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文化交际与高职英语教学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im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不能独立于文化学习之外而存在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要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以期实现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高职英语 教学
  作者简介:赵江涌,男,1978年01月出生,河北省鹿泉市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外语部讲师,硕士。主研方向: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法。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pair曾说:“语言有一个环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因此,外语教学中应该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要知道说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针对文化冲突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在理解、掌握外国文化知识与交际技能的基础上,灵活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意义
  中西方在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日常用语等方面的差异有很多,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将这些作为教学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讨论。在语言层面,英汉隶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在思维方式和语言构成方面有着很大不同。英语属印欧语系,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在语言表达上多用名词,叙述呈静态;汉语属汉藏语系,更注重用具体形象的方法或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概念。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克服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英语教师应当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教学,设置情景,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可以以对时间的理解为例来看一下不同文化下的时间理解:
  (1)美国:Time is money;
  (2)西班牙:跑得快死得快;
  (3)巴西:五点时他会说正好2:14;
  (4)埃塞俄比亚:如果等得太久,鸡蛋也会走路;
  通过以上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看出:语言与文化关系十分密切,离开特定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产生使用该语言的特定文化背景。明确这些道理对高职英语教师和学生来讲意义重大。
  三、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语言知识传授,轻交际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强调“以实用为主”的教学思想。但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却忽略了这一点。从而导致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对西方国家文化知识的了解,造成无可避免的交际失误。在现实教学过程当中,许多老师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片面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2、教材建设单一,课程设置千篇一律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带来的是高校招生规模的急速扩大,导致了高校教师数量、设备资源的增长比例不能同步实现,制约了教改的步伐。课程设置千篇一律,使得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创新能力的差异性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开发和培养。没有条件顾及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的特点。与此同时,教材内容没有高职特色,而是以本科院校为蓝本,导致了教与学两张皮,专业结合不深,缺乏高职特色。
  四、跨文化交际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Brown(1987)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文化学习与语言有效地相结合。中西方文化的较大差异,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英语教师应该多角度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把中西方文化差异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1、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为老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人才。作为一门交流的工具,英语的主要功能是让人们掌握英语技能,因此应该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避免单调乏味,教师首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情景,采用听说结合、演说结合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其次还应该多方位设计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后还要注意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空间,通过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让他们在多彩的生活中,去体验英语,享受英语给大家带来的乐趣。教师要设计师生互动环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本着公共英語教学为专业服务的理念,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英语基础知识与专业有机结合,形成“基础英语+行业英语入门+专业英语”的格局,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与英语应用能力,为学生优质就业、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如语音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等来营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强视觉效果,有效地激发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增强学生“人机互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一些第二课堂如:英语角、英语沙龙、技能大赛等,为学生打造轻松、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
  总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文化背景知识渗透的重要性,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导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丛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2]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 刘晓萍,跨文化商务交际.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我们应如何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展开我们的教学?又怎样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以及灵活多变的手段促使学生热爱我们的数学课堂呢?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4662972.ht
【摘要】CAD是一门操作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与用的统一。将尝试教学法引入到CAD教学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尝试教学法的相关理论,探讨尝试教学法在CAD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探索尝试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比具备的优势。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 CAD 中职生  中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职业学校内涵提升
对国有林权进行改革应当选择一种模式,既保证国有资产的根本属性又能使得国有森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我国国有林权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所有者缺位,通过股
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提高造林成活率、实现植被恢复,首先必须合理利用十分紧缺的水资源,于是使用各种抗旱材料来提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是一套学用结合的新教材。新教材采用听说领先的结构功能教学,图文并茂,语言地道,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它使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为了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必须改革传统的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代之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新型的课堂教材结构,笔者认为采用五步教学法,是最佳选择。  一、五步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五步教学法符合认识规律  从哲学角度来说,
【摘 要】脚步移动对网球初学者而言至关重要。网球脚步移动的种类繁多,通过对这些脚步的灵活运用,能够丰富初学者的网球基本功。同时,通过分析网球初学者脚步移动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能够加深初学者对脚步移动的理解和激发初学者对脚步移动探索的兴趣。良好的脚步移动能保证网球初学者击球的流畅性,减少不必要的非受迫性失误。网球初学者不仅要靠良好的脚步移动,而且还得将脚步移动和恰到好处的击球结合为一,这才是网球技术
中国城市素来将山水风景营造作为城市与自然融合的基本追求与价值依归,从建城之初"第一山水"的发掘,到建城之后"第二山水"的再发现,以及贯穿始终的关键建筑与关键地段的营建,在漫长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一座城市优秀的山水风景"基因"。借助回顾西安山水风景营造的历程,总结了西安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继承山水风景"基因"的优秀经验,以及面对当前城市快速扩张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探讨了未来城市山水风景"基因"传承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听力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其中听是学习英语的基础。然而,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听力水平。本文分析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听力教学 问题 应对策略  引言  在英语学习
林业信息化是实现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文章通过对我国林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以期为建立科学、高效、安全
高能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降低能耗,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成为中国各个城市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要靠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首先介绍了青岛市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和能源消耗情况,然后入手分析了各个行业的具体耗能情况,从而引出了青岛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