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足”应“知书趣”

来源 :青春岁月·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读丰子恺《读书》一文,才晓得古代的人文风景与今日大异。他逛西湖,發感慨说:“西湖上发表着的文字非常之多,皇帝的御笔,名人士大夫的联额,或勒石,或刻木,冠冕堂皇地、金碧辉煌地,装点在到处的寺院台榭中。”这“书香”景色,其实我也亲见。曾游江浙一带古镇,周庄、乌镇,都算是乡间商业中心,但水城之上,石桥林立,桥头总要刻几句雅诗,居户的门楣,商铺的门脸儿,也好像缺了这东西就难见人面似的。
  看今日,文化手段先进多了,何须木石上的凿子功夫,什么信息都可“实时”。单说电视,在家看,出了家门在手机上看,一抬头,公共场所到处挂着这玩意儿,不看也得看。不过请原谅我说句泼冷水的话:科技上去了,趣味下来了!或客气一点说:科技上去了,趣味没跟上。就说公交车上的电视罢,原先还有些杂耍,渐渐成了商家的别动队,一水儿的广告,随时提醒你往钱眼里钻,生怕你忘了做物质的奴隶,论文化氛围,我们的确有点“不古”了。
  这倒不能怨传播工具,好像都是先进科技惹的祸。荧屏上玩点“诗意”,实在并不费劲。关键还是“国民心态”。你搞高雅文化,只怕没人买账。不能说满大街没一个“雅士”,但看眼前的社会,实在浑然是一派“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忙忙碌碌景象。孟子所言的“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者,实在到处打头碰脸。须声明,我的批评不含“弱势群体”,他们奔的是一碗饭,别苛求人家。但吃饱肚子的,还是得有点“超然物外”的想头。当然话又说回来,你想“超然”,也未必能实现。以我的经历说,屡次去报亭寻摸“沉思”味道的散文、杂文、随笔类杂志,摊主均告“无”,理由是“上货,也卖不出几本”。甚至去邮局订,也听得抱怨:“一个区才一两份,不好送。”于是恍然大悟,这“阳春白雪”的东西越发成了稀有动物,爱好者别在大街上傻转,顶好拔脚到它们龟缩的大森林里去寻踪。
  刚才那句孟子的话,其实还剩一半:“……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我未敢说完全,怕有骂人之嫌,虽则是借古人的嘴。终于还是将话补齐,但我想恩格斯可为我打圆场。他前面的话记不清了,“使人最终脱离动物界”,这话记得清楚。照我的领会,人要是光吃光睡,的确就界定在“动物”圈内出不来了,“高级动物”的雅号都配不上。多一个“玩”字,就“高级”了?未必。动物,也会玩的,只是不进迪厅而已。
  我不想在此当个传道士角色,只是思考一个问题:衣食不愁了,精神怎么上台阶?管子有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闹饥荒的时候,“人肉以相食”的事都不新鲜,当然谈不上礼节。但经济条件好了,单晓得了礼节,晓得剔牙以餐巾遮口或见面说“哈喽”、“拜拜”之类,还是不够。因此笔者想“发展”一下管子,曰:“衣食足”应“知书趣”。但我用“应”而不敢用“则”,因为现状告诉我:衣食足未必知书趣。这是个好大的悖论,我也始料未及。因此,姑且用“应”字来一回“鼓与呼”罢!
  最后需做注解的是,“书趣”,与为“黄金屋”或为“颜如玉”的读书不是一回事。我说的书趣,是境界。目下我们缺的,正是境界。
  (选自《杂文月刊》)
  点击
  读书是一种境界,缺少了这种境界,生活便无趣了许多。莎士比亚曾形象地把书籍比喻为“全世界的营养品”,并且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比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比鸟儿没有翅膀。”令人担忧的是,在当今视屏媒体吸引眼球、轻松娱乐流行的时代,业余读书在世人看来越发枯燥,书的作用有被弱化的危险。然而,从一个人的成长和素质发展角度看,读书的确比其他一般娱乐更能陶冶情操,更应成为每个人品格和情操的滋养品。
其他文献
2013年的暑假,扎根农村教育30年的残疾教师张兰萍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去天安门看升旗仪式。她在这之前很少离开任教的甘肃省白银市白茨滩小学。  张兰萍1岁时因患小儿麻痹导致双腿残疾,但她在6岁时就暗下决心:“要靠双手养活自己。”1984年,张兰萍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高中学业,但终因身体残疾而未能被高等院校录取。正当她彷徨迷茫之际,她得知家乡小学缺乏师资,于是毅然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清贫而辛苦的民办教师。
期刊
《蜘蛛侠》系列电影里面有不少的镜头都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比如彼得·帕克第一次发现自己有超能力时,从一个小巷的墙壁爬上去的镜头,还有其利用蜘蛛丝在城市大厦间穿行的画面,甚至是蜘蛛侠垂直倒挂跟玛丽·简接吻的片断,都留给了我们不小的震撼。但是最让笔者惊讶的还是在《蜘蛛侠2》中,帕克利用射出的蜘蛛丝将一列失控的地铁硬生生拉停,避免了地铁坠落,挽救了成百上千人的性命。这一切在我们看来有些匪夷所思,认为这不过
期刊
我不需要在掌声中登场,但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在掌声中告退。  我不为别人的掌声而活,我在乎的永远只是一个人的掌声。纵使赢得全世界的掌声,却得不到心爱的人的掌声,也是会失望的。  有时候,我们那么努力,并不是为了别人的掌声,而是为了身边的人微笑拍掌。  我们口里不说,一副好强好胜的模样,好像想赢得全世界。天可怜见,我们只是想得到一个人的掌声,他却也许并不知晓。  他也许会说:“已经有那么多的人称赞你了!
