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子不同提取部位对人膀胱癌EJ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wo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急性子不同提取部位对人膀胱癌EJ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

将急性子进行提取分离,得到水部、醇部、石油醚部、乙酸乙酯部及正丁醇部,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各提取部位对人膀胱癌EJ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

结果

急性子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水部、醇部、石油醚部对EJ细胞增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其对EJ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依次为0.041、0.442、2.224、1.254、1.671 g/L。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0.08 g/L的急性子乙酸乙酯部作用于EJ细胞24 h后,G2/M期细胞比例为(22.3±3.1)%,较空白对照组的(14.5±2.5)%显著增高(P< 0.05)。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部作用于EJ细胞24 h后,EJ细胞的凋亡率由对照组的(14.27±1.42)%分别增至(29.88 ±1.29)%、(36.91±2.35)%、(43.77±3.48)%、(77.73±3.18)%和(80.35±5.41)%。

结论

急性子不同提取部位对人膀胱癌EJ细胞株的增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抑制作用最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分裂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米贝地尔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制备DNP模型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n= 7):A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NS)3 ml;B组:腹腔内注射米贝地尔0.5 mg;C组:腹腔内注射米贝地尔1.5 mg。测定给药前、给药后0.5、1.0、2.0、4.0、8.0 h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结果各时间点B组大鼠MWT [0.5 h:(
目的观察在兔骨质疏松模型中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对邻近腰椎生物力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通过切除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42只,分为两组,A组21只,予以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B组21只,予以PKP手术,观察两组模型术后椎体弯曲和压缩实验最大载荷量的变化,椎体术后平均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的改变。结果两组兔模型行PKP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椎体承载压力
目的观察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在缺血后适应减轻兔小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缺血后适应组(IPO 组)、mPTP抑制剂环孢素A组(Cs A组)、IPO+ mPTP开放剂苍术甙组(IPO+ Atr组)。分别干预后采集各组兔部分小肠组织标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小肠组织丙二醛(MDA)活性,提取肠线粒体,检测mP
期刊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DHA)对人脑胶质瘤BT325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线粒体途径和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DHA以时间及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BT325细胞增殖,24、48、72 h的半数抑制剂量(IC50)分别为116.3、78.
目的观察血清微小RNA(miRNA,miR)-214、miR-21和miR-195在乳腺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的表达,探讨这3个miRNA和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例乳腺癌患者和10例健康女性的血清,从血清中提取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这3个miRNA在两类人群中的表达。应用SPSS 21.0软件对血清中miRNAs的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微小RNA(miRNA,miR)-200a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及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肝细胞肝癌患者95例,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肝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miR-200a表达,并分析miR-200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癌患者血清中miR-200a相对表达量为4.57±1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发病与患者血清CD40及其配体(CD40L)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诊断明确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病例组)与26例健康人群(正常组)进行对照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CD40和CD40L水平,应用统计学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CD40/CD40L与腹主动脉瘤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清CD40浓度为(96. 20±26. 26)ng/L,高于正常组的(
目的探讨开放与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对老年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60周岁以上腹壁切口疝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组24例,腹腔镜组28例。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切口感染、血清肿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9±4)ml]、住院时间[(8±3)d]、术后疼痛7例(25. 01%),明显优于开放组(P< 0. 05)。两组均无患者死亡,随访3个月至2年
目的通过比较右美托咪定复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用于肾衰患者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观察,探讨患者在该麻醉方式下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肾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组(D组)和全身麻醉组(G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时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围麻醉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基础生命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