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复习需要强化答题“过程”思想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鉴赏在全国新课标卷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分值11分为全国诗歌鉴赏题目之冠。复习此类题目,常常使得老师觉得捉襟见肘,考点也讲过了,模式也训练了,常识也补充了,但是只要一考试,就会发现大量的“失分”现象,细细看来,学生其实还有很多的不足,这些不足包括对于古诗本身的理解,还包括对于已经讲过的知识的运用,这些失分令老师们异常失望。本文提出答题“过程”思想,希望对于大家有所裨益。
   所谓答题“过程”思想,值得是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把学生答题当做一次“过程”,而非仅仅当做是从“做题目”到“对答案”的一次性训练。简单来说,好作文是不断修改出来的,这一“过程”早已得到了名家、方家的公认,但是放之于其他语文的试题来说,这一点却没有得到重视,也就是说作文的“过程论”(作文修改)已然受到理论上的重视(实际操作中另议),但是就古诗鉴赏而言,显然“过程”思想并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
   古诗鉴赏的答题训练,可以模仿作文升格训练,即将答题的过程“延长化”,不立即出示“参考答案”,而是通过不断地提示,包括方向提示、模式提示等,通过学生一次次修改自己的答案,最终得出较为准确的答案,这样一个过程,能让学生的答题能力得到最大的提高,因为学生在不断修改中,会不断努力调动知识储备,激活脑力潜能。
   下面以一道诗歌鉴赏为例,详细分析。
  (2014年全国新课标1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
  阮 郎 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学生答案第一稿:
   1.①上半阕景物描写了气氛,为后文进行了铺垫;②春风刮来吹落了雨滴,花儿落了地,小池塘幽寒清澈欲出涟漪,雨后初晴就日落黄昏。对残枝、落花的观察表现了主人公内心柔弱多情。
   2.①表现了词中人物内心痛苦的情绪;②通过描写人物在无聊寂寞中整理残局,默默感伤的情景,表现了该人的内心茫然与寂寞。
   【评讲】对于学生的第一稿,可以提出要求学生更加细致,“什么气氛”“为后文的什么进行了铺垫”,更加然后就是答题用语,要尽量用四字词来翻译诗句。
   学生答案第二稿:
   1.①上半阕景物描写渲染了清冷寂寥的气氛,为后面表现词中人物情绪烘托铺垫;②它描绘了一幅春风携雨润拂残枝,花飘落地,小池幽寒清澈欲出涟漪,小雨初晴却到日落夕斜时分的画面。对残枝、落花的细腻观察表现了该人物内心柔弱多情的感情世界。
   2.①表现了词中人物内心痛苦的情绪;②通过描写人物在无聊寂寞中整理残局,默默感伤的情景,表现了该人的内心茫然与寂寞。
   【评讲】对于学生的第二稿,可以对学生提出表扬,赞扬他的修改成果。继而提出要求学生对第二问进行再次修改,对于主人公的“情绪”要习惯于“XXXX、XXXX的XX之情”答题模式,这样可以多踩点,有利于得分,尤其是前后两个四字词除了内容相关之外,最好有一定的关系,可以前后对比,可以多角度映衬等。对于“如何表现(情绪)”,要提示学生,联系人物描写的方式(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来思考,争取把词的末尾两句简要翻译得更具体到位。
   学生答案第三稿:
   1.①渲染了清冷寂寥的气氛,为后面表现人物的情绪奠定感情基调。②上半阕描绘了一幅暮春时分红日西沉的画面:春雨润拂残枝,花飘落地,幽寒澄澈的小池欲出涟漪。凄凉的氛围更加剧了主人公的苦闷。
   2.①表现了词中人物内心痛苦、无法化解的愁绪。②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此人在惆怅中与人对弈残局,心中愁闷,棋子却在手却迟迟无法落下。
   【评讲】对于学生的第三稿,可以对学生再次提出表扬,赞扬他的修改成果。继而拿出参考答案让学生分析找出最后的差距。此时,学生对于本诗的理解便十分到位了。
   附参考答案:1.奠定了全词怅惘、凄清的情感基调【1分】。春风吹雨,残红满地【1分】,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1分】;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1分】,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1分】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1分】的愁情【1分】。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1分】。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1分】,可又因心事重重【1分】,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1分】。
   可以预见,每次都保持这样的“过程”式训练,对于学生的整体鉴赏能力的提高确实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在语文学科中,作文作为表达和书写能力的重要考查部分,无疑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作文在语文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是很多师生都了然于心的,无奈,他们并不能切实地改变作文水平低下这个问题。初中语文,要求学生能够流利通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描述自己的生活,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却让很多学生实实在在地头疼不已,甚至对一些偏重理科的学生而言,写一篇作文,远比解答数学题目、钻研物理化学更繁琐困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课堂已经不能再承受教育新形势的冲击,其痛苦的师传生受、压抑的课堂氛围、极低的学习效率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老师忙着备和讲,学生则忙着记和背,没有思考和感悟,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既让学生有学习兴趣,又让教师的教学效果超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呢?新的教学理念指出,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最后目标。因此,新的
期刊
古人云:“静能生慧”。课堂教学需“动”,更需“静”,没有“静”的“动”是信马由缰,漫无目的放羊式研读,喧闹、华丽不是语文教学的本真。“静”是一种内心的沉思。“静”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质朴和真实;“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更体现了师生对文本的尊重与理解,这是一种内蕴,标志着语文教学的安宁和谐……现结合《背景》教学谈谈研学后教中静态研读的运用。  静读文本,初探作品的美妙境界   我们的语文
期刊
走上讲台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因为教材变动的缘故,虽然教了过一整轮学生,但指导学生作文一直感觉力不从心。转眼又担任新一轮三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看着学生交上来的第一篇作文,顿时傻了眼:大多数同学的作文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楚、东拼西凑、一塌糊涂……总之让我拿着红笔无从下手。惨痛的教训使我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把作文写好。于是我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网上有关小学作文教学的经验论文非常多,但这些经验论文或故作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这种带着感情、读出感情的朗读,叶圣陶称之为美读。余映潮先生说:美读,就是诗意的朗读。《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撰写的一篇铭文,篇幅很短,主要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因为文章的形式很优美,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对仗
期刊
初中生早恋是青春期的正常心理和生理反应,那无非是一种感情的萌动。面对早恋,家长和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心理和行为引导,将这种情感引入到发展学生智力和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轨道上来,让友谊之花结出理想的果实。教师引导有以下方法:   一、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和心理咨询法   鉴于初中生的早恋与生理变化有关,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的目的在于破除学生的性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因此,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语文学习的情趣。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
期刊
作为省级重点中学,学校每年都要面向全区举办“教学公开周”活动。我参与了2014年的教学公开周活动,教学《项脊轩志》这篇课文,这是引发我很多思考的一次公开课。对这篇课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作者情感,品味平淡中蕴涵深情的语言,把握文章的抒情方法。所以,上课时紧扣“情”字,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 第一,本文的关键句是什么?为什么?设计这样的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初步把握
期刊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一项主要的能力之一,是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能力,也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分析。  农村阅读教学观念陈旧落后,制约
期刊
阅读能力是学生的首要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课外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适时施教,可以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因此,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走向成功的主要途径。如何激发的课外阅读热情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寻找源头活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