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口可乐作为全球知名品牌,其公司发展运营模式,推广销售策略从来都是全球公司市场营销的典范。从分析可口可乐近期营销策略入手,尝试找出其与现代班主任工作特点之间的相似之处,并以此从大公司的营销策略中梳理出对作者的班主任工作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可口可乐营销策略班主任借鉴众所周知,可口可乐自1886年诞生至今,始终与社会发展相互交融,不断激发创新灵感,每天为全球的人们带来怡神畅快的美妙感受。或许是因为碳酸饮料的销量每年以30%的速度下降,有着百年传奇历史的可口可乐在保持百年经典红色糖浆的怡神美味同时,也在一贯的红色包装上做起文章。2013年5月,可口可乐推出了24款昵称瓶,2014年又推出主题为“分享可口可乐,分享我们的歌”,可口可乐歌词瓶。毫无疑问,这家百年饮料品牌为了赢取年轻消费者的芳心,的确投入巨大,也费尽心思。
毫无疑问,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交往方式、教育方式、消费方式、闲暇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六大革命……而且最新的数字显示,我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已达8.38亿人。其中35岁以下的占80%以上,网民在结构上仍然呈现低龄化的态势。而且随着家庭互联网及手机上网的普及,青少年(学生)已经成为当今网络使用的主体。
网络流行语,其实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它的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而网络流行昵称是“年轻化”与“有文化”这两个特征的最好体现者。能够登上昵称瓶自然是最受大家欢迎的、积极乐观的称呼,如文艺青年、吃货、纯爷们、大咖、天然呆、技术男,等等,但网络最流行称呼之一“屌丝”被抛弃了。能登上“歌词瓶”的40句歌词,虽然也有选自时下流行的热歌,但绝大多数还是80、90后熟知的、充满正能量的经典歌曲。如“做个好汉子”“朋友别哭”“最初的梦想一定能到达”等。
有人不禁要问,可口可乐近两年包装上所花的心思,与教育、与班主任工作有何关联。其实,仔细分析对比,不难看出可口可乐的营销与班主任工作之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赢得年轻一代的认同很重要
对可口可乐而言,新一代年轻人对汽水饮料并不买账,而第一代主力消费者的“70后”“80后”对汽水饮料也没有那么热衷。新一代消费者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赢得年轻一代的认同很重要。
对任何年龄段的班主任来讲,你所面对的对象毫无疑问是“年轻一代”,哪怕你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而新一代的年轻人网络化倾向严重,可能会较早地形成对事物的态度及个人观点,但由于其本身心理特征,这种态度及个人观点又相当容易受到外界舆论及他人的影响。然而对于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来讲,几句卖萌“小伙伴”、贴心的问候和深刻的人生哲理相结合,短期内赢得年轻一代的认同固然不是难题。但要想长期,包括在其成长乃至人生的整个阶段都得到认同,必然还是要在多变的红色瓶装满不仅是美味的,而且是健康的饮品。而这些必然来源于班主任自身的人格修养——淳厚、善良、勤学、向上的大师级人生态度。
二、扮演的是一个主持人、协调人而非主导者的角色
可口可乐公司CMO——Joe Tripod认为,可口可乐是会从品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社会化,而非仅仅从战术层面讲如何进行社会化营销。而其消费者印象到消费者表达的核心观点,很清楚地诠释了社会化对于品牌带来的本质性变化,在无处不在的社会化对话中,可口可乐需要扮演的是一个主持人、协调人的而非主导者的角色。可口可乐最纠结的问题在于究竟如何让社交网络提高销量。
而新的教育形式下,为了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动性,班主任通常是班级工作的策划者、组织者以及指导者。班主任当然应该是德育管理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交流的中介。这似乎与“可口可乐需要扮演的是一个主持人、协调人的而非主导者的角色。”不谋而合。显然扮演好这个角色绝非易事,知名的主持人、协调人需要非常的智慧、也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处理各种状况的应对手段及相关的经验。
当然,最让班主任纠结的问题在于:究竟怎样不让社交网络或者网络游戏影响到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
三、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家“百年品牌”
很多人担心,可口可乐这样大胆的包装活动,也可能会把身价拉低。火的词儿虽然有火的理由,终究低俗。所幸的是,我们没能找到印有“屌丝”的瓶子。我们能在瓶上看到的基本都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名字。其所作所为不能为违背这个百年品牌的使命:让品牌与行动不断激励人们保持乐观向上。
任何一位班主任自担任班主任的第一天开始,就应像创办属于自己的公司一样,开始着手经营自己的品牌,这一点似乎有些像名人文化班级中的“周恩来班”等,但又有相当大的区别,或者始终是以名人作为品牌,而不是班主任自身。在逐年的工作中,逐渐完善自己的品牌使命及理念,使班级能成为自己本学校各层次中的品牌班级,并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使它成为一个百年不到的品牌。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始终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竭力维持品牌形象,其实更是考验班主任人格魅力和聪明才智的。
四、微小的创新也要尝试
在互联网领域,颠覆与被颠覆都很常见,而哪怕是包装上的微小的创新,似乎对当下的可口可乐及其他品牌更有力量。
而在班主任的工作中,要想得到年轻一代的认同,扮演好主持人、协调人的角色,树立自己的品牌,那就始终要与社会发展相互交融,不断激发创新灵感,才能令你的学生们的身体及思想更怡神畅快,才能让我们所做的教育工作更具有价值。
很多实例告诉我们,谁忽视互联网的影响力,其结果只有失败。可口可乐公司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各国文化、年轻人的影响,充分利用这种影响,敢为自我突破,尝试不同的营销策略,摆脱困境。而广大的班主任,也应认识到互联网对班主任工作的冲击,在众多的应对策略中,也可以从大公司的营销智慧中吸收营养,从而帮助自己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进一步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涵,建立属于自己的班级管理特色。
