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和胰岛素的八大问题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s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简介]袁振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内分泌学会青年委员。长期从事内分泌学、糖尿病与肥胖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一、为什么说化验“糖化血红蛋白”比化验血糖更重要?
  糖尿病是慢性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在医生眼里,糖尿病和直接威胁生命的脑出血、心肌梗死是“等危症”,意思就是它们對生命的危害是相等的。
  大家都知道,确诊糖尿病需要查血糖,血糖有“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之分,有的人“餐前血糖”高,“餐后血糖”不高,或者反之。因此很多人会问,哪个指标高才能诊断糖尿病?
  其实,不管是“餐前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任何一项高到一定程度,都可以诊断糖尿病。一般情况是,空腹状态的“餐前血糖”超过7毫摩尔,升或(和)“餐后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就是糖尿病了。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尿糖、血糖不正常就能提示糖尿病。而且尿糖加号越多,血糖指标越高,表示糖尿病病情越严重。实际上,尿糖和血糖只是短期指标,具体地说,尿糖反映两次小便之间的平均水平,血糖反映抽血时的瞬间水平,而病人的血糖不管控制得好不好,都是处于不断地波动之中,相比而言,“糖化血红蛋白”就更能反映血糖的平均水平了。
  血液中的葡萄糖会和血红蛋白结合,而血红蛋白寿命为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糖浓度及高血糖的持续时问。所以,“糖化血红蛋白”的一次采血检验,能反映就诊前3个月的血糖波动情况。
  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在6%以下。这个检验對评价近期糖尿病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不管今天你的血糖多正常,如“糖化血红蛋白”较高,仍说明治疗方法不妥,需要调整。另外,糖尿病對人体最大的危害是长期高血糖引起的慢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血管病、糖尿病神经改变以及白内障,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状况直接相关,了解“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也能预知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可能。
  二、血糖高是不是都要吃药?
  糖尿病的第一治疗不是用药,而是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是治疗的基石。一部分人通过这种非药物方式,不需要用药就可以把自己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甚至能持续好几年的正常状态。
  是不是需要吃药来降血糖,不能用单一的指标来判断。比如,比较胖的人可能在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还要加用药物治疗,总之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一般要求在3个月内,使血糖达标,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这样有利于保护、保存胰岛功能。
  如果已经到了药物治疗阶段,首先要分清是1型还是2型,如果是1型,首先是选择胰岛素;如果是2型,要根据糖尿病的性质和药物治疗的原理来选择用药。
  三、血糖指标也要因年龄而异吗?
  经常有病人问,吃药之后血糖降下来了,空腹7.7,餐后11.9,觉得可以不用药了。其实这要因年龄而异,如果您70岁了,这个指标还凑合;如果您40岁,这个指标就太差了,如果加上饮食和运动也还不能控制,就一定要坚持用药。达到空腹小于6,餐后小于8,这是年轻人的目标;空腹小于8,餐后小于10,这是老年人的标准。
  四、哪种降糖药更适合你?
  降糖药分五大类:第一类是磺脲类降糖药,第二类是非磺脲类降糖药,这两种药都属于胰岛素促分泌剂,适用于胰岛素相對缺乏的人,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一般来说,瘦的人缺乏胰岛素相對突出,所以他们适合选择用此类药。
  第三类双胍类,可以通过抑制肝糖异生,增加肝和肌肉胰岛素敏感性,肥胖的人选用此类药物比较合适。
  第四类是胰岛素增敏剂,存在胰岛素抵抗的人适合服用此类药,这些患者自身胰岛素不缺乏,但對胰岛素不敏感,这类病人一般比较偏胖。因为胖的人脂肪比较多,脂肪就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屏障,所以肥胖的人用此类药比较合适。
  第五类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作用在肠道,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达到抑制血糖的作用,这类药副作用轻微,引起低血糖发生率低,一些不吃主食就像没吃饭、一天半斤粮食都不够的人,最好选用此类药物。
  有人觉得自己吃二甲双胍不管用,可能和药物起效的时间有关系,胖的人选择二甲双胍还是非常适合的。通常,降低糖化血红蛋白1%~2%就算比较强了,二甲双胍能达到这个水平。磺脲类的降糖药可能吃了之后马上就能降糖,而二甲双胍的作用是持续的,降糖效果逐步显效。
  当然,任何降糖药都不是万能的,如果血糖水平很高,可能需要两种或多种药联合或应用胰岛素才能降低血糖。
  五、需要经常查胰岛素水平么?
