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课堂,学生做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ryli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富有艺术性的能陶冶人情操的课程,语文教学应该飞扬着激情,燃烧着思想,闪烁着青春。新课程的改革方向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一言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调动和激发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呢?就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观点:
  一、变化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气氛
  满堂问,进行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的阅读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泯灭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语文教学应充满情趣、乐趣,充满活力,要把行之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
  1.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学习
  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敢想敢说,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争论和质疑。如教学《奇妙的克隆》一文时,可针对“在不久的将来,克隆人是喜还是忧”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最后总结:如果我是球迷,也许,我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如果我是音乐爱好者,也许,我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固然好,但是,请别忘记:世界卫生组织的决议:利用克隆技术复制人类个体在理论上是不可接受的。这一行为同人类的诚实与道德背道而驰。就拿美国女婴这一事例看:就克隆人这一个体而言,他会生活在“我是一个死去的人的复制品”的阴影中,这对他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制造出不健康、畸形或短寿的人,岂不是不是对人权的一种侵犯?这样给了学生极大的创造空间。这样的讨论争辩活动,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通过角色扮演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那些有生动情节且适合学生模拟表演的课文和片段,教师可以选定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模拟情境进行当众表演。学生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全面的活动起来,甚至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一旦成为学习的主动角色就会主动接纳知识。如教学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时,为了让孩子和课文中的角色一起“动”起来,在活动中领会所表达的情感,产生移情体验,我让学生到台前模仿父亲爬月台的情景,在角色扮演的同时,让学生齐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一段。这样不仅对课文中“攀”、“缩”、“倾”等词句加深了理解,而且能让孩子们更深切的体会“父爱如山”,让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水到渠成。这样在形象感受的支撑下,注重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加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在教学《口技》这篇课文时,我把课堂变戏台,请模仿能力强的同学表演文中的口技,让全班其余同学扮演台下的观众,并根据文中的描写表演动作、神态,学生边朗读、边演示,通过课堂即兴表演,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文言文语言,古文背诵这一教学难点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转换角色,充当导演,让学生充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科学、合理地利用演员,调动各种因素,让舞台充满光彩,使演员投入其中,乐在其中。
  二、通过朗读升华学生情感
  语文阅读教学要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的最好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学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文学的敏锐的感觉。”学生一旦有了丰富的情感,就会将它化为一种语文能力,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以读促思,以读明意,以读激情。
  可以安排学生每天在早读课上放声朗读,朗读的内容可以是语文课文、作文、报纸杂志。通过朗读,使学生凭借对声音的经验直觉而对语言作出敏锐的反应,通过瞬间性的感知与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课上安排各种形式的朗读,如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分角色读,配乐读。教师可以在语速、重音、节奏、感情等方面加以指导,让语文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让书声激活学生的语感,改变原来语文课堂沉默的局面。我们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本身就极富有感染力。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就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的特点,具体描绘了五幅春景图,展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引领我们去迎接充满活力的春天。通过我们的朗读课文,感受意境,只觉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召唤我们抓紧春光,投身学习工作。许多好的课文,好的片断,多次反复朗读,就可以充分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而像《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变色龙》这样的文章就采用分角色朗读,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真正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朗读兴趣,让课堂活起来。
  三、积极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
  1.给学生自己“说”的机会
