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重养更重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uanch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留守儿童存在性格缺陷、学习较差、心理障碍、价值扭曲、青春期教育及安全教育等问题,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安全问题
  
  据2008年2月27日全国妇联发布的报告,目前,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1.3亿人,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就有一个留守儿童。这一越来越庞大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健康成长问题已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凸现
  
  1.性格缺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由于父母长期与子女分离,对子女缺乏足够的关心和指导,而主要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自卑悲观、内向孤僻、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2.学习较差。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这些老人年龄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思想观念上与留守儿童存在极大的差异,与儿童的沟通存在明显的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据抽样调查,留守儿童辍学率约为5%,在学校40%成绩较差,30%成绩中等偏下,仅有10%成绩较优秀。
  3.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因而,留守儿童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由于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情感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胆怯、没有精神寄托等。
  4.价值扭曲。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关爱不够而产生愧疚感。于是,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采用“物质 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儿童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而处在这个年龄的儿童,生理心理都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现象的影响,手里过多的零花钱更会进一步助长他们的不良习气,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乱攀比、摆阔气的陋习。并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这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危机四伏,令人们对这些孩子的成长万分担忧。2005年在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的“5.31”特大洪灾中,有12名儿童死亡,其中的11个都是留守儿童。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灾害中还不知有多少留守儿童被夺去了生命。一个幸运的留守男童(12岁),背着自己3岁半的妹妹徒步走了12小时,才到达一个安全的地带幸免遇难。一些不法分子也往往趁机对留守儿童家庭实施不法侵犯,包括入室盗窃时打伤留守儿童,对留守女童进行猥亵,骗诱企图拐卖留守儿童等。除了这些来自外部的伤害之外,部分留守儿童还面临着另一种危险——离家出走 ,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违法犯罪,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对策建议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学者警示,他们可能会成为被“毁掉的一代”,成为国家新的不稳定因素,因而留守儿童重养更要重育,笔者认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善制度环境,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留守儿童可以随父母入城接受教育,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2.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政府要加大投资,加快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国民义务教育体制度,让继续留守的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
  3.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对留守儿童学校、老师要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
  4.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孩子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
  5.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会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强有力的保护网。
  总之,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学校和政府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应措施,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湖南衡东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ends to shed some light on effective use of three reading strategies: skimming, scanning and studying for non-English-speak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article also present
【摘 要】职业技术学校中的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笔者就职校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注重初中与职高数学的衔接、巧用心理策略、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手段以达到职高后进生数学学习的转化。  【关键词】数学教学 后进生 心理策略 科学性 艺术性    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在数学课教学中有很大的区别。数学课在普通高中作为一门主科,学生基础较好,学习兴趣浓。而职业高中数学
[摘要]不要为了批评而批评,而是在批评的同时,挖掘批评的深层内涵,就是在批评前,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中肯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在进行批评后,要给学生信任和鼓舞。  [关键词]批评 赏识教育 中肯客观 信任    前几年,在教育界的报刊杂志上,出现了“赏识教育”和“宽容教育”这几个字眼,频率之高,另人惊叹。作为教师,我从来都欣赏“赏识教育”、“宽容教育”,也从来认可“好孩子是表
[摘要]本文针对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了一番探述。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通过采用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开展互动式的口语学习交流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做到点面结合,层层互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口语教学 小组合作    新课程英语教学倡导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同学们的合作学习,建议
[关键词]校外美术教育 学生 积极性    每逢周末,我们总能看到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或背着画板,或背着各种乐器,行色匆匆地走在路上,这都是些望子成龙的家长。现在,利用周末时间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培训班,已经成了一种潮流。作为一名少年宫美术教师,我经常接触到这样的家长和孩子。如何在校外教育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家长的要求重新真正成为为孩子自己的兴趣。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核心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
【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然而当下初中生的孝道观令人担忧,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很有必要。本文结合当地传统文化,探讨如何挖掘名人孝道素材,对初中生施行有效的孝道教育。  【关键字】孝道 孝道教育 湛甘泉 德育 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2020) 06-014-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灵活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主体的姿态带着科学研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问题情境 学生    研究性学习是引导学生通过个体探索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
[摘要]多媒体设计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综合设计。Visual Basic.NET是下一代的Visual Basic,Visual Basic.net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窗体编程工具软件,由于它具有先进的设计思想,使之成为多媒体应用程序开发的理想工具,其提供的Flash控件是多媒体控制接口,利用这个接口跳过硬件访问并调用本地的符合其规格的多媒体解码驱动,进而实现
[摘要]“horse”这种人所共知的动物经常被人赋予很多特征,并用来喻事喻人,文章对horse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分析。  [关键词]horse 比喻 喻意    “horse”是人所皆知的一种动物,它具有许多重要的特征,如俊美、驯良、敏捷,生气勃勃等。人们常借用马的这些特征来喻事喻人,使所描写的人或事物的品质、特征,形象生动、鲜明强烈。英语中就有许多含有马的成语,其喻意丰富多彩、令人难忘。  da
[摘要]情感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把情感因素与教学手段相结合,学生只有对知识产生情感和兴趣,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几点见解,以期望对广大英语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情感因素 情感目标 情感教学    Ⅰ. Introduction    Feelings are objective t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