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外交官意味着什么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u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外交学院迎来了建校50周年,“外交官意味着什么?”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外交官?”等与外交官相关的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也专门采访了外交学院的领导。本文想补充一些看法。
  
  外交官的基本素质
  
  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对外交官提出过16字方针: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周总理还指出,外交官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这就要求外交官有铁的纪律和坚定的信念,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要求自己。周总理还说过,外交工作是有牺牲的,这就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中国前驻泰国大使、外交学会前副会长金桂华曾这样总结外交官应有的素质和能力。他认为外交官应具备六大素质:1、爱国主义情怀,2、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精神支柱,3、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4外交政策水平和意识,5、严格的组织纪律性,6、廉洁自律;应拥有七大能力:1、调研能力,2、办案能力,3、对外宣传能力,4、谈判与交涉能力,5、据理力争的辩才,6、善于广交深交朋友,7、中文和外文能力。这样概括比较全面。
  “交流学”很重要,是一门学问,创新能力也很重要,但这些尚不能代表外交官的根本素质。
  
  更多的外交官工作、生活在艰苦地区
  
  外交官与军人一样,也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中国现有驻外使领馆200个左右,其中大多数是在艰苦和困难地区,甚至是战乱地区,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相当恶劣,有的地方甚至疾病肆虐。对这些外交官的工作生活情况人们比较陌生,人们了解的一般是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国家。
  我曾当过信使,我的同事中有五人因飞机失事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朝鲜战争中,我们的信使曾冒着枪林弹雨传递文件,有负伤的;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我们的外交官经历了生死考验。
  曾任驻瑞士及阿尔及利亚大使、退休前任外交部特约调研员的王建邦同志,在一次向大学生讲述国际形势的时候,有学生提出:“外交工作很神秘,经常出入宴会等场合,好像很热闹,请王大使讲讲外交官的生活。”他当时感慨地说:“在外人眼里,我们经常穿着笔挺的西装,出席各种盛大的宴会。其实人们有所不知,在这种场合我们经常是食不甘味。因为你既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还要时刻动脑筋思考自己该如何应对,根本没有心思品尝美味。”在阿尔及利亚担任大使时,他恰逢战乱,曾听着枪炮声奔波于各种外交场合。有一次,他听着子弹呼啸而过,回到使馆才发现汽车后备箱上有几处弹痕。
  现在,仍有一些年逾古昔的老同志出生入死地为我们的外交事业奔波,如前赴伊拉克复馆小组组长孙必干大使,退休后仍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战后不久的伊拉克;中国特使王世杰多次往返动荡的中东地区……我很敬佩他们。
  外交官还要具有应变的能力,面对突发事件能冷静、沉着、镇定自若,面对危险要无所畏惧,甚至能机敏应对、化险为夷。
  
  外交官收入不丰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工资改革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外交官的收入菲薄。我听说,曾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余湛大使去世后,住房制度实行货币化改革,她的夫人甚至拿不出几万元钱购房。
  另外,有许多外交官要长期忍受单身生活,所以我们的一些使领馆被外国人称为“和尚庙”。
  现在,外交官的物质待遇有所改善。同时,政策允许外交官驻外期间带配偶和子女,但因地区条件有差异,真正带子女的也只限于条件比较好的少数国家,艰苦地区的外交官连自己的生活和健康都难以保障,根本没有条件带家属。就是有条件带家属的,也常常因为夫妻双方各自工作的需要而长期分居。总的来说,多数外交官的生活还是艰苦的。
  因此,外交官更要具备抵御金钱物质和美色引诱的素质,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关于“将军大使”
  
