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诗歌教学的一点意见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而言,现在的古代诗歌教学有两种不良的倾向。
  一是没有自我。教师自动放弃自己作为读者的权利,同时也剥夺学生作为读者的权利,用大量的资料淹没、替代乃至曲解文本。教师控制课堂的生成与学生个性化的解读,用静态而僵化的结论逼学生放弃自我。这是唯权威的病症,要医治倒也简单,是孟子的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实行起来却也颇难,多少要有一点陆九渊的气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二是以做題代鉴赏。教师参照高考的思路也设计几道题出来,教学遂变成解题,鉴赏方法变成“解题思路”,“题”做完了,文本也就“阅读”完了。这是唯高考的病症,教师擎着应试的尖刀,阉割掉学生的灵性,修理出整齐划一的“应试能力”。从实用的角度说,确也有些效果,所以很多老师喜欢用,但这种“成功”的方式太过惨烈,代价未免沉重,实在是不足为训。
  长久以来,我对诗歌教学持着一种固执的意见,即还是应该往提升素养的方向上走,具体说就是“培养兴趣,指点方法,注意勾连,增加积累”这十六个字。
  下面以语文版教材必修三《元曲五首》中自朴的《越调·天净沙秋思》(以下简称《天净沙》)为例,对这个意见稍加阐述。
  原曲如下(为方便说明,分成五行):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先说“培养兴趣,指点方法”。
  唤起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是突破常规鉴赏模式的束缚。比如这首《天净沙》,就可以指导学生从疏密、动静、色彩三个方面入手。
  什么是疏密?疏密是句法,也是布局。《天净沙》前两行与后两行皆是一行数景,一词一景,唯独中间一行一句,用了大块儿笔墨,“飞鸿”在全部意象中的核心地位遂得以确立。从全篇与题目的关系上看:前两行写“秋”,末两行又落回到“秋”上,有首尾圆合的特点;中间写“思”,一行独得一句,一句以当半篇,有既舒展又凝练的效果。
  再看动静。动静是古诗中极为重要的手段,譬如我们常称道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大概和“诗画同源”的审美趣味有关,宋代诗人潘大临说“读诗观画兴未穷”,其实古人也常用“读画”“观诗”这样的搭配指出诗画之间的关系。就画而言,大概总是静物多吧,所以要加一点热闹进去,以免呆滞,以动写静、静中有动等遂成习见手法。就《天净沙》而言,前两行总体看是写静物,当然你也可以想象出“动”的效果来,但毕竟是隐性的。而“一点飞鸿影下”则是显著的动态了,这一句的出现打破了画面的沉寂,拉伸了画面的空间,并赋予它厚重的时间感,然后再以两组静物稳稳接住,传达出一种怦然心动后复归于沉寂的微妙感觉。
  色彩是《天净沙》给人留下的又一种强烈印象。俄罗斯画家列宾说“色彩即思想”,而在诗词中,色彩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和感受。青、绿、白、红、黄这一组色彩,或艳丽或明快,带给人绘画般的审美愉悦。这大概也是许多老师认为作品的感情基调是“喜悦、明快、积极”的原因吧。诗无达诂,这样理解当然可以,但我也赞成“少数派”的意见,即认为诗人的情绪是“淡淡的哀愁”。理由大概有三条:一是前两行形容词的运用:二是“飞鸿”这个核心意象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三是即便承认末两行是明快的景物,“以乐景写哀情”也是古诗中常见的手法。当然,这个地方可以争鸣。
  以上谈的是“培养兴趣,指点方法”,下面再说说“注意勾连,增加积累”。
  所谓勾连,就是对于相关诗句、篇什的联想和类比。譬如“孤村”“轻烟”,也许会令你想到陶令的“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或者竟令你想到放翁的“僵卧孤村不自哀”。这些相干不相干的诗句勾连起来,使作品中的意象愈加丰满。再如“落日”,若能联想到“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对诗人的情感一定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又如“飞鸿”这个核心意象,显而易见的联想是“鸿雁传书”,再进一步,还有杜少陵的“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有苏子瞻的“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样的勾连,对不断加深对于作品的探究和多向度的理解十分有益。
  当然,就《天净沙》而言,无法回避的是与马致远“秋思之祖”的类比。这种全篇的比较,可从意象、情感、手法等更多方面进行,前面讲的疏密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白作是前后密集,中间疏阔,犹如颜体字的“外紧内松”,而马作是前半密集,后半疏阔,如急流险滩忽至平原,由疾而徐,收平缓、悠远之致。再如手法上的对比:白作以景结情,妙在含蓄;马作则不加遮拦,直抒胸臆。孰优孰劣,可以见仁见智了。
