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石头”飞起来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261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们有明确的目标,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加以对照、进而清楚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时,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更有信心和动力。
  一直以来,人们习惯地把顽固不化,不开窍的人比作“朽木”、“顽石”。人们渴望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可总为找不到点石成金的“魔棒”而辗转反侧,皱眉挠头。
  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聪明,却总说孩子笨;希望孩子进步快,却总说孩子进步慢;希望孩子细心,却总说孩子粗心;希望孩子胆大,却总说孩子胆小。认为孩子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甚至有的教师,遇上顽固而不开窍的“笨”小孩也总是束手无策望洋兴叹。
  为了让这些 “朽木”有灵性,“顽石”开化,动辄就体罚或变相体罚,更有甚者,造成孩子逆反,酿成孩子反目,因而,此类暴力事件在学校、家庭屡屡发生。弄得于事无补,造成孩子与教师、家长产生了心理隔阂。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关于石头打水漂的一段趣事到是挺发人深省!
  张瑞敏在一次高管会议上,问在座的高管:石头怎样才能在水面上漂浮?有的说,把石头掏空,张瑞敏摇头说石头只能是实的;有的说,在石头下面放一块木板上,张瑞敏强调说不允许使用木板;有的说,石头是假的,张瑞敏肯定地说,石头是真的。大家都十分纳闷,不解地看着张瑞敏。张瑞敏笑着问大家:谁玩过打过水漂?!大家立刻明白,打水漂时石头就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但是,大家还是不理解,这个问题究竟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张瑞敏又问:打水漂的时候,石头为什么可以漂浮并在水面飞翔?这时终于有人站起来回答说:因为此时石头有速度,有方向。
  张瑞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是的,因为给了石头足够的速度和方向,所以,看起来不可能在水面漂浮的石头,不仅漂浮了而且飞翔了。在场的人顿时豁然开朗。大家都清楚了张瑞敏要强调的问题:一个企业,只要有了正确的方向,有了足够的发展速度,没有困难不可逾越,没有目标不能实现!
  《孙子兵法》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势,产生动力,决定了石头的漂与飞。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人们有明确的目标,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加以对照、进而清楚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时,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更有信心和动力。
  其实,张瑞敏的这个“飞石”理论也可以运用于我们的教育之中。在对孩子实施教育时,我们一定要为孩子成长营造“势”——确定适宜的用力“方向”和一个蹦一下可以抓得着的目标。这样,成功便会给孩子带来喜悦、信心和力量,这将是孩子“飞”起来的不竭动力。有了能够飞起来的“势”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目标作支撑。
  美国有个小孩在玩耍时不慎打碎了邻家的玻璃,被要求赔偿15美元。他的父亲说,你没有15美元,我借给你,但一年之后要还我。孩子利用业余时间给人擦皮鞋,一年之后把1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孩子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父亲的“蓄势”激发了幼年里根的潜力,他能够不为错误束缚,如期完成“目标”把钱还给父亲。可见,里根能“飞”起来,父亲的“蓄势” 教育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要 “石头”飞起来,光有动力尚且不够,没有目标石头会在水面乱飞,掉落得更快。相信,只要持之以恒,不断为孩子把握方向,补足后劲,“顽石”定会飞得更远进步更快。
  (编辑 王琳琳)
