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韵无声润物有情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富饶、充满活力的“魅力城市”——江阴市的东花园、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江阴高新区,有一所宁静美丽、充满活力的“书香校园”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
  这里,浸润着净化灵魂的书香,闪耀着理想腾飞的光彩,流淌着生命成长的声音。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支年轻的队伍——语文教研组,沐浴着书香,一步步走向成熟,为山观高中的发展添光加彩。
  群芳争妍香满园
  语文教研组是山观高级中学教研组中的传统大组,也是教育教学和学科研究成就突出的强组。全教研组现有在职成员21名,其中无锡市学科带头人1名,江阴市学科带头人1名,县市级骨干教师12名,研究生学历7名。他们承担了全校30个教学班的语文教育教学任务。
  语文组青年教师多,他们热情高,活力足,伴随着学校近几年大踏步前进的旋律,语文组为这支雄壮的交响乐增添了几组强劲的音符。他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唯有人文精神的引领,才能让语文教学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唯有燃旺教师的文学之焰,才能点燃学生的文学之火;只有诗意的教师,才有诗意的语文,也才有师生诗意的生活。
  人文,来自阅读;诗意,来自阅读。阅读,成为语文组每位老师的追求。“薪水再少也要买书,住房再陋也要藏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读书,成为山观高中语文教研组的优良传统,至今仍然不变。书香一直萦绕着语文教研组,在“书香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全组老师在专家的推荐与互荐中确定了读书篇目,制订了切实的读书计划,明确了读书“四个一”:每天读一小时书,每月写一篇读书随笔,每学期精读一本书,每学年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在书香的氤氲下,语文组每位教师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校还实行 “青蓝工程”,每位青年教师都有一位经验丰富的优秀老教师师傅,师傅的“传、帮、带”,青年教师的“学、钻、创”,融入各自的特长,形成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结对三年,情存一生。语文组的优秀传统就这样薪火相传。
  《语文教学通讯》等专业杂志发表30余篇论文,各级各类征文中获奖60余篇论文,指导学生作文获奖级别和人数都稳居同类学校之首,语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书香伴随着语文组进步发展。
  婉转流莺花下鸣
  语文组的老师们明白,只要把学生热爱文学的火苗点燃,燎原只是早晚的事;而且,文学之火越旺,语文课也越美。于是,老师们从语文教学的源头入手,引领学生赏析语言的内涵,领略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的美丽。为此,一个“主题读写”的语文活动悄然展开。
  阅读与表达是人一生中最需要也是最重要的两种能力,也是语文素养最核心的两个要素。但很长一个阶段以来,高中学生的阅读品质和表达能力都不尽如人意。山观高中语文组的老师们经过仔细的调研和分析,寻根源,找实质,创方法,努力探索出一条读和写一体的新路。他们开展了“以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为经,以人文主题为纬”的“主题读写”的新途径。
  全体语文老师在聘请的语文教学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阅读表达能力发展的过程,选编了“读与写”校本教材,开设了三种课型:讲读课、泛读课和表达课。老师以自己的阅读热情,点燃学生阅读热情;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在书文中涵泳体验。
  主题读写教学激发了山观高中师生的阅读热情与阅读智慧,提高了师生阅读能力。系统有序的阅读,培养了师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蔚然成风;表达,有声有色。师生的文化修养、文学素养提升了,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提高了。
  “游戏”催得花更艳
  阅读带来思想,阅读带来智慧。语文教师从阅读中得到启迪:“好之不如乐之。”于是,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性地引入“游戏”理念,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语文组的老师自己首先“充电”,阅读专著《玩的教育在美国》,阅读魏书生等名师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确立了“每件事都有一百种做法”的理念,经常换个角度思考,设想不同的处理方法。改变用一种思维,从一个角度思索的传统,多角度处理教材,用多种方法传授知识。
  语文活动设计得更有趣味,学生参与意愿更加强烈,学生阅读主体更突出,成为语文组每位老师的教学追求;让“课堂游戏”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兴奋剂”“催化剂”和“调节剂”,成为语文教学课堂中的重要抓手。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游戏”这个“兴奋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语文知识学以致用的愉悦感,让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积极主动地学。在教学中引入竞赛机制,采用竞赛游戏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一单元或一阶段后,为了巩固学生字词或成语学习的成果,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本剧、辩论会、亲近自然等形式的活动精彩纷呈。语文课堂活起来了,学生玩中学、学中玩的积极性高了,教学效果好了。
  在这样的“游戏”理念的指导下,山观高中的语文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教师们又活跃于第二课堂,以课外活动促进课内教学,内外结合,相辅相成。他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爱好组成不同的兴趣学习小组展开活动,将课堂与社会联系起来,扩大了学习空间,拓展了知识天地。
  语文组的老师们在“游戏”理念的指引下,让每一堂语文课都成为学生展现自我个性、体验成功喜悦的舞台,有了“兴趣”这位好老师的带领,学生觉得学语文不是一件苦事,而是一件乐事。可以说,“游戏”的理念催得山观高中的语文花更艳。
