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大阪烧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wenbin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一般是我母亲下厨房,但到了周末,父亲有时也会负责午餐或晚餐。现在想起来,这是父亲的“家庭服务”之一。父亲工作繁忙,经常到国外出差,平时吃晚餐时也不在家,经常都是到了我快要睡的时候才回来。早上,我迷迷糊糊地从二楼下来,父亲已经吃完早餐出门了。很多个周末都是我和母亲(后来还有妹妹)一起度过的。
  父亲做的午餐比较简单,他喜欢做从美国学来的“培根目玉烧”,也就是培根荷包蛋。配吐司、咖啡,再加外卖的土豆沙拉。父亲做的晚餐是典型的“男子料理”,日式炒面、炒饭、烤肉、拉面等,都有做得快、香味足、热量高的特点。母亲有些消受不了,抱怨说:“只能偶尔吃一次”,而作为小学生的我就特别喜欢这些料理。
  我第一次吃到大阪烧也是在周末。父亲边打鸡蛋边跟我说:“今天给你做御好烧。”我听得一头雾水,只能去厨房解密。只见父亲在碗里和着面糊,再加进去切成丝的卷心菜。母亲在餐桌上准备好了电热板,等我们都坐定后,父亲就开始表演他御好烧的做法了。
  父亲在大阪一带出生,从小吃御好烧长大。据他说小时候吃的御好烧是杂货店阿姨做的。小朋友们玩累了,就到杂货店请阿姨出来现做:在铁板上涂上面糊,撒上卷心菜、大葱、柴鱼片,再来点日式沙司,最后用小铲折起。现在的御好烧有两种,“大阪烧”和“广岛烧”,前者的面糊比较多,后者蔬菜的分量比较足,还外加面条。父亲正在做的是大阪风味。大概的做法是在面糊里拌入卷心菜等材料,猪肉片也在铁板上烤好,再涂上沙司。最后按个人口味再加蛋黄酱和柴鱼片。
  父亲边介绍御好烧的前世今生,边把做好的分给我和母亲。母亲不太喜欢这种“粗糙的便宜货”,但对我来说,这可是从没尝过的好东西!更让我开心的是,吃完御好烧,还有配套餐后甜点,也是在铁板上烧的。父亲把面糊(面粉、鸡蛋和水和成的)浇在铁板上做成小饼,上面放些豆沙。就这么简单,热乎乎的面饼上点缀着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豆沙,感觉特别搭配。这一创意好像还被母亲夸奖过。
  我长大后,好几次在外面吃御好烧,有的店是端上已经做好的,有的是在客人面前现场操作的,也有每桌配上铁板让食客自己动手的。这几种做法都不错,但我总觉得外面吃的御好烧利润太高。原材料是面糊、卷心菜和一些肉片,但价钱要六百日元(约人民币四十元)左右。外加小时候都是吃父亲做的,脑子里已经有了一种独特的“御好烧印记”。所以超过自家味道的御好烧,至今未见。
  不过,私房御好烧也有二十多年未吃过了。上次回国时,在厨房角落里看到小时候用的铁板,外围的塑料都变色了,不知还能不能用。本想把它处理掉,但脑海中又浮现出了父亲做御好烧的身影……
  于是,我把那铁板又放回原处。
其他文献
2014年11月8日,罗布泊钾盐厂女工首佳君的女儿出生了。从5年前甘肃一位怀揣梦想、家境优越的文弱女生,到如今的“罗布泊妈妈”,她在罗布泊腹地的硫酸钾厂整整工作了5年。罗布泊是“生命禁区”,许多探险者在此踏上了不归途,是什么力量让她投奔罗布泊,并成为在罗布泊举行婚礼的第一女子?  漂流瓶来袭,大学女生闻“禁区”  2008年11月23日晚,甘肃金川技术学校女生首佳君的QQ收到一只漂流瓶:“你到过罗
期刊
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济南铁路局济南机务段火车司机薛军拥有4种共5本机车驾驶证。5本驾驶证摞在一起只有20毫米,却是近年来铁路快速发展的见证。  从烧煤到“开大奔”  薛军1985年通过社会招工进入济南铁路局,1987年考取了蒸汽机车驾驶证;5年后的1992年,他拿到了内燃机车驾驶证;2006年,他拥有了驾驶电力机车的资格;动车兴起的2008年,他拿到了动车组列车驾驶证。  薛军的火
期刊
我们老两口虽然都是老北京,但京城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人文遗产,众多的名胜古迹,这辈子也没逛够。我俩决定趁着现在身体还行,抓紧再把咱北京看个够,来一次京城自助游!古老又现代化的北京就好比一本“百科全书”。我们有生之年会继续游览,永不厌倦。
期刊
