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eng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文品读】
  母亲的简介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安徽省绩溪县人,少年时家中贫穷。19岁时成了比她大32岁的胡适父亲胡铁花的续弦。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成了寡妇的冯顺弟带着胡适回到老家接受教育,并且操持包括比他大两岁的继子在内的一个大家,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苦痛,莫过于许多亲人的相继死亡。这23年问,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
  母亲的角色
  有了以上的了解,再去通读课文,就可以从多方面去解读这位特殊的母亲的形象,了解其性格内涵。
  文章在写母亲的时候,是把母亲放到了与不同的人交往的具体情境来表现的。除了发生在与作者“我”之间的事情之外,还有其他的几位人物。我们可以从母亲在交往过程中的事情来看,母亲都承担了哪些角色,在担任这些角色的时候,又表现出怎样的性格特点。
  首先是对于“(我”,文中有两处提示,一是第六段的开头“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再就是第七段的结尾:“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这两句话,为这一部分内容起到了总起与总结的作用。母亲是“慈母”,文中用了“舔眼翳”这么一个细节,就非常好地刻画出这么一位慈爱温柔而且富有牺牲精神的母亲形象;母亲是“严父”,如“严厉眼光”以及责罚的方式,体现得很明显;母亲是“严师”,如在对待涉及人品的“轻薄的话”的责罚与气愤,就是一个注重德行培养的严师的本分。(“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了”——皖南方言习惯“老子娘”并称指代“父母”,而方言中“娘家”同音,胡父已殁,孩儿懵懂,故有此语。——特注。)
  这里,讲到“慈母”、“严父”、“严师”这三重角色,有一件佚事可以作为很好的佐证。
  胡适母亲尽管识字不多,但对孩子却能悉心教育,胡适3岁前,识字过千,丧父后回家求学于四叔的书馆,个头矮小须抱持上下座位。学费一年二元,胡适的母亲渴望他读书,故学费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元,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加到二十元。母亲嘱托先生要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这使胡适在学习上比一般的孩子更扎实。9岁时他就能看《水浒传》了。他不但把大量的小说“看”进去,还能把小说“讲”出来,向周围的本家姐妹们说书。这种办法使他更了解了古文的文理。
  如果文章写到这里,也算是比较好地刻画了一位母亲的形象。许多中小学生的作文也是按照这么一个内容结构来表现家人的。不过,行文至此才到一半,后面又写到了其他几个人,而“母亲”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的事情更是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文章中接着写到的是大哥、两位嫂子和五叔。他们和母亲的关系值得去理一理。
  母亲和“(大哥”,是继母与继子的关系,这几乎是最难的母亲角色,而且很容易成为反面形象,更何况,这位大哥还比母亲大两岁。作为“败子”的大哥,给家里带来了不少债主,母亲不是一推了之,而是妥善应对,还代为还债。像这样的事情并非一次,而且,“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母亲的宽容担当,对胡适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接着写的是和两个嫂子的婆媳关系,这几乎是历来最难处理的家庭关系,更何况是和儿媳妇年龄相仿的后母。作者深有感慨地说:“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情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就是这样的惯于摆脸色的儿媳妇,母亲能忍则忍,实在不能忍,她也会用“哭”的方法来以柔克刚。想想也是,儿媳虽然不贤,但毕竟是在诗礼世家的大家族,又是在人文徽州的大环境里,母亲的柔性策略才可能生效。
  最后写到的是和五叔的叔嫂关系,也可以算作是宗族关系或者社会关系的一个代表。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五叔的无稽之语,终于激起了母亲的出奇愤怒,“刚气”的母亲“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气得大哭”,“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这些,点出了母亲性格中最刚强的一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我们可以从胡适的思想与行为上看到母亲的一些影子。
  母亲的性格
  文章中的很多原句原词是胡适母亲性格的真实写照: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他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他们还不曾有公然相骂相打的事。”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的母亲是一个这样的女性,是一位这样的母亲!她身上秉承着中国传统女性应有的一切优秀品质!
  【教学设计】
  教学创意
  《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自述散文。记叙了我小时候九年里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通过具体的典型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以表达作者的自责、内疚、后悔、感激、怀念之情。用课文朗读来感受母亲的形象;用归纳概括来体会典型事例凸显典型特征;用词句品析来感受母亲的与众不同。   教学目标
  1.培养朗诵、概括能力。
  2.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母亲的优秀品质。
  3.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
  教学重点
  结合背景理解、分析、体会母亲的形象。
  品味具体语句中包含的感情。
  教学难点
  结合背景理解、分析、体会母亲的形象。
  教学方法
  自我品读法、精彩词句体会法、圈点勾画法
  教学思路
  分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是初步的基础知识学习,第二课时是重点品味赏析。
  预习要求
  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
  朗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完成难懂字词的注音和释义。
  时间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铺垫(5分钟)
  1.胡适他追求自由,是一位毕生为自由与尊严而奋斗的战士,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是一位主张婚姻自由的进步人士。然而,他在终身大事上,却选择服从母亲的包办,迎娶了从未谋面的新娘。这桩婚姻被列为“民国七大怪事”之一。胡适在自述中说,我少小离家求学,一直未能陪伴母亲身边。母亲给了我深恩,我不能不依从母亲的意愿,令她伤心。胡适的母亲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对胡适有这么深的影响?