可口可乐营销策略班主任借鉴众所周知,可口可乐自1886年诞生至今,始终与社会发展相互交融,不断激发创新灵感,每天为全球的人们带来怡神畅快的美妙感受。或许是因为碳酸饮料的销量每年以30%的速度下降,有着百年传奇历史的可口可乐在保持百年经典红色糖浆的怡神美味同时,也在一贯的红色包装上做起文章。2013年5月,可口可乐推出了24款昵称瓶,2014年又推出主题为“分享可口可乐,分享我们的歌”,可口可乐歌词瓶。毫无疑问,这家百年饮料品牌为了赢取年轻消费者的芳心,的确投入巨大,也费尽心思。
毫无疑问,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交往方式、教育方式、消费方式、闲暇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六大革命……而且最新的数字显示,我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已达8.38亿人。其中35岁以下的占80%以上,网民在结构上仍然呈现低龄化的态势。而且随着家庭互联网及手机上网的普及,青少年(学生)已经成为当今网络使用的主体。
网络流行语,其实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它的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而网络流行昵称是“年轻化”与“有文化”这两个特征的最好体现者。能够登上昵称瓶自然是最受大家欢迎的、积极乐观的称呼,如文艺青年、吃货、纯爷们、大咖、天然呆、技术男,等等,但网络最流行称呼之一“屌丝”被抛弃了。能登上“歌词瓶”的40句歌词,虽然也有选自时下流行的热歌,但绝大多数还是80、90后熟知的、充满正能量的经典歌曲。如“做个好汉子”“朋友别哭”“最初的梦想一定能到达”等。
有人不禁要问,可口可乐近两年包装上所花的心思,与教育、与班主任工作有何关联。其实,仔细分析对比,不难看出可口可乐的营销与班主任工作之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赢得年轻一代的认同很重要
对可口可乐而言,新一代年轻人对汽水饮料并不买账,而第一代主力消费者的“70后”“80后”对汽水饮料也没有那么热衷。新一代消费者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赢得年轻一代的认同很重要。
对任何年龄段的班主任来讲,你所面对的对象毫无疑问是“年轻一代”,哪怕你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而新一代的年轻人网络化倾向严重,可能会较早地形成对事物的态度及个人观点,但由于其本身心理特征,这种态度及个人观点又相当容易受到外界舆论及他人的影响。然而对于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来讲,几句卖萌“小伙伴”、贴心的问候和深刻的人生哲理相结合,短期内赢得年轻一代的认同固然不是难题。但要想长期,包括在其成长乃至人生的整个阶段都得到认同,必然还是要在多变的红色瓶装满不仅是美味的,而且是健康的饮品。而这些必然来源于班主任自身的人格修养——淳厚、善良、勤学、向上的大师级人生态度。
二、扮演的是一个主持人、协调人而非主导者的角色
可口可乐公司CMO——Joe Tripod认为,可口可乐是会从品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社会化,而非仅仅从战术层面讲如何进行社会化营销。而其消费者印象到消费者表达的核心观点,很清楚地诠释了社会化对于品牌带来的本质性变化,在无处不在的社会化对话中,可口可乐需要扮演的是一个主持人、协调人的而非主导者的角色。可口可乐最纠结的问题在于究竟如何让社交网络提高销量。
而新的教育形式下,为了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动性,班主任通常是班级工作的策划者、组织者以及指导者。班主任当然应该是德育管理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交流的中介。这似乎与“可口可乐需要扮演的是一个主持人、协调人的而非主导者的角色。”不谋而合。显然扮演好这个角色绝非易事,知名的主持人、协调人需要非常的智慧、也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处理各种状况的应对手段及相关的经验。
当然,最让班主任纠结的问题在于:究竟怎样不让社交网络或者网络游戏影响到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
三、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家“百年品牌”
很多人担心,可口可乐这样大胆的包装活动,也可能会把身价拉低。火的词儿虽然有火的理由,终究低俗。所幸的是,我们没能找到印有“屌丝”的瓶子。我们能在瓶上看到的基本都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名字。其所作所为不能为违背这个百年品牌的使命:让品牌与行动不断激励人们保持乐观向上。
任何一位班主任自担任班主任的第一天开始,就应像创办属于自己的公司一样,开始着手经营自己的品牌,这一点似乎有些像名人文化班级中的“周恩来班”等,但又有相当大的区别,或者始终是以名人作为品牌,而不是班主任自身。在逐年的工作中,逐渐完善自己的品牌使命及理念,使班级能成为自己本学校各层次中的品牌班级,并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使它成为一个百年不到的品牌。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始终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竭力维持品牌形象,其实更是考验班主任人格魅力和聪明才智的。
四、微小的创新也要尝试
在互联网领域,颠覆与被颠覆都很常见,而哪怕是包装上的微小的创新,似乎对当下的可口可乐及其他品牌更有力量。
而在班主任的工作中,要想得到年轻一代的认同,扮演好主持人、协调人的角色,树立自己的品牌,那就始终要与社会发展相互交融,不断激发创新灵感,才能令你的学生们的身体及思想更怡神畅快,才能让我们所做的教育工作更具有价值。
很多实例告诉我们,谁忽视互联网的影响力,其结果只有失败。可口可乐公司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各国文化、年轻人的影响,充分利用这种影响,敢为自我突破,尝试不同的营销策略,摆脱困境。而广大的班主任,也应认识到互联网对班主任工作的冲击,在众多的应对策略中,也可以从大公司的营销智慧中吸收营养,从而帮助自己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进一步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涵,建立属于自己的班级管理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