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下电影美学的嬗变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d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始终是推动影视艺术创作思路转变与革新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此,本文从电影美学内涵、叙事方式、应用技术、美学特点四个方面阐述了电影美学的发展嬗变,意在通过多元化的研究视角,挖掘出全媒体时代下电影的美学内涵的嬗变。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电影美学;叙事手法
  一、引言
  现阶段,电影的观影途径、制作方式和美学表达越来越偏向数字化,打破了传统电影在道具、叙事技法等方面的局限性,为人们带来了生活化、奇观化的观影体验。对此,我们有必要对电影美学的嬗变做出研究讨论,从而进一步发现全媒体时代电影的独特魅力。
  二、全媒体时代下电影美学内涵的嬗变
  传统电影大多具有特定的受众范围和时代契合性,所以其电影在内涵上大多较为宏观、向上,且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同时,传统电影注重传递理性、集体化的现实主义价值观,所以在构思和拍摄的过程中强调电影情节和叙事过程中“意义”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电影中,角色的善与恶往往具有严格、绝对性的区分,其思想结论和传递价值也多由影片的作者代替观众提出,使得观众缺乏开放性的思考空间和美学体验。
  全媒体时代下的电影美学内涵则不同,后现代电影更加偏重于社会化、个体化的美学表达,强调单一角色的精神美和个性美。一些后现代电影以“反理性”为原则,强调人性、情感的重要性,扩大了观众对感性美、生命美的思想和理解范围。同时,由于全媒体时代下电影观看途径的增多,后现代电影所传递的美学价值更加生活化、大众化,把人的快乐、冲动作为电影主题,通过应用新型电影技术和后期技术将电影的美感放大到极限,通过新时代的美学手法将电影故事与观众的情感联结在一起,给观众以感官上的美学刺激,并随着剧情的发展将这种刺激感延续下去。
  三、全媒体时代下电影叙事方式的嬗变
  传统电影多强调主旋律、宏观化的叙事方式,且多应用“开端-纠葛-发展-高潮-结局”这样固定的戏剧化叙事套路,并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政治背景等方面相对应。以美国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为例,这部电影利用长篇宏观叙事的手法描写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黑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主人公带领其组织的三K党粉碎黑人王国,建立统一新国家的故事。该电影从角色台词和叙事过程中透露出了大量的种族主义思想,饱受人们诟病。由此可见,传统电影通过宏大叙事,为统治阶级或某种特殊的社会政治需求服务,成为了统治阶级思想的喉舌,局限了电影在叙事方式上的美学表达价值。
  在全媒体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电影叙事理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叙事手法上常常脱离循规蹈矩,将小人物的生活片段打碎重组,通过跳跃性的叙事手法将一些矛盾化的社会问题搬上荧幕,带给观众生动、逼真的观影体验。后现代电影的叙事手法多种多样,例如多主线同时叙事的电影《通天塔》、人物生活片段化叙事的电影《血战钢锯岭》、倒叙式电影《不可撤销》、插叙式电影《低俗小说》等。这类电影大多数都已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和个人作用为主,将传统中“环境决定人物”的传统叙事理念转变为“人物改变环境”的现实化叙事理念。
  四、全媒体时代下电影美学技术手法的嬗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媒体时代下的电影在光影运用、特效制作、图像技术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传统电影多数以场景和人物台词表现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其传达的电影内容和艺术手法也多拘泥于现实世界。相比之下,后现代电影把人的想象空间和观影体验带入了幻想世界中,将原本只存在与人们梦中、怪谈中,甚至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奇幻场景真实地呈现出来,带给人们超乎想象的美学刺激。
  电影《侏罗纪公园》在放映时可谓是赚足了眼球和口碑,这部电影运用三维动画建模技术,将一个个“真实”的恐龙形象加入到电影的叙事当中。其后,《玩具总动员》《星球大战》《变形金刚》等电影更是将图像技术运用到了极致。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猩球崛起》《指环王》等电影引入了动作捕捉技术,将“咕噜”等虚拟形象的表情、动作进一步真实化,带给了观者视觉上超凡的美学冲击。
  此外,新媒体时代电影美学技术的嬗变还表现在电影放映方式的变化上。当前的许多大片运用了3D数字技术,观众带上特制的3D眼镜即可真实感受到“弹片飞过头顶”、“火车向自己驶来”等刺激体验,大大加强了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代入感,这种身临其境的美学呈现方式是传统电影远远不可比拟的。
  五、全媒体时代下电影美学特点的嬗变