  不用经常化验,刚得糖尿病的时候可能需要查一下,了解一下胰岛素的水平,或者是在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不好,需要了解胰岛功能,这时候需要做一些这方面的化验。
  六、什么时候应该联合应用降糖药?
  以前大家认为,先用一种药,且为小剂量,等血糖实在降不下来的时候再加另外一种药。现在认为,如果只用一种药,用药量加大,单种药物的副作用也会加大。如果联合用药,每种药物不必达到最大量,即可以从不同机制去降血糖,降血糖的效果优于单一药物的效果,同时又降低了用药的副作用。
  实践也证明,早期联合用药,更容易使血糖达标,也降低了长期服药的合并症,所以现在强调“早期联合,早期治疗”。
  选择的方案很多,如双胍类 磺脲类或非磺脲类促泌剂、双胍类 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 胰岛素增敏剂、磺脲类或非磺脲类促泌剂 胰岛素增敏剂、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或以上三种或四种的联合。只要病人没有使用药物的禁忌证,降血糖达标就是服药的目的。当然,达标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七、为什么说打胰岛素是节约自己的“资源”?
  以前的治疗都是在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实在降不下来了,才用胰岛素,现在这种观念早已改变。即使是初发糖尿病,若血糖很高,比如空腹血糖超过10,就可以选择胰岛素治疗。
  因为血糖高的时候,胰岛功能受葡萄糖毒性作用,药物降糖效果很差,先选用胰岛素,自身的胰岛功能就能得到休息和恢复,以后再去选口服药。
  所以现在选择胰岛素的时机,并不是应用各种降糖药后血糖仍然不下降的最后选择。刚得了糖尿病便选择胰岛素进行治疗,最后转到口服治疗。很多人担心,打了胰岛素以后就要依赖一辈子了,自己就完全不分泌胰岛素了。其实不是,胰岛素就像“资源”一样,打了胰岛素,自己的胰岛素就可以留着以后用了,等于是在积攒自己的能源。
  降压药、降糖药和哮喘时使用的激素,因为都属于长期服用,担心副作用或者上瘾有情可原。但吃不吃药需要算算“得失比”,血压不降、血糖不降的后患是心肌梗死、脑出血,任何一个都比药物的副作用严重得多。至于哮喘,很多病人为了少用激素忍着不吸,最后严重了只能去急诊室抢救,一针静脉注射的激素早就超过平时的吸入量了,是得不偿失的。
  八、为什么低血糖的发生不容忽视?
  降糖药物能引起低血糖,尤其是促胰岛素分泌剂。此外,活动量、进食量和药物的关系没处理好也会出现低血糖。
  如果增加了活动量,而药物没有减,饮食也没有增加,这时候就可能发生低血糖。老年人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比年轻人大,因为老年人對低血糖的应激能力差,除心慌、手抖、出汗,可能会很快发生昏迷,所以总提醒老年患者带一些吃的在身边,比如饼干、巧克力等以备急用。
  为了防止低血糖的发生,要记住一个原则,吃药就吃饭,不吃饭就不吃药!胰岛素类药更是如此,如果今天打了胰岛素,就一定要吃饭!如果今天不想吃饭,就不要打胰岛素!