  现行课改教材每单元都安排了表达交流活动。让学生“说”的过程,其实就是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老师要结合教材,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源泉,提供说话的时空,营造说话的氛围。为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重视课前三五分钟的口语表达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机会,训练的具体内容是和学生商量决定的。例如介绍家庭情况,讲述一件你亲身经历的令你感动的事情,回忆最打动你的一部电影,推荐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讲讲其中感人的故事等等。按顺序轮流往复,每人每个学期都能得到登台当众讲话的锻炼机会。刚开始时,胆小或不善说话的学生说的慢,或一时说不上来,在老师的鼓励和精心指导下,学生经历了心理的反复冲突,经验不断积累的口语表达实践过程后,“说”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说时神态自然,语言清晰简洁,声情并茂。学生不仅练就了“说”的能力,而且树立了自信心。
  2.综合性学习,留给学生灵动的空间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就决定了它的学习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尽情的放手,让学生在兴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资料,自行设计汇报成果的形式,自行安排观察的时间和方式……这样在各个环节中,学生的想象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展示活动成果时,相声、小品、辩论会等等,形式多样。丰富的内容,独到的见解,精彩的表演,流利的口才,无一不让人感到惊讶,由于没有了老师的限制,反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这种做法既锻炼了学生分析、综合等语文素养,又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一种成就感,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总之,想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课堂来,发挥其主体作用,就要调整课堂结构,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营造和谐民主的良好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动”起来。这样学生才会学的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官林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初见梁平竹帘,似是毕生所学,亦不可描绘这“天下第一帘”的精细和绝妙。对竹帘了解得越多,越是惊奇:要有怎样一颗细腻的心,要有怎么一双灵巧的手,才能将挺拔的竹编织成细如毫发,密如青丝的帘子。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编织它们的,是一位健硕的老人。  老人将一根五六十厘米长的青竹简,剖成七八毫米宽的竹条子,仅仅十几秒钟,一条七八毫米宽的青篾便被分成了近五十根如发丝细的竹丝,每根竹丝都细到可以穿进绣花针,叹为观
30年前,琴师20岁,在一个歌舞团拉琴,车技也很出名,领导就让他当了私人司机。过年了,领导要给乡下诸亲戚送年货。装了一车货,让他从一个县开到另一个县。为了赶时间,他的车开得飞快,在一条限速50公里的弯道上,他开出了90迈的速度。然后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听见一声巨响,一辆自行车在眼前飞上了天。他一下傻了。  下了车,在目力所及范围内,只看到一顶草帽,静静地躺在泥土上。领导在很远的地方又找到了被撞的自行
一块看似普通的临清贡砖,要经历二十多道制作工序,承载着五百多年的漫长历史。如今,在机遇和困惑交织的新环境中,临清贡砖期待着浴火重生。  在中国史学界,有“水上漂来的北京城”一说,意思是历史上京城皇族的衣食住行所需,大都是从富庶的江南地区通过京杭大运河“漂”过去的。其中,作为“住”的宫殿城池,营建所需的贡砖则主要来自大运河沿岸的一座城市——山东临清。  打开临清地图,可以看到大运河临清段两岸分布着诸
每一个独特的日子都值得怀念  像每一寸山河都是成长的背景  从未想过,宅在家里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那段日子,我每日关注疫情的最新动态,心情緊张而焦灼,为多灾多难的人揪心,为自私自立的人愤慨,为逆行的人投去敬佩的目光。疫情之下,世相、人心被照射得一清二楚。这样的氛围中,人越发能看清自己。  原来食物好不好吃,不在于食物,而在于心境。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像试金石一般,把人性赤裸裸地呈现出来。在微博里
唐代韩愈通过《师说》中强调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师者”职责的基本认知和精辟阐述。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来说,“道”比“学”更为重要,它被放在三项基本任务的首要位置。尤其是现代青少年群体,由于生长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优越性,他们普遍缺乏德育元素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润。正因为如此,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青少年的德育实践活动,显得既非
巴西男子马里尼奥,因为昨天夜里有应酬,今天早晨上班时间赶得紧了些。在一个路口,急着赶路的马里尼奥,看到红灯,一踩油门就匆匆忙忙开了过去。没想到,当场被警察拦住。无奈之下,他只好乖乖地接受处罚。马里尼奥认为交了罚款就没事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处罚的办法竟然是让他去附近的一个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上课”,时间是一上午。马里尼奥只好给公司领导打电话,说明情况并请假一上午。打完电话,马里尼奥苦笑着耸耸肩、摆
风水师这一行当,从古至今,一直笼罩着神秘的面纱。风水师,也被称为“阴阳先生”。据记者调查,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几乎每个乡都有一至数名“阴阳先生”,城市里的专职风水师也日渐增多,几乎所有大的商业楼盘都会请风水师参与设计。保守估计,全国风水师已达数万之众。“风水热”正在我国悄然复兴,而在一些“精英人士”的引领下,“风水”甚至有成为时尚的趋势。    “嫡传派”、“学院派”成热捧对象    风水在房地产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宋云华 李科 文丽君 周娟娟 孙凝异   统筹/李科    广州素来是座勇立潮头的城市。从清朝黄埔古港“一口通商”到改革开放,广州领潮流之先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成为当今中国经济风潮最强劲的地区之一。  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这座先锋城市,广州人“敢为天下先,于无声处听惊雷”,引领着独步当代的潮生活。  跟追求时尚格调的上海相比,广
一项研究表明,悲伤的音乐现在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为什么人们选择听悲伤的音乐?在听这类音乐时,人们的大脑和身体在发生着什么变化?为什么悲伤的音乐能让一些人感到快乐?  What would life be like without music? Songs and tunes fill our lives, affecting our emotions, bringing back memories
学生社团与传统意义上的兴趣小组有着本质区别。学生礼团以学生为中心,自愿参加、自我管理、自我表现、自我教育,我的社团我作主,学生回归自己的生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指导教师,有别于兴趣小组以教师的兴趣来影响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传授技能,而是研究社团成员的共同兴趣,以自己的理念来引导、鼓励他们,以自己的价值观和经验来影响他们,使社团成员的兴趣持久保持,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