  “勾连”是积累的结果,同时也是积累的过程,所以遇到好的作品,要指导学生背下来,哪怕只记住几个句子也是好的,这样不断地增加脑子里的“存货”,反过来又增添了读诗的趣味和心得。关于这一点,贾兰坡说得最好:“搞学问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不滚就化。”
  一孔之见,谨供参考。
其他文献
研究发现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突变与变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雌孕激素受体的分子结构、功能、作用方式以及子宫内膜癌的关系进行讨论。
语文,它让我们认识世界,思考生存的意义,探寻生存的价值;它使我们领略古人的胸襟,感受天下的风采;它丰富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它使我们在集体中能有效地沟通,与伙伴融洽地相处。  如今,在高等学府尤其是工科院校中,语文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语文这门从小学到高中伴随了我们十二年的学科,在我们进入大学尤其是以工科为主的院校时,开始逐渐远离我们。十二年的中小学语文学习,并没有让我们养成主动积累、
随着“追星族”“打工族”“房奴族”“恐婚族”等不断进入日常交际,大家对“族”类词语已不再陌生,然而近日又有一个“族”类成员在网络上悄然诞生,那就是“零帕族”。  “零帕族”的年龄范围集中在20~35岁之间,多由年轻白领和大学生组成,但并不局限在该人群,因为“零帕族”主要是从精神层面界定的。那么,“零帕族”究竟具有怎样的精神特质呢?  且看报纸、网络对“零帕族”的描述:“所谓零帕族简单说就是‘无压一
教育部语用司倡导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已经开展四年了,这一旨在引导国人亲近经典的活动,不但发挥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而且在推广普通话和提高语言能力等方面也有着积极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替米沙坦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5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mg/日和B组80mg/日。结果:两组经6个月治疗后,LVEF均有明显增加,B组较A组增加更显著(P0.05)。  研究方法:A组服用替米沙坦40mg,1次/日,B组服用替米沙坦80mg,1次/日,两组均予以硝酸酯类制剂、利尿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常规治疗,用药期间观察血压、心率
摘 要 目的:应用超声检查,探讨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所有疑似的急性阑尾炎术前常规B超检查,与手术结果比较,分析超声诊断的价值。结果:疑似的急性阑尾炎83例,入院后常规B超检查,其中确诊为妇科疾病12例,阑尾周围脓肿7例,输尿管结石4例和肠道肿瘤1例,确诊为急性阑尾炎56例和其他疾病3例。结论:对于无法确诊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超声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正确率。  关键词 疑似
<正>在中国现代文坛,不乏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小说家,如果要问其中最"另类"的是哪一位,那么我的回答是:废名。对于很多当代读者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在中
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众多的创新人才,以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就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批改,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的最重要的基础性环节,不能等闲视之。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写作水平和批改能力成了当务之急。笔者觉得认真向叶圣陶学习作文批改是一条便捷而有效的途径。  向叶圣陶学习什么呢?笔者以为,学习叶圣陶作文批改的态度、原则和方
摘要目的:探讨唇腭裂修复术中的麻醉安全及呼吸道管理。方法: 选择择期唇腭裂手术患者193例,行气管插管全麻加眶下神经阻滞,全程监测ECG、NIBP、SpO2、PetCO2。结果: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及维持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清醒后在手术室拔管送回病房,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气管内插管全麻加眶下神经阻滞是腭裂修复术最安全的麻醉方法,尤其是低年龄、低体重患儿。  关键词唇腭裂修复术气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