  将第一代外交官称为“将军大使”是很形象的说法,但确切地说,正如姬鹏飞同志在任时常讲的,外交部的骨干队伍是由部队干部和革命知识分子组成的。我脑中有一些大名:袁仲贤、耿飚、黄镇……属于前者;刘晓、张闻天、章汉夫、李一氓、潘自力、姚仲明……属于后者。在他们之后,还有乔冠华、黄华、陈家康、宦乡、龚澎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外交家。还有我的老领导张文朴、赵政一、余湛等。
  “不懂外语”其实并不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他们之中也有外语很好的,而现任的驻外使节不懂外语者也不乏其人,因此外语不是衡量外交官素质的必要条件。
  我敬佩老一代外交官,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身经百战或经历了复杂斗争后,拥有一种难得的气概,这种气概能深深地感染人,给人以震撼,令人肃然起敬。他们拥有的丰富阅历使他们在外交工作中表现得气势非凡、运筹自若。
  余湛同志从副外长一职卸任后,曾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他虽然不懂外语,但却给加拿大各界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离任后由张文朴继任驻加大使。张文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美大司副司长,精通英语,最擅长与英语国家人士交往。但他到任后,加拿大朋友开玩笑地对他说:“You have big shoes to fill.”(意思是“你要干过前任,是要花大力气的”。)余湛大使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对工作的投入、努力促进两国关系的热忱、广交朋友以及他的广博知识和幽默,使他具有一种魅力,并给加拿大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他文献
台商春节包机顺利成行    2005年台商期盼的春节包机返乡计划终于成行!1月15日下午,大陆海峡两岸航空运输交流委员会副理事长浦照洲与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乐大信等两岸航空业者代表在澳门会晤,就春节包机有关问题达成共识:今年台商春节包机时间为2005年1月29日至2月20日,飞行地点为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高雄;双方参与飞行的航空公司各为六家,飞行班次是双方各为二十四个往返航班,航载
期刊
还想大干一场的克里,跃跃欲试的希拉里,胸怀大志的爱德华兹,谁是民主党的希望?  1月20日,布什又一次走马上任了,民主党人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在2004年的美国大选中民主党不仅没能赢得白宫,在国会两院的席次上与共和党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而在两党所有参加竞选的在任联邦参议员当中,惟一失手的也是民主党参院领袖达施勒,这实在令民主党备感尴尬。  大选之后,美国媒体对民主党一片唱衰之声,许多人都对民主党的未
期刊
●一月三十日,伊拉克将举行国民议会选举。    从“临管会”到“正式政府”    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政权形式都处在美英联军“扶持”下的“临时”、“过渡”状态。  2003年7月13日,负责伊战后重建事务的美国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任命25名伊拉克各派人士,组成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又称临管会。2004年2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派特别顾问普拉希米率专家组赴伊,就过渡议会选举问题进行评估后,建议以推选
期刊
布什发誓要减肥    获得连任的布什刚刚接受了年度例行体检。结果发现,布什身体状况基本良好,但有轻微动脉硬化,有季节性鼻过敏症状,还有“运动相关伤病史”。向来以健康体魄为豪的布什“吹毛求疵”,认为自己体重“超标”并发誓要“减肥”。布什说:“踏上体重秤,我的新年计划就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我参加竞选时,甜面包圈吃得太多。”   布什坚持跑步已有数十年,但去年由于膝盖痛被迫改为骑山地自行车和通过肌肉力量
期刊
国务院通过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若干意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会议认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期刊
“亚欧会议”是致力于亚欧两大洲合作的机制,去年10月刚刚在越南河内召开了第五次领导人会议。亚欧领导人非常重视青年人的交流,并在亚欧基金会的框架下创立了“亚欧青年领导人论坛”(AEYLS)。从1997年起,每年举办一次探讨亚欧合作的重大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论坛形成的最后报告提交主办国外交部、亚欧基金会、欧盟等。    思维的变换    第八届“亚欧青年领导人论坛”由亚欧基金会、荷兰外交部及荷兰亚
期刊
9月21日,日本众议院召开第163届特别国会,正式选举在9月12日日本第44届众议院选举中获胜的自民党总裁小泉纯一郎为日本第89任首相。于是,“小泉再次当选不利于中日关系”、“中国将不得不继续与小泉打交道”等议论频频出现在媒体上。同时,人们也难以理解:为什么一项关于邮政的改革会引起一次大选?为什么在党内和议会遭到沉重打击的小泉会在大选中赢得“雪崩般的胜利”?为什么因为历史问题和参拜问题等恶化了与邻
期刊
9月12日凌晨,日本第44届众议院选举结果揭晓。在总共480个议席中,执政的自民党获得296席。路透社评论说,小泉赢得了政治生涯中最大的一场赌博。  小泉曾说,9月11日的选举将使日本迎来“战国时代”。不过不要忘了,在日本的战国时代还有一种厉害角色,叫“忍者”。他们身穿夜行服,不被人们看好,但往往在最不可能发招的时候发招,致敌于死地。而忍,在东方文化中还有忍辱负重的意味。小泉很欣赏电影大师黑泽明,
期刊
“久违”了的阿拉法特的名字最近因其堂弟穆萨·阿拉法特被杀又频繁出现在报端上。9月7日,穆萨在加沙遭一伙武装人员袭击,身中24弹,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身亡。据袭击者说,之所杀他,是为了“替天行道”。  阿拉法特一直被巴勒斯坦人民视为民族英雄而受到尊崇和爱戴。但在阿拉法特耀眼的光环下,有两个人一直备受争议,一个就是穆萨·阿拉法特,另一个是他的妻子苏哈·阿拉法特。    穆萨·阿拉法特:饱受非议死于非命 
期刊
时势造英雄,也造女英雄。默克尔,这位16年前的一位普通东德年轻女子,是如何一步步登上德国政坛顶峰,并向最高权力宝座发起冲刺的?    连日来,德国好像在上演着2000年美国大选的那一幕:两个政党、两位候选人都宣称自己在大选中获胜。9月19日,德国联邦选举局公布18日议会选举的初步统计结果。反对派联盟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获得了35.2%的得票率,以微弱优势领先于现任总理施罗德领导的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