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香飘意大利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kly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海外移民中,秀秀算是幸运的一个,到意大利不久就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开拓出一份喜爱的事业,在意大利成立了自己的旅游公司。与秀秀的相识是在2016年的12月,她回到福州举办了一场“意游未尽”意大利定制旅行发布会。在随后的时间里,记者时常会去看她分享的微信朋友囤。慢慢得,好像在她的朋友圈中,茶文化的分享交流变多了,秀秀似乎在意大利有了新的动向,还创办了茶空间,打造了自己的茶文化品牌。
  为此,记者与秀秀进行了海外连线,听听她新的海外梦想。
  记者:长时间从事旅游行业,是什么契机让您想创设“知了茶堂”,打造了意大利首家华人茶文化体验馆?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下目前该品牌和体验馆的情况吗?
  秀秀:创办“知了茶堂”,是在我生完小孩之后就有的想法。今年儿子4周岁了,人在他乡,我和家人短期都没有回国的打算,想到我们要在漫长的时间里呆在意大利陪着孩子成长,我认为应该做点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以帮助孩子未来在意大利可以更好得生活。
  长期以来,歐洲人或者说意大利人对华人都存有一些偏见。因为我正好身处在华人区,所以感受很深。这种偏见主要来自于对我们华人的不了解,对我们的文化也是相当陌生。我想不仅是需要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也希望我们的侨二代、侨三代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也有所了解。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未来,不再遇到我们现在面临的这些问题,情况能够有所改观。我们应该把我们好的中国文化表达出去,而表达需要有好的媒介。大家都知道意大利是个文化艺术大国,意大利人对多元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接受性。想到文化是个很大的范畴,那自己身为福建人,讲茶文化是不是一个比较好的路径呢?顺着这个脉络思考下去,我决定从自己熟悉的入手,把茶文化推广到意大利。
  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在旅行社内开辟了四五十平方米的空间为大家公益分享我对茶的认知。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喜欢,便创建了“Zente知了”这个品牌,开办茶艺学习班,在意大利语中“Zente”翻译过来是禅茶的意思,在中国禅茶是个公共名词,在意大利大家并不认识这个词,但分开来禅和茶对意大利人来说都是充满神秘感的东方文化,而且拼读简单容易记住,我就把它来用作我的品牌使用了。另外考虑到我们要传承中国文化给这边的华人后代,我又加了两个字“知了”,最后就变成“Zente知了”。“知了”我想要表达的是:知道、明了,也是东方禅的智慧,让我们带着觉知做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在我们这个茶空间中,有中国茶的产品陈列,有优雅的茶艺表演,还有茶文化的课程。很多在意大利的华人看到我在做这件事,给我留言,说你太棒了,在做茶文化的传承工作。其实我的初衷都是很公益的,正好我觉得有这个能力,就去做了。目前有好几家意大利媒体想要采访我们,在媒体上亮相,让更多的意大利人知道中国茶的分享,我很开心。
  记者:作为意大利首家华人创办的中国茶文化体验馆,在异国他乡做中国的茶文化推广有没有挑战?您认为是什么原因让中国的茶在意大利长期属于空白?
  秀秀:也不能算完全空白,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意大利,她们也在各处院校及一些商业活动中做一些跟茶文化有关的表演。加上国内有些茶企偶尔也会走出来推广茶文化,让一些意大利人对中国茶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因为这些多数都是公益的,所以很难有人可以系统持续得进行下去。
  站在经济角度,茶这个行业在意大利太冷门,一般的生意人不会喜欢去开发一个空白的领域,尤其是在一个只认咖啡的国度里,推广茶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回报周期也太长。所以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文化角度来讲,在意大利都还没有华人真正的涉及此行业。
  对我而言,一开始本来就是把它当作一个爱好来分享,所以没有考虑经济回报,如果一开始是抱着赚钱的目的,我肯定不会选择做茶。但现在总体来看,情况也并没有那么糟糕。因为意大利人对文化的认知很有热情,这几天已经有两个团队要来我们这里进行品鉴。
  记者:看到近期您有参加一场意大利“狮子会”的中国茶推广活动,可以具体讲述下,到场的外国嘉宾们对于中国茶的认识吗?他们的兴趣点一般在哪些方面?