  回顾语文课堂的变化,语文老师的成长,语文教研组的进步,读书功不可没。
  雨露滋润古柏滴苍翠,春风育成桃李吐芬芳。学校有了“书香校园”的荣誉,语文组也获得“江阴市优秀教研(备课)组”荣誉称号。
  书韵无声,润物有情,书香,将永远陪伴山观高中发展,永远引领语文教研组前行,永远培育语文教师成长。
  (责任编辑:杨志芳)
其他文献
怎样的阅读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呢?我们的回答是:阅读教学要关注文体,依据文体特点挖掘文本意义,提炼教学价值,规划阅读路径,构建操作策略。  了解和把握文体,不仅有利于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还有利于学生掌握不同文体作品的学习方法,从学会一篇到学会一类,更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课例,简要谈谈在“文体”视角下,阅读“以写人为主的叙事性文本”的一些教学构想。  一、意义挖掘:
期刊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建构语文素养大厦的蓝本。可以说,教师对教材钻研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高度;教师对教材把握的准确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对教材处理的独到之处,决定了课堂教学的精妙之处。承“近水楼台”之幸,我曾多次走进特级教师薄俊生老师的课堂,一次次为这位睿智的领航人在钻研教材时所独具的慧眼和处理教材时所独运的匠心深深折服。现撷取薄老师的部分课例试作“下载”,回味经典,品味吸纳。 
期刊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训练。新课标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然而,文字毕竟比较抽象,对初学的学生来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低年级学生识字又不多,因此要他们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确实有很大困难。那么我们老师又该如何进行低年级的阅读训练指导呢?  一、培养真读的习惯  课前让学生初读课文,借助拼音预习课文
期刊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主持的全国教育学科“十一五”规划课题。自2006年开展以来,7年间全国就有3000余所学校做着这项实验。“语文主题学习”是以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以编写围绕教材单元“主题”的实验教材(即“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载体的语文学习体系。“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即是以这套丛书为依托实施的课内大量阅读的教改实验。当拿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该以“教”为前提,而是“前提之前,更有前提”。这个“更有前提”就是学生的“学”。2011版新课标也大力突显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学习才是一切语文教学活动的逻辑前提,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课堂理念,教前寻找合适的教学起点,教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后认真评估达成的教学结果,让学生在多样化、情境化的学习活动中,建构语文知识和能力。下面以六年级上册科学课实
期刊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直倡导以真情作文,抒写心中想说的话。他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作文无非是为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交流彼此的感情而记下来的话。情乃作文之生命,作文之灵魂。所以,我们呼唤作文的真情回归,鼓励学生写真话,诉真情,“我手写我心”,自然流泻灵动的文字。  一、积蓄情感,储备作文素材  1.用心观察  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期刊
作前准备,是作文之前必要的谋划与筹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这是优化作文训练的基础和前提。作前准备的指导,考量的是教师“导”的智慧。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显现“导”的主动性  “导”的主动性,显现的是教师主动出击、全盘思考的谋略。“二次作文”教学,有一个重要的运作意向就是“弱化作前指导”,但笔者认为不应弱化,而应优化,要突出“导”的主动性,做到两个结合:远
期刊
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上个星期,我们考了试,结束后,我们像出了笼的鸟一样,拼命地玩着。当我在集上疯狂地嬉戏时,正巧碰到了我妈,过了几天,成绩结果是一塌糊涂。这时我妈结合上次的事,将我大骂了一顿,当时我的心情糟透了。我拉着叔叔来到家中,二话不说,先摆下了象棋,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战胜了他,他和气地拍了拍我的头:“最近学习,应该有不少进步吧,一时的失败不能证明什么,好好努力,用实力证明一切。”听到
期刊
新课标提出让低年段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精心选择写话内容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指导写话的时候就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有话想写。  1.在图画中畅想。低年级的教材中配有很多精美、富有情趣的图画,学生们拿到书,最爱翻看的就是这些图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凭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感知,激励学生表意,丰富学生情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达到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这是语文课堂的魂之所在。在《小露珠》一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深钻教材,体味文本情  《小露珠》是一篇优美的童话,写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以及大自然的和谐、融洽。本文语言质朴优美,生动形象,拟人化的笔调更增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