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在头顶高悬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5624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常常想起电影《等风来》里女主角程羽蒙的一句台词:“我现在不敢把理想称之为理想,我只敢叫它愿望,因为愿望没有了没什么,理想没有了,我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看这部电影时,正是我的低谷期。中考前连续几次模考失利,有一次历史我只考了44分。王老师把我喊到办公室,一题题地讲。讲的内容现在早已遗忘,只记得当时心绪很乱,眼前迷雾茫茫,老师问:“懂了吗?”我不住地点头。
  中考的前一天,下午提早放学。回到家,洗完澡,我抬起头看钟正好是下午三点,于是一口气刷了四套历史卷子,做完、改完、订正完,天色已暗。
  “做了卷子就能考好吗?”“可以的吧。”
  我自问自答,安慰着自己,其实心里没底。
  中考成绩出来,还可以。那时候我就觉得,人一定要有个理想,它像是西西弗斯手中的那块石头,我喜欢加缪说的——“人一定要想象西西弗斯的快乐,因为向着高处挣扎本身足以填满一个人的心灵。”
  后来一次机缘巧合,我和已经考上某高校的学长聊到《等风来》中的那句关于理想和愿望的台词,学长沉默了一会,发来几个字:“伪文青的文字游戏。”
  那周周末,我去参加一个作文竞赛的颁奖仪式,主办方将获奖作品印成书册,发给选手留作纪念。
  我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作品,拍照、修图、发朋友圈,一气呵成,颇有几分骄傲,却在静下心来读其他选手的作品时感觉汗颜——虽说我的作品获得了二等奖,可是和别人的文字一对比,我总觉得有些“水”了。
  学长还给我讲过一个流传在他们大学的关于月亮的故事。
  “这是你这辈子可能见过的最美的月亮。”
  故事发生在一个夜晚,学长的一位师兄被学术论文搞得头昏脑涨,决定到操场上走走。四下无人,世界清明一片。抬起头,一轮圆月高悬。电光火石间,他豁然开朗,原本困扰他的难题解开了。
  我想那轮明月,就是理想。
  它躲在科学、文学的窄门之后,无数人在人生旅途伊始,興致勃勃地前往,却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凭借心中的热爱抵达那扇窄门前,而他们中的大多数穷极一生都推不开那扇门,见不到那轮月亮。他们很优秀,但还不够优秀。在窄门前,1%的灵感比99%的努力重要。
  英文谚语里有这样一句,Every dog has it’s day。它的意思不是说每只狗都(至少)能活一天,而是在广袤红尘里,无法成为磐石、渺小如尘埃的我们,都拥有偶然浮至水面,见到阳光如金粉般倾斜而下的一天。或许见不到那轮月亮是种缺憾,但冥冥中的造化会以阳光作为补偿。
  “伪文青的文字游戏。”
  我想我懂了,它不是在嘲讽文学表达的曲曲折折,而是在告诉我,理想啊愿望啊月亮啊,都是一样的东西,是我们穷极一生都要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它可以被称作理想,也可以被称作愿望,又或者是月亮。不管是否能实现,只要一生都在为之不懈奋斗着,这样的人生就不算白过。
  (编辑 郑儒凤 zrf911@sina.com,西米绘图)
其他文献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2008年,江苏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实施科技镇长团制度试点。作为一项基层探索、企业需要、实践创新的制度安排,科技镇长团旨在向区域创新体系终端发力,将科技创新资源和管理服务能力重心下移。通过从省内外高校院所、机关企业选拔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到乡镇挂职,将人才、科技、信息、管理、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导入县域乡镇,强化创新资源要素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打通从科技强、产业
期刊
