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优化和改进

来源 :中学生物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la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分析教材方案的不足之处,并结合相关内容,自制一种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发生器.实验表明,大多数学生能在一节课内完成相关探究活动,该装置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其他文献
建构生物学模型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在探究与实践的活动中,发展核心素养.设计真实情境下的任务驱动,组织学生进行有效探究与实践、交流与讨论,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最主要的途径,是学生积淀核心素养最主要的阵地.课堂教学应聚焦概念教学,预设和生成素养目标,教学过程立足教材和学生实际、基于情境、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
立足2017年版高中生物学课标,以“禾下乘凉梦——水稻育种方式的选择”为主题,通过5个任务的驱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归纳总结不同育种方式的过程和优缺点,学习根据实验目标选取合适的实验方法,实现对育种方式的深入理解以及对知识的迁移应用.
在解读新高考等级赋分规则的基础上,分析等级赋分的规律,寻找提升赋分值的方法,并提出赋分制下高三生物学复习教学的有效策略.
通过梳理血型研究的相关资料,总结稀有血型、血型变异和血型误测是造成ABO血型遗传异常的3个重要成因,进而阐明仅凭ABO血型遗传异常现象而否定亲子关系的观念是错误的.
引导学生构建血糖平衡动态调节的物理模型,并对其进行修正,进而构建图解式概念模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血糖平衡的调节,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体内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养成科学探究的态度,提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以“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节为例,探索线上教学设计.基于新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目标,借鉴翻转课堂模式,使学生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促进其对知识的掌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也帮助教师在今后开展线上教学时,能更加从容地应对,并且有效保证教学质量.
以“蛋白质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一课中抗体的境脉设计为例,说明融入社会境脉的生物学学习活动设计,有助于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通过问题化学习的方式形成学习脉络,完成学习任务,涵育学科核心素养.
旧教材中并未直接出现“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的概念,而新教材添加了“协同作用”的说法,但是“拮抗作用”表述为“相抗衡”,就其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模型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课堂教学中,先通过反复建构物理模型,将减数分裂概念具象化;再通过巧妙建构概念模型,将减数分裂概念抽象化;最后利用模型解释现象,将减数分裂概念运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