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一辞的误译之处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督教中的耶和华神(God)作为“上帝”一辞已普遍为国人所接受,但将God译为“上帝”是否合乎基督教真谛则有待进一步考证.众多周知,《圣经》是基督教的教义所在,基督教、基督徒的一切行为所是都以《圣经》为标准,那么将基督教中的God译为“上帝”是否合宜,《圣经》自然是唯一判断标准.本文通过剖析“上”和“天”的隐喻,对“上帝”一词在中文文化背景中的意思进行分析解释,同时对God在《圣经》中的所指加以考证,以此来判断将God译为“上帝”是否合宜.
其他文献
数字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许多数字在言语交际中已经远远超出了自身的数字意义,而获得了除数字本身意义之外的伴随意义,即文
哈特·克瑞恩是美国现代诗人,其诗歌风格独特、晦涩难懂而且不属于任何派别.组诗《航行》共分为六个部分,诗人大量使用了暗喻、象征等修辞方法,但与其他诗人不同的是,他所使
《论语》作为“四书”之首,千百年来一直被儒家学派奉为经典流传至今.而文中大量经典词语经过岁月的积淀,成为了如今我们耳熟能详、信手拈来的成语、熟语.文章谨以《论语·子
英文诗歌中充满了对崇高自然和人间之爱的伦理内涵.文章旨在探讨英文诗歌中对伦理道德理念的具体体现,阐释其内在涵义,对当今的诗歌和文学创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赣县地理位置特殊,其境内的方言是比较有特色的,尤其表现在声母系统上,本文通过对声母系统的调查,对其声母做了一个初步研究.
在普通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中,一直以来沿用的都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严重限制和阻碍了声乐教学效率的提高,作为一名从事声乐教学的工作者,笔者对声乐教学有着较多的了解和
传统的语言教学观认为:母语会对二语习得起干扰的作用,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避免使用母语,甚至完全不用母语.本文依据一些理论、事实,从语音、语汇、语法、语用的角度
拟声词又叫象声词(Onomatopoetic words),是某种特定语言中用来模拟自然或人为声音的词.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词汇和语言现象,但是由于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差别,英
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方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封闭,交流不畅,语言发展不同步的原因.作为东北方言中的黑龙江方言,形象、生动、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的豪放、幽默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翻译批评是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之间的连接纽带,在翻译理论的构建和翻译实践的繁荣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笔者认为要突破中国翻译批评的瓶颈,首先译者要树立正确的批评精神;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