  有一些双胍类药或胰岛素增敏剂类药,和吃饭的关系不是特别大,可以不吃饭也吃1片药,因为它不会马上降低血糖,不会引起低血糖。
  由于老年人對低血糖的耐受比较差,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在治疗上尽量使用作用温和的降糖药。
  (编辑 祝健)
其他文献
材料:rnA.饼底部分:奥利奥60克,黄油30克,心形模具6寸.rnB.蓝莓酱部分:蓝莓一盒(125克),半个柠檬榨汁,糖20克.rnC.芝士糊部分:卡夫奶油芝士一盒(250克),糖40克,动物性淡奶油6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静脉滴注预防国产紫杉特尔导致的化学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期间,将使用紫杉特尔化疗的入院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
期刊
一次,华佗带着徒弟到镇上一个酒铺里饮酒。只见几个少年在比赛吃螃蟹。他们狂嚼大吃,蟹壳堆成一座小塔。华佗想,这伙少年无知,螃蟹性寒,吃多了会生病。他便上前好言相劝。那伙少年吃得正来劲,哪听得进华佗的良言!一个少年还讽刺说:“老头儿,你是不是眼馋了,我掰一块给你尝尝。”华佗生气地叹了两声对掌柜说:“不能再卖给他们了,吃多了会出人命的。”  酒店老板正想从那伙少年身上多赚些钱,哪里听得华佗的话?说:“就
期刊
期刊
那时候,她在A城,他在B城。他的工作比较忙,所以每次都是她去看他。A城到B城只有一趟火车,是最简陋的绿皮车,开车时间是清晨六点钟,所以她每次都要起个大早,匆匆忙忙赶往火车站。大多数时候,她都买不到坐票,只能背着大包小包站在车厢的过道里,包里全是买给他的东西:柔软的牙刷,纯棉的袜子,以及柠檬味的剃须泡沫。这样站上六七个钟头,到站的时候,她的腿早已站得酸痛,但满心都是幸福,仿佛一转身就要从眼角眉梢溢出
期刊
结婚刚三年,我和老公的婚姻就亮起了红灯。其实,我们一直都很相爱,只是一天三小吵,三天一大吵的生活实在太伤感情了。  我是急脾气,气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吵架常常是由我发起,我不断地指责老公,直到老公急了,和我吵起来。吵架之后,我很快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该干嘛干嘛。老公却不一样,每次吵架后,他都像大病一场,很受伤的样子,要很长时间才能调整过来,才愿意和我和好如初。时间一长,我们吵架的频率越来越高,而
她在阳台上喝着花茶,望着远方的天空,此时,女儿已去上学,先生一早去了公司,家在寂静中,显得有些空荡。  那日在上海,她按地图循着路牌,找寻一些古建筑和故居,不知为什么,她总喜欢怀旧,一个人,静静感受岁月的味道。空中飘着雾状小雨,她撑起一把半旧的雨伞,行走间,忽然听到有人用家乡话叫她的名字,她下意识地回头,竟然是他,十多年没有见了。  阳台外又飘起了微雨,腼腆得像少女,那雨有些飘忽,也有些暖意。此时
年轻时,有个算卦的对我说,只要我娶个旺夫的老婆,这辈子一定可以飞黄腾达。不过得给他点钱,他才肯指点我如何找到有旺夫相的女人。年轻气盛的我不信邪,自信凭借我的聪明才智和努力肯干,无论有没有旺夫的老婆,我都能很快出人头地。  转眼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我才发现自己不但没有出人头地,相反连出人头地的欲望都没有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娶了个懒散不旺夫的老婆。别说我没出息,把责任推老婆身上,相信听了我的七条理由,大家
最近,我们几位老朋友在例常聚会时,谈及人追求快乐生活的三大元素:足够的饮食、悠闲的睡眠、急速的死亡。其中一人也提出他个人的十六字箴言:不愁吃穿,一生无忧,享尽天年,无疾而终。他说若能按这十六字箴言在人界走一趟,恐怕得靠前世累积足够的善德才能办到。  “不愁吃穿”,以我们目前的生活水准与质量,只要基本的需求,一天三餐有鱼有肉,衣能蔽体御寒,一般人都可以享受到。当然,鲍鱼龙虾、名牌衣饰则不在计算内,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