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加强初中教学管理的几个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是接受正规教育的基础阶段,初中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未来成长意义重大。因此,加强初中教学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有效提高初中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笔者对初中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审视,寻找其中的不足,并探讨了完善教学管理工作的途径。
  关键词:加强;初中;教学管理;途径
  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发展阶段,初中阶段的教育生涯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意义重大。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让教师有更高的热情投身到教学工作中。当前,全国范围内开展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加强初中教学管理十分重要。对当前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一、 初中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教学管理模式生硬
  现阶段,很多学校过于强调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对教师的管理,限制在特定的规范条例中,使得管理工作过于生硬,教学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太差。很多学校都将学生的违纪情况与教师的奖金联系,使得教师太过重视班级纪律,不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将学生的感受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重要标准,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人文关怀。教学管理工作过于生硬,使得教师将惩治手段作为管理学生的重要手段,也就失去了初中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缺乏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
  初中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是服务师生。然而,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管理者的官僚主义思想严重,经常摆领导架子,并没有对教学管理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使得教学管理工作与学校的政教管理相互依附,失去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本质意义。同时,很多教学管理者缺乏“服务”意识,导致素质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开展,阻碍了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三)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
  教学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然而,现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并不能反映实际教学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能仅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表现出来,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应该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进行完善,进而推动教育改革。
  (四)应试制度阻碍教育改革
  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考试”,本身具有导向性,能够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所提高。然而,现阶段的考试制度的功利性强,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在僵化的教育制度中被束缚,教师就不能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应用。另一方面,应试制度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得教学管理工作也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核心的,不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样的教学管理,阻碍了素质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管理组织僵化
  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校通常只是将管理制度交于领导层,使得管理工作变成了一种行政命令,是领导实施权力的行为。这种管理行为实用性差,很难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学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致使教学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所以,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教学管理组织制度僵化的问题,管理工作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加强初中教学管理的途径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管理理念
  加强初中教学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转变观念,形成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管理理念。传统的管理理念中,认为教师只是作为执行者,执行管理层的各项命令。其实,教师也应该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承担着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自身的管理和对校园活动的各项管理力度。初中阶段的教学管理,应该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
  笔者认为,应该对每件事进行管理,对校内的各项实践活动都增强管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长远发展。
  (二)全面调动社会力量进行管理
  初中教学管理工作,并不只是校园内部的事情,而是应该全社会共同参与其中。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学生的“减负”和“高考”,都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初中教学管理,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作为教学管理者,应该积极引导社会关注教学工作,加强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三方之间的交流,使家长和社会也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中。
  笔者作为教学管理者,重视自己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并让家长起到校外监护的作用,让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进而与家长和社会共同创建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推动初中教学改革的开展,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创建科学教学环境
  在初中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在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遵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學生的发展特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环境应该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并能够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水平。同时,也要改善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环境,让教师能够全身心的投身到教育工作中,且不被外界所打扰。
  笔者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建议学校为学生改善教学器材,增加一些教学工具,这样就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中,教师是直接接触到学生的重要群体,因此,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对教学管理质量造成了直接的影响。现阶段,为了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制定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初中阶段,教师不应该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做学生的大朋友。
  同时,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养,开展全校教职工的交流活动,并帮助他们创造机会,出国留学深造,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
  三、 结语
  作为初中教学管理者,我们应该积极增强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突破原有管理模式的制约,促进教学改革的更好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始终在积极、友好的氛围下成长,进而让学生成长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罗丹晨.初中生物教学与小学科学衔接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2]赵春燕.高初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初探[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3]张红.初中课堂教学管理探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4]李莉.初中教师课堂教学道德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4.
  [5]张冉.浅谈如何提升初中教学质量[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9):103-104.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拟探索一种新方法的可行性,即免疫磁珠阴性选择法富集结合ICC鉴定检测CTC。 材料与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6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住院手术的肺部占位待查患者作
摘 要:本文简要解释核心素养,文本解读,并结合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修6 Unit 18 Lesson 1 What Is Beauty? 探讨了立足文本解读,优化教学设计,达到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素养,进而实现学科育人。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本解读;教学设计  一、 核心素养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的提出:A competence is more than just knowledge or
摘 要:后进生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缺乏自信,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关键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重点是教师对后进生的关爱,激发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为后进生搭建发挥与张扬自我的舞台。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自信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班级后进生的存在现象普遍。后进生是指那些品行或学习方面相对暂时落后的少数学生。后进生若管理不到位,将影响到整个班级健
摘 要:在品德教学中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挖掘资源;激活课堂;提高实效  品德课标在建议中明确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本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挖掘教师学生特别关注的世界灾难事件,作为教
本文分两部分研究了间歇充气装置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纤溶凝血的作用。 第一部分:间歇充气装置对神经外科病人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本研究观察了神经外科
对于数学教学而言,需要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立足其原有知识经验水平,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寻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对问题本质和规律的理解,切实提升教学效率.
摘 要:本文首要分析了高中地理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剥洋葱”教学模式的出发点,然后采取从由外往里剥、化整为零逐个击破的形式,对如何实施“剥洋葱式”高中地理复习模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剥洋葱式;复习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涉及到的地理知识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又有深奥难懂的地理基本原理,也有许多需要深刻透彻地理解的知识点。因此,许多学生在复习中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尽管下了很大工夫但复习
摘 要:翻转课堂是近几年新兴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将老师和学生的职能进行一定改变,调换了教学和学习的位置。翻转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自发情况下进行学习和完成任务,教师起到引导作用,而不是以往一味地填鸭式教学。此外,翻转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地点主要是校外,以往的教学模式里,学生都必须在学校里进行学习和作业,而现在校外成了学生完成作业和解决自身问题的地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转换了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之间的角
摘 要:通过“工学结合”模式,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中职院校德育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本文对“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工学结合;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  目前,在不少中职院校存在着对德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的情况,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不想学,教師不愿教,德育课
摘 要:传统以考分来评价学生的做法严重伤害了中小学生。它只单方面重视学习结果,而对学习过程却未予关注,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性格、思想品德、其他方面的才情等几乎完全忽视,如此评价方式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者大有人在,创新开放者少而又少,也造就了大量的所谓差生,这让那些所谓的差生形成了十分严重的自卑心理。广大教师强烈呼吁,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早该废止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人性化的、更加全面而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