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反思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u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例尺》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备课时,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应以人为本,要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一精神呢?所以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但在课后仔细反思一下这节课,感到有不少遗憾之处,但也有成功的地方。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新课。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进行新课之前,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在黑板写了一项脑筋急转弯试题,南京到上海的距离有300多公里,从北京去上海,是飞机先到还是蚂蚁先到 ,同学们一听说是脑筋急转弯,就有学生知道答案了:蚂蚁先到,我问:为什么啊?学生说:在地图上。。。。学生猜出地图后,接着课件出示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让学生观看并思考:为什么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却能画在这张小小的地图之上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得出:是按一定的比例画在图上的,于是我趁热打铁再次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让学生积极思考,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为什么却大小不一,它们到底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画出来的呢?从而引入新课。这一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把实际距离缩小后画在图上形成这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何上升到比例尺这一新知识中来呢?首先,请同学们分析所画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学生又想到了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缩小了一定的倍数”此时,我提问“为什么所画的图上距离不一样呢”通过让学生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点明这个比就是今天要学的比例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缩小几倍,比的意义”为纽带,把原有的生活经验:“缩小后画在图上”和新知识“比例尺的意义”进行了融会贯通,做到了三者之间的自然融合。
  第二让学生们在自学中学到知识。在学生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后,余下的知识比较简单,而且动手操作性比较强,比如,怎么利用比例尺绘制平面图,怎样求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因此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与其他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学到新的知识。
  在课堂上主要是分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教学的,(一).结合生活情景引入课题。我向学生说:我准备买套房子,于是就到房地产公司看了房子。然后就出示两套房屋的平面图(大小一样)。但老师想买大一点的,你能帮我选择一下吗?学生在帮忙选择的过程中发现很难知道到底是哪个大一点。在学生有争议的时候,我才出示两套房屋的比例尺,告诉学生老师发现每个平面图下面都有个这样的标志。现在你能帮我选吗?说说你的理由?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起学生们对比例尺的注意,发现比例尺的用途。不接合比例尺仅仅针对平面图的大小不能准确的判断实际图形的大小,平面图形的大小与比例尺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让学生提出本节课研究哪些有关比例尺的学习知识。因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所以知道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项中任意两项,就可以求出第三项。不仅要了解根据比例尺可以知道那个平面图面积大,而且能够算出具体面积。2。然后我又拿出了学校的设计平面图,让学生结合图上的比例尺,测量出图上距离,算一下学校的教学楼,寝室楼,餐厅,操场的实际尺寸和面积。虽说学生们经常在校园内生活了好多年,对教学楼,寝室楼,餐厅,操场的实际尺寸和面积还是不知道。学生听说要让他们计算,个个都很积极,3.在动手操作中得出概念。让学生先确定比例尺试着画一画教室地面的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并且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资料,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到画图的标准。在学生们交流之后,我将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给同学们看,课堂里充满了探索的气息。
  (1)9厘米:9米=9:9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2)6厘米:9米=6:900=1:150
   4厘米:6米=4:600=1:150
  (3)3厘米:9米=3:900=1:300
   2厘米:6米=2:600=1:300
  (4)18厘米:9米=18:900=1:50
   12厘米:6米=12:600=1:50
  让学生抓住1:100、1:150、1:300、1:50…….进一步认识比例尺有大有小,思考 “用比例尺1:300画出来的图和1:50画出来的图谁大?为什么?”进一步研究用1:10呢? 1:1呢? 2:1呢?用2:1的比例尺画的平面图和原来的教室地面相比,结果怎么样?我们会用这样的比例尺画操场的平面图吗?在实际的生活中有没有要用到这种放大比例尺的情况呢?4.总结补充。新课标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如何扮演好一角色呢?我认为,教师既然是引导者,教学中的讲解和点拨是必需的,教师既然是组织者、参与者,讲解和点拨又应是适时适度的。首先,对在解题和绘图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的方法加以肯定与评价,只是说明,学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解法和做题的方法,但要注意书里的规范与完整。注意过程和结果的正确性。最后,又适当补充一点知识。课本上仅仅出现了数字式比例尺,通过学生们刚才接触到的地图或平面图,我有意识让学生认识了文字式和线段式比例尺,从而告诉学生比例尺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表示形式,无论哪种表示形式的比例尺,它们都表示同一种意义,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既然比例尺有三种不同的表示形式,所以我认为掌握这几种形式之间的转化是必需的,因此,课堂上,我最后又专门设计了不同表示形式的比例尺之间的转化练习。
  总之,自己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活动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激情,觉得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浓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本节课教学内容多而杂,虽然做了精心准备,但教学中难免还有不足之处,如果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那么,学生们的求知欲会更浓,学习效果也许会更好。
  
其他文献
何谓“勾推法”?毛泽东同志1958年11月间在和吴冷西同志的一次谈话中说:“唐朝有一个太守,他问官司,先去了解原告被告周围的人和周围的情况,然后再审原告被告。这叫作‘勾推
猪附红细胞体病(Mycoplasma suis)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以发热、贫血、黄疽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人畜共患病,能引起仔猪贫血、稽留热,育肥猪生长发育迟缓以及母猪不孕、流产
气肿疽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当前,对该病的诊断主要有病原学检查、间接ELISA法和PCR检测,但这些方法操作复杂,需用较多试剂及专门的仪器设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给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课堂变得多姿多彩。而在多种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前提和
美国早年在学前教育方面是一个输入国,先后受到英国幼儿学校和德国幼儿园的影响。与社会发展的情况相联系,美国学前教育也开始了本土化历程。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更成为学前教
“少教多学”式阅读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阅读行为,让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完成知识性阅读和理解性阅读甚至是创造型的阅读。注重了读,更注重了思考、交流、质疑、探究、总结,经过一
期刊
众所周知,数学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培养学生的逻辑和思维能力的学科。俗话说,数学使人明智。也就是说,数学是一门会让人变聪明的学科。当然,我们也都知道,数学
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IBRV gI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PCR引物:P1 5,GAGGAAGAGGAGGAGTTTGACG—3 P25-AGCCGCAAATAACACGGTGTGC-3。优化了PCR反应条件,并进行了初步应用。结果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改革和完善,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要求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