其他文献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低龄儿童留学呈增长趋势,从全球各国的留学政策来看,新加坡无疑成为许多想让孩子早留学的家长的首选,因为新加坡是唯一允许低龄儿童入读政府学校的国家。  两岁幼儿出国留学?近日,广西省南宁市一名两岁半的孩子办理了“出国留学”——赴新加坡读幼儿园,这是迄今为止南宁市年龄最小的留学生。随着“低龄留学风”越刮越烈,一些家长已开始考虑将还在读小学甚至更小的孩子送出国门接受教育,不少家长因此放弃
在不对的时间里,我们不能做不对的事情。  我这样想着,心中感到了释然和欣慰。  呵,有着无数梦想的高三时光,在我释然而欣慰的思绪中,一下子变得无比丰富而美妙了……  一  已经上高三了,我却被校园里一个女孩的身影深深吸引住了。  我和这个女孩的初遇是在歌咏比赛的时候。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温暖而灿烂的学校操场上,学校里的歌咏比赛在热烈进行着,欢呼的人群,美妙的歌声,犹如美丽故事里的生动情节
我说宝哥,你说话真像是一个经历丰富的哲学家,或者是看穿世事的智者,古人说“大隐隐于市”,你就是这类人。宝哥嘿嘿地笑了,他说辉呀,别埋汰你哥了,你哥就是一个为生活整日奔波操劳的普通人。  夏天来了,我朋友宝哥在十字桥下面摆了个地摊,炒些花甲、蟹钳之类的海鲜。  宝哥以前学过厨师,专攻海鲜,所以味道出奇地好。宝哥炒出来的海鲜,辣、香、鲜,既能保证作料入味,又能保持海鲜的原汁原味,客人吃后欲罢不能,隔两
在这群打铁师傅中,有一个姓肖的师傅极和善,每天总是微笑着。我常常站在他的炉前,看他拉风箱,他总是一边拉一边微笑的看着我,让我感觉他在干一件极愉快的事情。每次见到他下班经过我们的院落时,我就远远地打招呼,要么请他进屋喝水,要么替他把院子里那几条恶狗赶开。  小的时候没地方玩,就和老狗(我儿时伙伴的绰号)钻铁匠铺,看师傅们打铁。  铁匠铺就在我家门前200米左右的地方,紧挨着乡政府,是这一带最热闹的地
每年一到农历七月十五,奶奶就开始张罗着泡醉枣。奶奶,一个如此独特的女人,把自己一生的艰辛和磨难,浸泡成了一颗颗醉枣,温润、芳香着身边的每一位亲人。  记忆中,老家的枣树多。每年一到农历七月十五,奶奶就开始张罗着泡醉枣。泡醉枣会在我们家掀起一场风波:老爷爷支持奶奶泡醉枣,父亲反对,反对的理由是酒难买、拿青枣泡醉枣影响红枣的收成。美味醉枣的诱惑,让我们这群小孩子坚决地站在了奶奶一方。  泡醉枣,是我们
在我家的阳台上,有一盆不知名的小菊花。紫色的花朵在阳光下怒放,这紫色不深不浅,花瓣一层盖住一层,一片片齿轮似的绿叶衬托着美丽的花朵。金黄色的花蕊与淡紫色的花瓣形成对比,远远看上去像一个个花仙子。  我家那盆不知名的菊花,虽没有牡丹的华丽,没有栀子的香郁,没有兰花的清雅,但,对于我来说,它是最值得赞美的、最值得欣赏的典雅小花。  在我家的阳台上就有一盆这不知名的小菊花。紫色的花朵在阳光下怒放,这紫色
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母亲都会包一锅清香四溢的苇叶粽子。母亲手巧,包出的粽子不仅要好吃,还一定要a好看,规规整整、小巧玲珑。粽子出锅了,母亲却总是说,有什么好吃的啊,尝尝就行了,吃多了就没味了。多年后才明白,母亲她是舍不得吃。  十几年来,总是怕过端午节,怕提起粽子,原因只为那一直尘封在心中的纠结和痛楚。无数次提起笔写身边的人、写身边的事,却避讳说起自己的至亲,因为那种铭心刻骨的亲情,只能让我一生
我无颜追忆往事。看着眼前的空心葱,恍然大悟,母亲的爱就如那空心葱一般,外表丰润坚强,默默承受着一切,却从不言语,一心只为自己的儿女。我们一直安逸地生活在母亲坚强的翅膀下,如今我们的羽翼日渐丰满。母亲那无言的大爱如海洋般浩瀚,如高山般伟岸,已深深印在我的心灵深处。爱能传爱,尽管我对这份爱领悟得晚。  早就听说“打苞子”的葱不能吃,不曾理会过。前几天去菜地里拔葱准备蘸酱吃,注意到几棵 “打苞子的葱”长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社会中,我们在掌握了一定技能的同时,也要学习鹰妈妈教子的方式,学习古今中外成功人士奋力拼搏的精神,畏首畏尾只能停止不前,要敢想敢干,开拓创新,必要时阻断后路,使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出辉煌。  雏鹰学飞时,鹰妈妈会把畏惧不前的小鹰从悬崖上推出去,起初,惊慌的小鹰拼命地扑腾着翅膀挣扎,但很快它就能掌握飞翔的本领,成为畅游蓝天的雄鹰。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它没有退路,只能奋力学会飞
与其埋头哭泣抱怨生活的不顺,倒不如用尽全力绽放生命的美丽。哪怕生命的旅途再多坎坷,也要迎向太阳,保持着乐观的微笑,全力以赴,努力绽放生命的光彩。  难得周末闲来无事,于是我和父母打算回乡下看看,许久没回去了,不知道那里的一切是否依旧如故。坐在颠簸的汽车上,我慵懒地靠着妈妈,视线被窗外的白云吸引。突然听到父亲问我:“小鑫啊,还记得那田野里的紫云英吗?”  “紫云英吗?我当然记得呀,那可是我童年最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