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对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摘录法作为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重要部分,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提高其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因此,本文就摘录法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摘录法;小学语文;读写教学
随着新课程教学内容的不断改进,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的学习终究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摘录法能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技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及时有效地摘录习惯,从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一、摘錄法
所谓摘录,就是把书籍或有价值的文章按原样抄到另一个地方。一些文章中优美的好词句段,或者是整篇文章的重要段落,都可以成为摘录的对象。有的文章中,一些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部分或者全文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直接摘录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有效摘录法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性
1. 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
对于刚刚接触大段文字的小学生来说,大部分文字所表达的内涵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运用写作手法进行写作。摘录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整体意义和部分语句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文章隐喻意比较深,对一些人物和场景的描写也比较细致。学生可以通过摘录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句段进行分析,从而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2. 有利于学生增长见识
小学生处于好奇心比较重的年龄阶段,也是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良好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常常会让学生朗读课文,使其在朗读过程中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摘录,有利于增长自身的见识,从课文中汲取知识。比如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中,学生通过摘录可以了解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基本信息,从文字中领略它的雄伟壮丽。
3. 有利于学生提高能力
学生阅读时,把有价值的内容摘录到自己的笔记本中,这一过程的实施,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学生会有意识地去寻找文章中的重要语句和段落,有利于提高自身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其次,在摘录的时候,会接触到很多写作手法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再者,摘录的内容可反复阅读,结合不同时机、心情、环境去思考,会得出不一样的感觉,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
三、有效摘录法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运用
1. 培养学生摘录习惯
众所周知,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从小养成。小学生对很多事物都感到陌生与新鲜,需要教师从旁指导。比如在学习课文《四季的脚步》时,教师应以身作则,把自己认为优美的、重要的句段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模仿,摘录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句段。当然,在此之前,教师要先教会学生怎样判断有价值的句段。这样既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文中所描绘的“四季的特点”,又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好的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每次的阅读教学中,都采用摘录的方式,慢慢引导学生培养摘录的习惯。
2. 鼓励学生主动摘录
小学生的自制力和学习主动性是比较差的,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主动摘录。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日月潭》一文,有很多关于日月潭的描写,教师可以根据描写手法的类别来举行一次比赛,让学生主动去摘录描写手法,摘录质量最好的小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并以此鼓励其他学生。主动性是需要一定的被动要求来刺激的,久而久之,主动性就会养成一种习惯,教师要尽力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摘录,端正自己是学习主体的态度。
3. 拓宽小学生摘录范围
语文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课本,丰富的见识和宽阔的视野都很重要。课本上的内容具有局限性,因此课外阅读不能少。一些儿童类的报纸杂志,精选了各地的优秀作品及电子书等,都是小学生可以摘录的渠道。所以,只要有心、有条件,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进行。
四、结束语
简而言之,教师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要及时教给学生有效的摘录法,帮助小学生养成摘录的习惯,主动寻找摘录的渠道,消化摘录的内容,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言交际能力也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绍敏.浅论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7(8).
[2]闫顺丽.摘录策略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5):180.
[3]曹利娟.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摘录策略的意义及运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5(10):70-73.
关键词:摘录法;小学语文;读写教学
随着新课程教学内容的不断改进,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的学习终究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摘录法能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技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及时有效地摘录习惯,从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一、摘錄法
所谓摘录,就是把书籍或有价值的文章按原样抄到另一个地方。一些文章中优美的好词句段,或者是整篇文章的重要段落,都可以成为摘录的对象。有的文章中,一些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部分或者全文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直接摘录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有效摘录法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性
1. 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
对于刚刚接触大段文字的小学生来说,大部分文字所表达的内涵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运用写作手法进行写作。摘录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整体意义和部分语句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文章隐喻意比较深,对一些人物和场景的描写也比较细致。学生可以通过摘录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句段进行分析,从而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2. 有利于学生增长见识
小学生处于好奇心比较重的年龄阶段,也是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良好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常常会让学生朗读课文,使其在朗读过程中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摘录,有利于增长自身的见识,从课文中汲取知识。比如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中,学生通过摘录可以了解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基本信息,从文字中领略它的雄伟壮丽。
3. 有利于学生提高能力
学生阅读时,把有价值的内容摘录到自己的笔记本中,这一过程的实施,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学生会有意识地去寻找文章中的重要语句和段落,有利于提高自身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其次,在摘录的时候,会接触到很多写作手法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再者,摘录的内容可反复阅读,结合不同时机、心情、环境去思考,会得出不一样的感觉,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
三、有效摘录法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运用
1. 培养学生摘录习惯
众所周知,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从小养成。小学生对很多事物都感到陌生与新鲜,需要教师从旁指导。比如在学习课文《四季的脚步》时,教师应以身作则,把自己认为优美的、重要的句段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模仿,摘录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句段。当然,在此之前,教师要先教会学生怎样判断有价值的句段。这样既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文中所描绘的“四季的特点”,又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好的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每次的阅读教学中,都采用摘录的方式,慢慢引导学生培养摘录的习惯。
2. 鼓励学生主动摘录
小学生的自制力和学习主动性是比较差的,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主动摘录。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日月潭》一文,有很多关于日月潭的描写,教师可以根据描写手法的类别来举行一次比赛,让学生主动去摘录描写手法,摘录质量最好的小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并以此鼓励其他学生。主动性是需要一定的被动要求来刺激的,久而久之,主动性就会养成一种习惯,教师要尽力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摘录,端正自己是学习主体的态度。
3. 拓宽小学生摘录范围
语文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课本,丰富的见识和宽阔的视野都很重要。课本上的内容具有局限性,因此课外阅读不能少。一些儿童类的报纸杂志,精选了各地的优秀作品及电子书等,都是小学生可以摘录的渠道。所以,只要有心、有条件,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进行。
四、结束语
简而言之,教师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要及时教给学生有效的摘录法,帮助小学生养成摘录的习惯,主动寻找摘录的渠道,消化摘录的内容,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言交际能力也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绍敏.浅论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7(8).
[2]闫顺丽.摘录策略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5):180.
[3]曹利娟.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摘录策略的意义及运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5(10):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