“是有‘荷花定律’这回事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迎春说,“如果一池荷花的全部开放时间是30天,从第一天开放有限的几朵开始,它们会以前一天两倍的速度开放。到第29天了,荷花才开放半池,直到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原理很简单,因为前29天,它一直在努力地生长地下茎(藕鞭),直到最后一天,地下茎生长好了,花就全部开了。所以,坚持很重要,就如同我们做科技推广、农技服务的工作,前期可能会投入很
期刊
让每个人拥有一颗自己的星球  林奎是一名90后重庆小伙,大学毕业后从事过IT工作,也有过一段不成功的创业经历。  2017年夏天,创业失败的林奎到重庆仙女山旅游散心。一天夜里,他躺在山坡上自己搭的帐篷里,夜静如水,山风清凉,头顶的星海灿烂无比……这幅在现代都市中难得一见的美丽景象,深深打动了他,并引发了他对浩瀚宇宙的无限遐想。  星星一直以来都是浪漫的意象,它们就是宇宙中宝贵的礼物啊!正在四处寻找
期刊
今年25岁的成都女孩胡潇兮因为喜欢球鞋,在四年前辞掉工作,在成都开了家“球鞋澡堂”,专门帮球鞋爱好者做球鞋保养。现在,她除了国内订单,还收到过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全球各地的订单,每年为5万双球鞋“洗澡”,并将分店开到了苏州、广州等地。  为球鞋开“澡堂”,  一语不合就做自己  胡潇兮1995年出生于四川,在四川传媒学院上学的时候,她就酷爱滑板、说唱、球鞋等街头文化。对她这样的球鞋爱好者来说,一
期刊
我去过一个16岁女孩家中,石墙瓦顶的老房子,窗户上糊的都是纸,整扇窗户没有一片玻璃,屋内光线十分昏暗。  女孩想做一件有月亮图案的漆线雕,我没有问她为什么一定是月亮图案,只是教她从调漆粉、制线、盘结等工序开始。“月亮”漆线雕完成时,她笑了,那笑容真是灿烂,犹如漆线雕上的那輪金光闪闪的明月。  我好奇地问:“你要把它送给谁呢?”女孩告诉我:“我想把这轮明月送给爸爸,他一直卧病在床,又怕光,就无法看见
期刊
临近中午,边做饭边听歌,听到一首《舍离断》:“不坐仙山,不坐禅,笑我打水用竹篮。”心里一动:得失不判,舍离看淡,这是多么洒脱!  而现实当中,面临选择,能有几人如此潇洒?  刚刚我就站在塞得满满的冰箱前,愣了足足一分钟。我在琢磨午饭:家里四个成员的口味要照顾到;菜谱要有荤有素、营养全面;餐桌布局要吸睛又丰盛;馒头花卷该消灭一下了,可是米饭似乎更合心意;黄瓜茄子西红柿,选黄瓜吧,用它的脆感提提神,还
期刊
“老刘啊,我们有个项目,要设计一个用户界面,能不能请你们公司的那个设计师帮忙做一下?当然是有偿服务……对,就是上次那个戴大号黑框眼镜的……女设计师……”詹纳本来想说“小个子”这词来着,后来觉得不妥,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她盯着手机,期待着曾有过合作的科技公司经理老刘的回应。  “你说的是安娜吧?很可惜啊,她春节前就离职了……”老刘如实回答。这让詹纳觉得好意外,她打趣般地追问道:“她的设计看起来特别小
期刊
设计研创,助力乡建  2020年7月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样本·国际整合设计研创”暑期学校结业仪式在江苏大学艺术学院举办。23所高校,96名学生,11份设计方案,这群大学生以创意设计助力镇江世业洲“开心农场”等现代农业项目迈向新的征程。  徐梦颖是江苏大学2020级中国画专业的研究生,从小生活在农村,对乡村有着一种特殊情感。这个夏天,她在新生微信群里看到了“乡村样本·国际整合设计研创”活动,
期刊
1  起先,薇薇只是发现赵老师一星期每天穿不重样的裙子,后来发现可以两个星期不重样、三个星期不重样、一个月不重样,最后发现,赵老师一个夏天每天都可以穿着不重样的裙子到学校。  那些裙子风格多样,休闲风、民族风、田园风、淑女风,甚至中性风格。每天看着赵老师穿着不同的裙子来上班,薇薇甚至怀疑,赵老师的裙子多到可以开一家店了,裙子风格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顾客。  薇薇没想到,她高一生活最大的期待竟然是等着
期刊
探古村,  成为美丽乡村的支教老师  卫斯理原名叫黄顺平,90后。2015年9月,他与合伙人在厦门创办了一家名为“瑜伽食堂”的国际交流咖啡屋,集心理沙盘游戏、艺术表演、行为艺术、诗歌音乐、外语交流于一体。一年下来,他们举办了数十场美食交流活动。因为美食,许多原本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欢聚一堂。他们中有热爱厨艺的白领,有对美食品尝颇有心得的大学生,有对中国美食十分感兴趣的老外,也有医疗机构的专业营养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