  秀秀:“狮子会”是一个国际知名的慈善组织协会,几乎在每个国家都有分会,入会要求非常高。那天当我开始讲解茶艺的时候,老外非常认真,手机全部静音,安静的那一刻可以说是对中国茶文化的尊重和接纳。
  表演结束后,很多人围着我,老外也对喝茶有益健康是有共识的。他们咨询我茶的种类,问我泡茶的用水,以及一年四季怎么喝茶。特别是优美的泡茶动作更是让他们着迷,问我何时可以给他们开课进行学习。有次在我家里,给老外泡茶奉茶,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谢意,最后就向我合掌鞠躬。那一刻感觉他们很可爱,因为他们努力想用你的文化来表达敬意和感谢。
  还有一次,是我旅行社的航空公司机票供应商来访,我就请他到我们茶室喝茶,品茶期间受我的感染,对东方文化产生兴趣,还在我们茶空间买了香炉和香回去。我顺手送了他不少从福建带过去的好茶,一泡一泡的都写着中文,他从来没见过,拿在手上有点发懵。然后他认真的拿笔一一标注好,说自己不能这么糊里糊涂得喝这些好茶。
  说真的,有时候意大利人的认真劲很让人佩服。
  记者:刚才您提到香道,我们知道茶道、花道、香道一直以来在中国是分不开的。在国外,在意大利的推广模式中,您也是以三道结合的形式呈现,还是相对更独立更具体?
  秀秀:我们是在做茶的过程中,不经意加入了香道。得益于我回国接触了一个香道品牌,他们的香品质过硬,与我们的茶空间相辅相成,也为空间增加了不少静气感。花道和香道对我而言,目前了解还比较粗浅,但是一直在学习。一是经常回国和专业人士学习,二是在国外通过线上学习。
  眼下我把这三道当做一种自己的生活素养,用它们来提升我的生活美学。在意大利,印度的香是很普遍的,所以接触中国的香,也很自然。意大利人对我们东方的文化都很感兴趣,也愿意花时间了解。
  总体来说,我们在意大利推广的是一种东方禅意的生活方式和美学思想,所以茶、香、花都是我们的元素,我们坚信美好的生活可以简单的从一杯茶开始。
  记者:算是摸着石头过河,才走到今天,那么未来的路您有何规划?
  秀秀:随着大家的认可,我感到很欣慰。但眼下空间已经无法满足更多的人来分享,所以近期在找更大的场地,更大的空间。
  同时,最近意大利当地政府正在筹划一些文化项目,形式类似于我们国内的文创项目。于是我们成立了一个东方文化中心,提议在当地的文化项目空间中建设一个东方文化生活馆,把我们的中国茶文化融合进去。希望我们可以活动竞标成功吧!届时我们的中国茶也将在更大的平台上向海外展示。
其他文献
常有人问我,云南也有白茶吗?可以肯定的回答,有的,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白茶古树,并且曾经在清代成为贡茶,这就是无量山秧塔茶园的名品“白龙须”。但是要把这件事彻底说清楚,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们现在所说的白茶,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个是指工艺方面,比如福鼎、政和等地的传统白茶工艺;云南也有月光白的工艺,与福鼎政和略有所差别,这些工艺的特点是以萎调为主,不经过锅炒,通过低温烘焙或阴干的方式干燥,这些可
期刊
我的俄罗斯啊,我爱你的白桦!  从童年起我就同它们一起生长。  尼古拉·米哈依洛维奇-鲁勃佐夫《白桦树》  如同中国人推崇松竹梅,日本人钟情樱花,俄罗斯人对白桦树的眷恋可谓是沦髓浃肌,渗入血脉。在俄国诗人的笔下,白桦几乎集合了关于美的多元形象,或苍劲挺拔,或婀娜多姿,既有阳刚之美,亦有阴柔之美,并且都饱蘸了浓烈的情感。抒情诗人鲁勃佐夫就曾满怀深情地吟哦: “我的俄罗斯啊,我爱你的白桦!”  不只是
