式教学相对应的一种特殊授课形式,源于19世纪的德国,1903年由日本引入我国,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复式教学,应该说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是,研究复式教
会议
分析了珍红1号、汕油27号和庐黑1号3个花生品种在不同栽培方式下的一些生长性状和经济产量,得出了同一品种或不同品种在不同栽培方式下的一些性状差异。试验结果表明,AnM和覆
本文重点探讨了国内广告主目前在媒介运用方面的主要特点和趋势,这是进一步探寻国内企业广告运用逻辑的重要基础。
本文探讨了LDAR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数据准确性和检测过程合规性两方面。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采用归一化偏差En值对5家参加测量
本文研究了荔枝草、降香、紫草和甘西鼠尾四种植物的抗氧化活性,发现这四种植物的粗粉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均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与BHA及vE也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对加入Fe3+的猪油
直至近代,中国很大程度上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中国随着国门的打开,外资在特权的保护下,进入了中国。许多学者认为外商在华投资对于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小的作用
本文基于对软件常见故障产生原因的分析,并基于对软件运行环境的探讨,提出面向领域的一种软件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对于软件系统评价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农村社会的空心化是长期片面、单向城镇化及工业化引起的,空心化的加剧给农村教育带来危机。从整体上看,农村空心化主要体现在土地、人口、地理、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的空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