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生物命题素材的开发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guihu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高考试题特点及方向,尝试从五个维度挖掘试题命制素材,以期为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命题;素材;挖掘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重要一环,试题命制是考试研究的核心。长期以来,经验为主的命题实践,缺乏技术的简化命题模式,交流阻隔的命题研讨,导致试题难以确保质量,易产生偏题和怪题,无法达到命题的标准和要求。命制既生动活泼又具有较高信度和区分度的题目是关键。以“生物命题”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检索,近10年共152篇文章,其中硕士论文15篇,与实验命题相关67篇,多数围绕命题依据、命题策略、命题原则进行论述。本文主要从命题素材的挖掘进行研究。
  一、 关注科技前沿,高起点低落点
  把握全球重人的自然与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生物学最新进展,并在试题得以体现,历来是生物高考命题的一项原则。这样的试题既突出了生物学科的实用价值,又强调了它的社会功能以及它在所有国民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中学生物教学的正确导向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题材可以信手拈来,大体上可以分成以下三类:一是人类健康与疾病,如艾滋病、癌症、糖尿病、呼吸道疾病等;二是科技论文,如近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NA干扰技术、基因打靶技术、艾滋病病毒研究)等;三是走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如桑基鱼塘、庭院生态农业,人口与粮食问题等等。2014年福建卷第27题,以汽车尾气中细颗粒对人体T淋巴细胞的影响为命题素材开展实验探究,论文来源于专业的学术期刊,实验设计、数据科学可靠,试题考查癌变、免疫以及血球计数板使用等内容,测试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 挖掘大学著作,去难存易
  高考命题遵循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于情境题而言,内容可将从大学继续学习的角度出发,表现出一定的“前瞻性”。命题时,应注重新情景的创设,有必要提供一些大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科学信息,来引导学生紧扣题意,归纳总结,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这在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情境题命制中尤为显著,如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如修饰基因、叠加作用)修饰孟德尔比率已然成为炙手可热的考题,信号肽、人类Rh血型、有丝分裂交换等也常有涉及。值得注意的是,对大学教材的研发,应当把握好难度,题设内容去难存易,信息必须充足准确。2017年江苏卷第22题原型为蔗糖共质体,重点考查物质转运。
  三、 真题改编,推陈出新
  旧题翻新是非常重要的命题策略之一,命题者将原题做合理变换,挖掘更多的知识点和能力考查点。这种变式题学生往往似曾相识,但又仔细推敲,才寻得突破口,老题新做,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命题者应灵活把握重点,围绕题干知识寻找多维度考点,有机整合,变换出相似不相同的试题。当然,试题改编还可以是题型转换,如主观题变为单选题,文字题与图表题的信息转换,实验设计题中因果变化、多题整合等都是值得推介的变式命题方式。高考真题无论从数据的真实性还是材料的科学性或是语言叙述的准确性来说,都是最值得推敲的改编题源。15年浙江卷第30题与16年江苏卷第32题围绕磷酸丙糖载体、14年安徽卷第2题与16年江苏卷第6题围绕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进行考查时,素材有迹可循却又各自独特。浙江学选考第28题遗传题曾数次出现常、性染色体遗传自由组合的高频考点。
  四、 收集科学史料,二度开发
  生物学史可以提供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及方法以及技术发明的历史背景和应用,显示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可见,生物科学史是命题极好的素材,能够对考生的探究性思维进行考查、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包含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在浙科版必修教材中反复出现,科学史的内容纷繁复杂,而试题的容量终归有限,如何在试题有限的空间内挖掘出科学史丰富的内涵变得尤为重要,李春雯在研究中将科学史试题分为课内直接考查型、课内间接考查型和课外拓展考场型。她同时将类型、题型和认知层次和能力要求进行关联,前两者多以选择题出现,后者可与实验设计关联,层次也较高。统计浙江学选考试题,共8题涉及科学史考查。
  五、 回归教材,点面结合
  纵观近年真题命题形式趋势愈发趋向回归教材,以教材文本形式考查学生对大概念的掌握情况,以教材插图为支架,考查学生处理并获取信息的能力,二度开发教材习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聚焦核心概念,如2014年福建卷第4题以点带面,涉及教材MHC、抗体、转运蛋白、激素受体等内容,以“膜蛋白”促进学生对零散知识的整体建构。类似的还有囊泡、基因、载体、受体、淀粉等。此外,教材插图和课后习题往往是对教材重点难点的补充,基于此,二者涉及隐性知识也值得命题者深入挖掘。分析2010年北京卷第30题和浙江2018年第22题的命题素材发现,人教版和浙科版生物教材必修2第三章第3节分别以选学和探究活动的形式,呈现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内容。
  六、 总结和反思
  综上所述,试题命制成功与否与题源选择密切相关,好的命題素材不仅有利于提高试题命制的权威性,也有利于后续命题工作的开展。本文论述的五个维度立足真实情境,遵循命题科学性原则,把握生物学核心素养培育与应试能力的平衡点,最大限度地提高试题质量。生物学科知识体系庞大,知识层面多、维度广,这必然要求命题过程中,打破章节界限,采集相关的知识点,构建不同跨度、不同角度、不同系列的知识网络,注意概念、原理、规律的合理搭配、知识与能力的整合,以便于根据试题提供的情境进行联系、迁移或重组,用以说明新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祖汉.浅谈生物命题中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11):101-103.
