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酸及多元醇类低共熔溶剂预处理木质纤维素研究进展

来源 :应用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i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述了一种新型绿色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预处理木质纤维素的研究进展.DES具有价格低廉、毒性小、易生物降解和易合成等优势,用于木质纤维素预处理可以在保留纤维素的同时,选择性去除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极大提高后续纤维素酶解过程中的糖化率.重点介绍了有机酸和多元醇类DES预处理木质纤维素、不同DES预处理效果比较以及这两大类DES组合其他预处理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DES预处理机理及构效关系、DES循环使用、DES木质素的分离及高值化利用做了展望.
其他文献
期刊
以60%乙醇提取花生衣染料,对亚麻织物进行染色.采用直接染色、铁预媒染及铝预媒染3种不同染色方法,研究染色温度和染料用量对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染色后织物的K/S以及L、a、b得出最佳染色温度为:直接染色为120℃,Fe2+预媒染为110℃,A13+预媒染为120℃.媒染染色织物颜色差异较大,在相同染色条件下,Fe2+预媒染织物K/S值最大.直接染色亚麻织物K/S值高达6,表明花生衣染料对亚麻织物染色潜力大.在最佳染色条件下,染色亚麻织物的色牢度、抗紫外性能优良,Al3+预媒染织物各项色牢度可达
以污泥为原料,商品TiO2为光催化剂,KOH为活化剂,采用一步法制备KOH活化污泥基活性炭负载TiO2催化剂,并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KOH活化污泥基活性炭负载TiO2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为:TiO2投加量为2%,KOH浓度为2 mol/L,固液比为1∶1.8 g/mL,升温速率为6℃/min,热解温度为550℃,热解时间为50 min.在pH为8,催化剂投加量为1.8 g/L,光照时间为180 min时,对MB光去除率达到了98.33%.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
针对聚氧化乙烯(PEO)颗粒在水中易成团,溶解速度缓慢的问题,通过自制脂肪酸酯基聚氧乙烯改性剂,对PEO粉末进行表面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PEO在水中分散性显著提高,且改性过程不影响PEO主要物性.进一步探讨了改性剂种类、用量、改性时间及改性温度对PEO溶解时间的影响,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脂肪酸酯基聚氧乙烯(S60)为改性剂,改性温度25℃,改性剂用量为3%,搅拌速率为300 r/min,改性时间120 min.该改性条件下PEO水溶液(质量分数0.5%)的溶解时间缩短了40.0%.
探究超声辅助法、酶解法、乙醇提取法对桑葚中黄酮类化合物(桑葚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超声辅助有利于桑葚黄酮提取,酶解法效果较差,乙醇提取法易于操作,效果较好.利用正交实验对乙醇提取法的温度、时间、乙醇体积分数进行优化,确定桑葚黄酮乙醇提取法的最佳工艺为:浸提温度70℃,时间150 min,乙醇体积分数80%.在该条件下,桑葚黄酮含量可达1.19 mg/g.探讨了pH值、食品添加剂、贮存温度、贮存时间对桑葚黄酮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5~7,低温和常中高温条件下桑葚黄酮稳定性较好;抗坏血酸对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层状镍铁水滑石(NiFe-LDH)催化剂,通过XRD、SEM、TEM及XPS进行表征.以NiFe-LDH为催化剂,在模拟日光条件下活化过二硫酸盐(PDS)降解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结果表明,NiFe-LDH活化PDS能有效降解MB,且当过二硫酸盐(PDS)投加量为0.5 g/L,NiFe-LDH投加量为1.0 g/L,反应时间为120 min时,亚甲基蓝MB(10 mg/L)降解率最高可达93.8%;初始pH对亚甲基蓝(MB)的降解影响较小;自由基猝灭实验表明,硫酸根自由基、羟基自由
以果糖为原料,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接枝铝的SBA-15分子筛为催化剂,在探针超声辐照下进行果糖脱水反应合成5-羟甲基糠醛.结果表明,施加超声明显提高了5-羟甲基糠醛产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合成工艺,得到探针超声600 W强化果糖催化水解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最佳工艺为:催化剂10-Al/S用量0.1 g/g,反应温度151℃和反应时间1.6 h(即96 min).此条件下,合成5-羟甲基糠醛的产率为69.4%.
总结了乳化态含油废水处理的难点,剖析了膜处理含油废水的基本原理、膜的分类以及膜的制备与改性,并讨论了油水分离膜的长效抗污问题和解决方法.从膜分离机理、膜的分类、制备与改性等多个方面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乳化态含油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对膜处理乳化油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指出利用膜表面特殊润湿性协同破乳进而高效分离乳化态油水混合物是未来膜分离技术处理乳化态含油废水的研究重点.
期刊
采用湿法纺丝合成沙柳木粉/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SPS).研究了溶胀时间、温度、pH、离子强度对SPS溶胀的影响以及水凝胶的溶胀动力学和吸附Hg2+吸附动力学.采用SEM、FTIR、TG对SPS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PS形成了多孔网络结构,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pH为5,溶胀时间20 min时,溶胀度达到8.4 g/g.当溶胀温度为75℃,离子强度为0.02 m1o1/L时,溶胀度最大分别为21.8,12.5g/g.SPS溶胀的初始阶段与Fickian扩散拟合较好;对整个阶段拟合,符合Schott模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