去年9月,李长贵在央视《关爱老兵》系列节目中,发现了重庆有一个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李长贵找到了志愿者芳菲。随后通过全国各地志愿者接力搜寻,终于找到钟崇鑫仅存的照片和他安放在台北忠烈祠的灵位。望着志愿者PS的合影照片,张淑英流泪了。“这算是我这辈子记事以来,第二次流泪。这辈子还能与他相见,77年了,只在梦里发生过一次,当时梦见他已经娶妻生子。爱了一辈子,想了一辈子。”  得知台
期刊
岁月匆匆,许多记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模糊,但有的个人的却终生难忘。  每当看到这张近半个世纪的珍贵存照,我都会心潮涌动,激动不已,那是我还不满九岁(前排右一),还是一个不通世故的小囡。别看岁数不大,个子不高,但是已经学会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简单事情了。例如,放学后,先打开蜂窝煤炉炉门,待母亲下班后,火正旺时能按时为我们做饭,我再帮忙打下手,切菜、淘米熬粥,在蒸屉上码窝头……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
期刊
背单词,是很多学生学习英语时最头疼的事儿,而西安51岁大学英语老师李艳芝在两年内背完《英汉大词典》22万个英语词汇,学生称赞其为一本活的《英汉大词典》;她的儿子自小患有自闭症,生活不能自理,20年前又与丈夫离婚,面对生活的不幸,她秉承“你必须一直向前”的信念。  李艳芝是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一名金融英语讲师,为便于教学,自2013年8月6日起,她开始背《英汉大词典》,19天时间背完第一遍,两
期刊
老万不喝酒,不管什么场合,也不管什么人劝,怎么劝,就是不喝,说是喝了过敏。可是老万分明是一副能喝的样子。  老万今年小六十了,走道儿带风,站着像拔军姿。嗓音浑厚,话剧团出来的那种,离近了听,耳朵嗡嗡的,你想中气得多足。  老万是个性格外向的汉子。当然,性格外向并非善饮的必然条件。老万还是个生惹人,生意做得很大,而目多数是国际贸易。出国,对普通人而言,是件大事,走前且准备呢,回来且回味呢,可老万出国
期刊
吴天胜出生在广东湛江廉江河唇镇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家中有三个孩子读书。被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原茂名学院)录取后,他独自一人来到学校,借来的一千多元钱就是他的学费和生活费。  大学期间,吴天胜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同时从大一开始就做兼职。吴天胜并没有因为贫穷而感到自卑,他说:“父母能把我送到这里读大学,已经是给我最好的礼物了。”他经常对自己说:“穷不要紧,但要有骨气!”  大学梦得以成真,吴天胜立志要用
期刊
在一次座谈会上,袁隆平与青年学生亲切交谈。当谈到招生问题时,袁隆平说:“我招收研究生的条件很简单,就是十二个字:吃苦实践、淡泊名利、恒心耐心。”看到大家面面相觑,他又认真地解释说:  “吃苦实践。做我的研究生、博士生的第一个条件是你要下田。你怕下田,你怕吃苦,我就不收你,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但是在电脑里、书本里是种不出水稻来的。  “淡泊名利。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
期刊
2015年3月8日,由中国广电艺术网联合广州天适集团主办的“中国樱花与民族复兴”专家媒体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国内樱花产业专家及各界代表200多人一起探讨了中国樱花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据悉。未来十年,国内樱花产业将达“千亿”级规模,并将成为中国绿色经济财富的新动力。  何宗儒创办的广州天适集团以“中国樱花·享誉世界”为使命,不断深耕樱花产业,利用先进的克隆、组培等技术研发出30多个新品种,同时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