  [2]陆新华.高中生物学科命题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8,34(9):46-47.
  [3]李春雯.生物科学史为素材的新课程高考生物学科命题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4]方小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学科STS试题的命题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陈静碧,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更加注重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历史是一门注重历史事实的严谨性以及科学性的学科。其中史料是我们学习历史和更加深入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合理地利用史料教学才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全面了解历史知识。因此,本文我们将围绕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索及反思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一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史料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摘 要:处于高三阶段的学子如何学习才能更有效?如何才能在每次的考试中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探索出以下的方法。身处高三的每一个学生都要问自己以下问题:我们要考试的内容是什么呢?我应该复习哪些内容才能够考取好成绩呢?在观察了近几年的地理试卷后,我们发现考试的形式和特色都已经基本固定下来了。每一年的试题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由此来看,在高考的复习备考中高三学子们都是有一定的方法可循的。
摘 要:自主性历史课堂的构建是培养学生基本历史素养的基础,也是锻炼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前提,也就是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探究历史问题、自主进行复习内容的整理等方面进行论述,进而,使学生在自主思考与探究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最终,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自主性;历史;新知;探究;复习  课改以来,重视学生课堂主体性、参与性与积极性的
摘 要:陶行知生活力教育理论对学科教学有重大指导意义,在地理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融入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让地理课堂因充满生活气息而无限精彩,在课外实践中,教师可创设地理回归生活的场景,让学生体验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喜悦,让生活实践充满活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力教育;陶行知  一、 生活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力教育思想理论对当下的教育事业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回归生活世界”
背景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是多种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也是一种炎症状态。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adipokse tissue macrophages ATMs)在IR中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显示,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APS)能改善IR,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APS在改善IR的同时,能减少ATMs的数量。而且AT
摘 要:中学化学计算中,存在很多近似数据,主要包括相对原子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pH的计算、溶液中离子平衡的有关计算,这些数据如何处理,是中学生应该明确的。  关键词:中学化学计算;近似值;教学  以下是2017年合肥三模一道综合题的节选:  对烟道气中的SO2进行回收再利用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方法之一是Na2SO3溶液吸收法。常温下,用  300mL 1.0 mol·L-
在基层办公室,给领导写讲话槁是经常性的工作,掌握好领导“口味”,写出对路文章,对于提高办事效率,至关重要。我在秘书岗位虽时间不长,在这方面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败的
摘 要:兴趣能够推动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当中,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起来。其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帮助学生把正确的历史观树立起来。本文主要就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一主题,进行了探究。  關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兴趣培养;教学方法  一、 引言  我国对于历史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同时对于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要求
摘 要: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力,即培养学生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本文对于高中地理课外考察活动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地论述,并针对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做好课外地理考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工作给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以供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課外考察;组织实施  一、 引言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与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相比,新时期的地理教学更加重
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产量表现的影响与其对后期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密切相关在4种N素条件(60、150、240和330kgN·hm-2)下,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前期干物质生产与累积呈不同程度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