  传统电影受到技术水平和时代观念的局限和导向,在审美价值的特点上表现为高度的现实化,使得电影虽然具有艺术魅力和故事价值,但缺少一定的人文关怀和视觉冲击力。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看电影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日常娱乐活动,观影过程中的视听享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基于此,现阶段电影美学的特点逐渐由由现实化转变为奇观化,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后期技巧和数字技术营造出世界末日、外太空、天堂等现实中不存在的奇幻场景,一系列高品质的科幻片、特摄片、恐怖片也因此出现。以“天堂”这一意向为例,在传统的电影中,要营造出天堂场景就需要借助实物的帮助,用棉花代替云层、在演员身后插上道具翅膀等,观众无法对其产生较大的兴趣;而新传媒时代下的电影中,人们可以用数字化手法营造出“真实”的天堂环境,继而充实电影的内容,丰富观者的美学感受。
  六、结语
  总而言之,全时代下电影美学的嬗变,是社会、科技、人们思维方式等多种因素发展的必然產物。由本文可知,后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其刺激的艺术表达、奇幻的场景运用更能刺激观众感官体验、冲击观众的内心世界。同时,电影内涵和叙事手法也从宏观化、思想化转变为个性化、娱乐化,满足了当代人们对电影消费的需求,提升了电影整体的美学价值和情感价值。
  参考文献:
  [1]金丹元.文化软实力与“消费社会”理念、“高科技”冲击并存——新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电影美学形态的演变[J].艺术百家,2011,27(01):66-72+65.
  [2]余志为,彭吉象.从观看到体验——转变中的3D电影美学观念[J].当代电影,2014,(09):176-179.
  作者简介:
  尤元学,男,山东临沂人,商丘学院教师,河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硕士毕业,研究方向:电影电视。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针对学校照明用电浪费严重的问题,为了有效利用教室灯光、节约能源,本课题提出了基于单片机的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了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提出了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节约能源;照明;智能控制;AT89C52单片机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消耗量逐年上升,照明用电水平也逐年提高,导致电负荷的加剧,能源缺乏已成为
摘 要:当代大学生年龄普遍在18~26岁之间,属于“90后”甚至“95后”一族(文中统称为当代大学生)。本文旨在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姜、围棋和历史上的“大字报”作比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识破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并提出广大“60后”、“70后”教育者(文中统称为当代教育者)与当代大学生相处之道,为当代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便于当代教育者提前做好教育制度的顶层设计,以应对新生力量的到来。  关键词:生姜;
高校实验室安全是提高教学质量、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整个高校安全的重中之重.本文就高校实验室现阶段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制定建立健全和完善实
针对数学专业学生历年来就业情况一直不理想问题,分析数学专业就业能力现状,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促进数学专业就业能力的研究.根据分析,提出开展以校园文艺活动、数学建模竞赛、
摘 要:近年来西部农村寄宿制小学从数量上看,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在教育经费、管理人员配备、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西部农村寄宿制小学需采取有效的学校管理与发展策略,保障西部农村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西部农村;寄宿制小学;问题;对策  一、西部農村寄宿制小学存在的必要性  一切政策或是行动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的,没有绝对的正确与否,只有适合不适合。在推动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
近几年,我国民办高校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民办高校毕业生的队伍也不断壮大了.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高校对毕业学生的就业指导也变得尤为重要了.民办
3月29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次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清到会就提请的人事任命议案作说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春华主持会议并讲话.rn会议学习贯彻十三届全国人大
期刊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内容的提出,处于转型时期的独立学院,如何在改革中立足,如何在激烈竞争的院校间持续发展是当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