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探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课外阅读对优化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读有所获、学有所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语文阅读教材,积极拓展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外延伸阅读学习中不断提高阅读兴趣,丰富课外阅读量,积累起有效的知识和素材,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文章集中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科学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2-0175-01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内容。《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品位。”课外阅读是激励学生把从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和阅读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指引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有效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不断培养应有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一、立足文本,发掘素材拓展阅读
  文本是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和素材。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阅读主体性,优化引导学生利用好文本素材,积极发掘有益语言材料,丰富语文阅读内容,拓展阅读形式,来逐步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帮助他们掌握文本,提升深入感悟文章的能力。
  例如,在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一课阅读教学后,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熟悉把握本课文的内容,接着,指引学生在经历阅读学习之后,鼓励他们主动去探读相关的课外知识,让他们更多地、真正感受到兵马俑的恢弘气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培养他们探究思考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这样,通过有效利用文本,能极大提升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创建更多读书拓展活动,不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巧设读境,激发读趣激励阅读
  情境是学生开展阅读的氛围和环境。教师巧妙设计阅读情境,能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激发。课外语文阅读不仅仅只是一本书或某几本书,它是许多内容丰富、有趣多彩的阅读活动,学生应该读什么,该怎么读,教师都要重视创设有效阅读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活动中。
  由于小学生各个个体都具有个性、认知基础和水平的差异性特点,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和环境的影响,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通过为学生创建形象生动的阅读情境,灵活指导拓展阅读教学,不断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将拓展阅读活动落实到实处。例如,在六年级上册《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口述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利用擂台赛的情境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会把握长篇小说中的细节部分。这样,不仅化解了学生的阅读负担,对他们也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启发,还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三、互动交流,共享成果展示阅读
  组织小学生适时开展互动交流,能促使他们亲密地共享阅读成果。在互动交流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构成了交互关系。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材料,形成对话,从而产生超越字面意义的理解,然后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这样既对阅读材料进行修正、补充和丰富,也使学生群体、学生个体加深对素材的理解,提高理解能力。
  为了营造良好的互动交流阅读教学,教师必须提供良好的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敢于质疑提供宽松的阅读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推荐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帮助学生在集体交流中关注自己在阅读时忽视的方面,分享他人的阅读收获,汲取他人的阅读经验,把阅读内容和经验体会相联系,搭建一个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桥梁,提升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介绍课外书籍中的精彩篇目或生動有趣的内容,进而互通有无,分享课前阅读的收获,促使在交流中享受阅读的快乐,激发继续阅读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四、设置主题,拓展积累提升阅读
  利用主题拓展阅读是指导课外阅读的有效形式。教师引导小学生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可以结合校园内经常开展的一些纪念日或阶段性教育主题活动,如在党的两会召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上下五千年》这类的书籍,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发明时,可以利用运用串联式主题,让学生对相近的书目进行关联阅读,督促他们阅读《蔡伦》、《张衡》等书目;在阅读完作品《昆虫记》之后,教师可以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照法布尔的观察方式,对小动物进行观察,进行延伸式主题阅读,从而不仅使学生的阅读形式得到丰富,还加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进行主题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找出单元课文的阅读主题,制定出适合小学生的高效阅读的阅读学案,引导学生摸索出阅读方法,促进学生自主高效地阅读和交流。
  总之,在指导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指导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有效延伸课外阅读,不仅能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得以提高,还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语文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崔淑嫱.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
  [2]陈晓静.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之改革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与我们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一门知识,学好数学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根据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目的。需要的就是最好的,教师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决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学位
学位
摘 要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多分析小学现阶段的数学教学现状,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以此来研究小学数学数学的模式问题,以及应用到的资源,从而实现信息现代化。我们要以数学的数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方向,再结合小学数学公开课,数学能力公开课与知识巩固展示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全方位应用,着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有针对性地提高数学知识技能,为提高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要求,要求中学英语教学工作者要注重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革新教学理念,运用新型的教学思想去适应新课程改革,让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能有一个新的突破和进展。为此,本文就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展开探究,并提出自己浅薄的看法,希望以此能为广大中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抛砖引玉。  关键词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不仅为小学生知识体系奠定基础,而且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学素养的提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要及时分析当下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与难点,通过相应的改进对策,不断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分析
学位
摘 要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统称,也是我们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课文当中,有着许多不同地方的不同民俗文化的课文。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与独特的光辉,是小学生从小培养爱家爱国、民族自豪感等重要情怀的一种必要手段。本文主要从通过灵活运用教材资源中的民俗文化、利用当地民俗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试论将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中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展开
摘 要 为了提高家长学习能力,要通过家长学校,有效创办学习对策,以此才能提高家长教育认识,进一步为家长教育能力提高提供有效保证。  关键词 家长学校;家长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2-0174-01  新时期,有效培养家长学习能力十分关键,为了进一步实践探索,本文结合家长学校创办策略的研究,对家长学校开展对策进行了具体研究。  一、成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不去思考任何相关的问题.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有趣,学生更难集中精神,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