  设计目的: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活动一了解胡适母亲的背景(3分钟)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安徽省绩溪县人,少年时家中贫穷。19岁时成了比她大32岁的胡适父亲胡铁花的续弦。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成了寡妇的冯顺弟带着胡适回到老家接受教育,并且操持包括比他大两岁的继子在内的一个大家,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苦痛,莫过于许多亲人的相继死亡。这23年间,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
  设计目的:为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做铺垫。
  活动二学会朗读,读出作者心中的感情(15分钟左右)
  同学们诵读全文,并积累难读难懂字词如:
  文绉绉(zho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翳(yi):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龌龊(wo chuo):不干净,脏。比喻人品质恶劣;或形容气量狭小,拘于小节
  下流:这里指卑鄙、不道德的意思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轻薄:言语举动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设计意图:掌握基础知识
  活动三概说(22分钟左右)□
  话题:文中有一个________的故事。
  教师小结:
  文中有一个我装先生的故事。
  文中有一个我掷铜钱羞愧得面红耳热的故事。
  文中有一个我和小伙伴们演话剧的故事。
  文中有一个我失掉学习音乐的机会的故事。
  文中有一个我摹画书上的英雄救美被大骂的故事。
  文中有一个母亲早起教育我的故事。
  文中有一个母亲叫我早起读书学习的故事。
  文中有一个母亲狠狠地责罚我说轻薄话的故事。
  文中有一个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治眼翳的故事。
  文中有一个大哥欠债母亲从不训诫他的故事。
  文中有一个母亲事事忍让与儿媳妇和睦相处的故事。
  文中有一个母亲不受一点人格侮辱的故事。
  ……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活动一概说母亲的性格特点(15分钟)
  话题:这是一位_______的母亲。(要求所用词语在文中有具体语句做证明,并用笔圈画出典型词句。)
  这是一位仁慈的母亲。
  这是一位严厉的母亲。
  这是一位教育孩子有自己方法的母亲。
  这是一位大气量的母亲。
  这是一位好性情的母亲。
  这是一位事事忍让,事事留心的母亲。
  这是一位宽容的母亲。
  这是一位体谅他人的母亲。
  这是一位刚毅的母亲。
  这是一位待人接物和气的母亲。
  这是一位生活在痛苦中的母亲。
  ……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归纳概述,让学生在心中体会母亲这一形象
  活动二量词“一”的品析深化母亲的性格特点
  要求:文中反复出现数次“一”,同学们圈画出三个带“一”又能够突出母亲性格品质及为人处事态度的句子进行赏析并在书中做好旁批。
  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母亲从不拿孩子出气,教子有方)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母亲的痛苦之深)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母亲对继子的宽容)
  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母亲识大体)
  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母亲为后婆的气量之大)
  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命苦。(母亲严于律己)
  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的气脸。(母亲气量之大,宽容)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母亲仁慈、温和)
  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母亲人格上刚毅)
  设计意图:用具体词句来感受母亲的人格魅力
  活动三真情感悟,体会文章的主旨
  话题:真情流露在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作者潜移默化地受到母亲的感染,以此来赞扬母亲的可贵品质。)
  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表现作者当时对母亲常常受气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的羞愧和无奈,以及对“(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的深深厌恶。)
  “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表现母亲对丈夫的赞美,丈夫的形象在母亲心中就像丰碑一样,母亲说这句话也表现对儿子胡适的期望之深。)
  ……
  设计意图:用这个环节让学生来领悟文章的主旨。
  本文通过写母亲教育我以及母亲为人处事的一些性格特点,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以表达作者的自责、内疚、后悔、感激、怀念之情。
  责任编辑:刘艳
其他文献
余学书以楷书为主,尤喜小楷,初取法自隋唐而下至明清,对虞、褚、颜、柳、欧、唐人写经、文衡山、王雅宜、祝允明等皆用功临习,后自唐而上上追魏晋,于钟、王小楷诸如《宣示表
期刊
期刊
语文作业,似乎总和背诵、默写、作文、阅读理解脱不了干系.学生怕学语文,正是因为语文练习、作业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大都采取了新颖的形式来吸引学生,但是
《爱》是一部关注老年人晚年生存状态的影片,讲述了法国巴黎一对退休音乐教师老夫妻在生命最后阶段的故事.影片极大地保留了导演迈克尔·哈内克的作者化风格.本文对影片的特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作为美国黑人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一直致力于关注黑人社区中显现出的各种弊端.相比早期黑人作家对于白人迫害黑人的直接描写,她以一种更客观的口吻
期刊
摘要:有效教学在贯彻新课程标准先进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应运而生。它改变了被动的、机械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重点探讨了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一问题。  关键词: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树立信心  一、设计亮丽导语,创设情境  课堂导语可以是一个故事,一曲音乐,一则笑话
《心愿》结尾段中的心理描写是这样的:  他心里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封长长的、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址。  这是京京把课文全部读完后的心理活动。粗看,说的不过是要像万卡那样给乡下的爷爷写信,他的爷爷也能收到他的信,颇为直白。但细细读来,却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这心理活动描写别有机杼。  包括心理活
摘要:生态价值是指哲学上“价值一般”的特殊体现,包括人类主体在对生态环境客体满足其需要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判断,人类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主客体关系上的伦理判断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独立于人类主体而存在的系统功能判断。人类作为生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与生态中其他的物质共存,生态中的每一种物质都有着其生存的重要意义,对整个生态的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只有人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才能使整个
一rn如同大多数赴美访学的艺术史专业学生,我的学习规划亦包括了在校参与各式课程与外出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这两个部分.同其他的『常春藤』盟校相比,美国布朗大学关于中国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