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研究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jb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219-01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心理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情绪影响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所收治的5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心理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来对所有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症状改变情况以及焦虑得分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焦虑患者通常存在心理防御不成熟、效率下降、紧迫感、焦灼、生活沉重感以及缺乏自控感等心理特点。结论: 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心理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心理护理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关键词】 焦虑症;心理护理;临床治疗;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种不具备可证时器质性基础的精神障碍,改变主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与素质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疾病,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1-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焦虑症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3]。为了对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护理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研究将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所收治的50例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所收治的5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8例女性,32例男性,所有患者的年龄为23—56岁,平均年龄为43.8岁。在本研的所有患者中,3例患者的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29例患者为高中文化,18例患者为大专及以上文化。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心理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来对所有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症状改变情况以及焦虑得分进行评价。
  2 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焦虑患者通常存在心理防御不成熟、效率下降、紧迫感、焦灼、生活沉重感以及缺乏自控感等心理特点。
  3 讨论
  焦虑实际上就是一种过度紧张的心理,患者出现此类情况的主要原因为过度紧张的心理长期不能得到积极有效地缓解而形成的一种心理障碍[4]。松弛与紧张属于两种相反的心理过程,人如果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不能得到缓解,就很容易出现焦虑症等精神障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当遇到困难需要克服或某些事情需要去做时,就会出现一种潜在力量。即适度的紧张,以此来应对目前的状况[4]。人的紧张程度取决于问题的难易程度,总而言之,人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中时出现适度的紧张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事后必须及时对其进行调节,避免出现紧张状态长时间不能缓解的情况。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帮助患者对不良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减轻其心理依赖程度
  患者在住院后,其社会角色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其行为也会随之改变。患者在住院后,其社会义务相较于健康时也有所减少,同时还可以享受劳保待遇以及患者的部分特殊权利,再加上患者对自身的细微变化过度关注,患者就会对自己的健康过分担心,同时还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内心冲突,使其依赖性增加。此时患者的归属感以及爱心增强,且希望得到医护人员以及家人更多的关爱,否则就很容易出现自怜、孤独等消极情绪,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在对此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必须尊重患者,用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患者,并站在患者的角度来开展相应的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建立起健康自控的观念,对患者的依赖心理不能一味的迁就,尽量让患者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自理。
  3.2 消除患者的猜疑心理
  焦虑症患者在发病后通常容易出现角色冲突、不习惯心理以及猜疑心理,此类情况在不同类型患者中的表现也大不相同,这与患者的临床体征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焦虑性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在客观原因不充足或缺乏时,容易出现恐惧以及紧张不安的情况,同时还有可能出现部分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情况,而其它类型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相对较为复杂。患者的猜疑心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我消极暗示,患者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通常会对一些事物或某些人产生武断猜疑,患者一旦出现此类情况,通常会表现为难以适应环境以及不安。在对此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最好对患者原有的认识结构进行有效地改变,用唯物主义思维来替代患者之前被歪曲的想法,以此来改变患者的行为。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还必须对患者给予适当的解释、保证、鼓励以及同情,以便于让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缓解。
  3.3 针对性护理
  在对焦虑症 进行临床护理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反应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以此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一般将情况下,焦虑症患者除了在猜疑心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外,患者在其他方面均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患者出现此类情况可能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求治心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必须尽量为患者创造较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刺激,让患者能够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以便于让药物治疗效果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由于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其焦虑程度也会大不相同,对于此类患者采用同一护理方式来对其进行护理,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最好根據患者的个体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
  综上所述,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必须对此类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心理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心理护理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晶,贾娟,王玉兰等.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8):111-112.
  [2] 姚建玲,王艳明,张惠云等.焦虑症患者生存质量评估与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10,05(9):75-76.
  [3] 罗燕华,洪蝶玫,蔡志雄等.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焦虑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z2):186.
  [4] 武春建,殷松.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5):355-357.
  [5] 沈琼,余艳.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28-2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213-01  【摘要】目的认真探讨急诊患者的心理现象、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从而提高急诊护理及抢救质量。方法做好相应的心理评估,对各类不同急诊患者进行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分析。做出护理诊断,制定心理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疾病的转归和健康的恢复。结合临床实践证明,把握急诊患者的不同心理,可以促进护患沟通,减少纠纷,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216-02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加强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效果。方法:对盆腔炎住院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和加强护理,与护理前自身比较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卫生习惯的改变。结果:观护理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认知程度更高,了解更深,对不合理卫生习惯的改变更彻底,患者的满意度高,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209-01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实验组则采用急诊护理路径。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214-01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以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医学科EICU病房自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8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体会。结果:3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经及时抢救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得到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215-02  【关键词】 老年人 压疮 护理  压疮是骨科长期卧床患者的并发症之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其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治疗费用,而且还可继发感染,危及生命。2009年3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137例老年骨科并发压疮的患者,经采取综合护理措施预防和治疗,取得满意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215-01  【摘要】对9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手术切除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前积极准备,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并发症,做好呼吸道的管理及引流管的护理。结果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呼吸困难和窒息危急并发症。提出科学的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手术;护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216-01  【摘要】简明、扼要地分析了慢性病人住院期间的求知心理,忧虑、沮丧的心理,疑病心理,自卑失落心理、失望心理及相对应的措施,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慢性病人 心理 护理  慢性病的病人住院时间都很长,少则3-4个月,多则数年。在这个漫长的住院期间,病人的心理复杂多变,情绪极不稳定,给治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210-01  防范患者跌倒與坠床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1],但跌倒与坠床却是医院中较为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不仅使患者受伤害,又可延长住院时间及增加医疗成本,也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对医疗专业的信赖,因此,加强健康宣教指导,做好患者跌倒与坠床的护理措施,对减少患者的跌倒与坠床有重要意义。  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221-01  【摘要】目的:总结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60例垂体瘤患者采用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中密切护理配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手术配合默契,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术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术中默契手术配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做好器械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220-01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结肠息肉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297例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正确的病情观察、休息指导、饮食护理。结论:采取规范的术前护理,加强术后病情观察以及正确的饮食、休息指导,可避免和及时发现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