期刊
印度著名的哲学家、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在《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一书中写道:“如果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重要,他可以活得非常快乐。这是正确教育的一部分。”可是我们被“我很重要”这样的呼唤启蒙并很快就完全地接受了它,并用它来衡量自己与别人的关系。是的,因为我很重要,所以你不能忽视我,侮辱我,侵犯我,睚眦必报是维护自我意识的最好手段。于是我们少了忍耐、涵养、通融、理解、宽容。有时一丁点儿的刺激就让我们
期刊
社交泡沫  社交泡沫,指一些人看起来结识的人不少,但事实上,真正能称之为朋友的却寥寥无几。在“金融泡沫”、“房产泡沫”之后,“社交泡沫”开始冲击着职场人士。  带薪如厕  有网友发帖:在公司如厕,亲,别在家里。因为这样一来,如厕占用的是你的工作时间。假设你每天要花10分钟如厕,一年下来,你就会有40个小时的带薪如厕时间,相当于5天年假。  这样的如厕行为被称为“带薪如厕”。  网络移民  网络移民
期刊
2013年8月28日9点,上海东方航空公司MU738航班从墨尔本出发飞往上海。90分钟后,乘务长忽然听到客舱中传来一阵急促的幼童啼哭声,夹杂着乘客们焦急的询问声。原来坐在经济舱的一个仅18个月大的小男孩在玩耍时不慎夹伤了手指,流血不止。乘务组迅速启动旅客意外伤病处置预案,并在机舱内广播寻找医生。随后有两位志愿者加入了救助队伍,一位曾任资深护士,一位则是北京某医院的儿科医生。他们主动提供帮助,为幼童
期刊
一座有点年头儿的老宅里,一个大家庭聚在一起过年。  兄弟四人平时都天南海北地在外面闯荡,过年才聚拢到老人身边,可是今年少了个小弟,他在一笔生意上栽了,老婆亦绝尘而去,小弟欠下家乡人许多债,以致不敢回家过年。团圆饭上,本该他坐的那个位置,坐着他的儿子。  儿子读高中,已经长到一米七几,英俊少年染着黄发,满口新潮词汇,每天睡懒觉到中午才起床,吃过饭,就拿着几个伯伯给的压岁钱买鞭炮放,买饮料喝,脏衣服脏
期刊
他,年纪轻轻,却已取得骄人的成就;他,戒骄戒躁,为企业的稳健发展铺设蓝图;他,诚实守信,深得员工和客户的广泛好评。他。就是北京日东升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东晖。  为了生存,刘东晖最开始倒卖过服装,结果亏得一塌糊涂;后来在广东餐厅做过杂工,每天他一个人千的活相当于几个人的工作量;再后来他回到老家,摆过地摊卖过菜,备尝早出晚归的艰辛……然而,这样艰辛的生活与坎坷的经历并没有让他绝望,反而磨砺了他的
期刊
随着2012年“世界读书日”的渐行渐近,全国各地相關的读书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这一天各地的书店都悬挂出醒目的庆祝标志—— 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一颗心。巧合的是,4月23日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西班牙作者维加这3位著名文学大师的诞辰纪念日。书,
期刊
读书除了应对世界的变化之外,更重要的是确认自我。今年的毕业生都在抱怨,工作难找,薪水偏低,社会给我们的价值评定到底是什么?其实不管社会给你什么评定,关键是你怎么认定自己?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徒弟问他师傅,一碗米是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往里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会动脑筋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发一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