期刊
我的行踪之于太姥山,大概是九牛一毛。然而以茶文化的角度感受太姥山,我想自己得到了精髓。这些年来旅行的经历,基本是“吾心安处是吾乡”,不在于走过多少名山胜水、名胜古迹,只在于留在心里的风景有多清晰,哪怕,只是看到了一眼,或者,只到了那一处,从此深藏心底,便觉得万水干山走过。  一次偶然的机缘,认识了来自太姥山的谦和亲切的郑姐。当日彼此印象最深的,一是白茶的功夫泡法,如何应用功夫茶的理念,表现出白茶茶
期刊
她素衣玄服,梳着整齐的发髻,鬓角已经斑白,清瘦的脸颊上镶嵌着一对黑曜石般深邃的眼睛,嘴角噙着淡淡的微笑一全身上下,除了手腕上绕着的一条佛珠串,别无装饰。  当音乐响起,她跪坐到蒲团上,手掌互抱于丹田,向众人欠身行礼。然后双手提起水壶,将热水倒入熟孟内;用茶匙从小小的茶叶罐中取了茶,投置到手把茶壶中;接着端起熟盂,以低斟高冲之法将水注入茶壶之中;当茶与水在壶中交融蕴育茶汤的时侯,她便依次洗杯;待杯子
期刊
每年,只要广、深两地的茶博会一开幕,全年的“余额”就快不足了。这两场展會颇有分量,且具“年终总结”意义的。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茶业年末大展和“春晚”很像:不仅“大咖”云集,而且当红“茗星”、 “话题王”茶企、“现象级”品牌也纷纷登场,或“放大招”赚流量,或玩新花样吸睛,各种搞事情,精彩纷呈。重要的是,透过这些纷繁错落,我们可以感知茶市的冷暖,感受茶界的“生态”。  于是,在逛展观展时,目之所
期刊
所谓“茶叶二重奏”就是同一茶席上,两种茶同时被冲泡与品饮,大家认为这两种茶是相互协调的,也就是品饮完第一种茶后再品饮第二种茶,口感与茶的性格是相互协调的,一道道品饮下去,构成了完美的茶叶、茶汤组合。  为什么说是茶叶二重奏而不说是茶汤二重奏呢?因为虽然是以茶汤为主要的品饮对象,但是在茶会进行时是茶叶欣赏、茶叶香气欣赏、茶汤欣赏、叶底欣赏等交互进行的,是以“茶叶”为完整的欣赏对象。  平时喝茶,通常
期刊
茶多别称,尤以草木为最,如荼、茗、荈、蔎、横、瑞草、葭萌、英华、叶嘉、忘忧草、王孙草等;状物的有云英、云腴、绿尘、翠涛、甘露、玉英、玉雪、玉华等;拟人的也不少,如酪奴、清友、不夜侯、晚甘侯、涤烦子、余甘氏等。  “鹰嘴”、“鸟嘴”、“雀舌”三个以鸟儿嘴舌为名的雅称,不仅生动形象,并由此引申出另一个别称——“茶嘴”。  鹰嘴、雀舌,乃刘禹锡原创  检索诗文,较早或最早将佳茗比喻为鹰嘴、雀舌的,是中唐
期刊
当今社会品牌无处不在,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品牌的商品该如何销售。如果说企业是品牌的载体,那么企业家就是一个品牌最好的代言。从创立企业到管理企业,企业家的使命不仅是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更是要当好领头羊,带领整个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壮大,正契合了茶以“和”为贵的精神追求。  改革开放40年,本刊选出的中国茶企十大风云人物,是无数茶企老板的代表和佼佼者。他们是久经商海的企业家,更是执着的爱茶人。茶有道,经
期刊
最近与专职审评茶叶的工作者泡茶喝,他们对我说:我们做评茶的这套与你们做茶道的不一样,我们评茶需要认真喝茶,讲究科学的;你们懂不懂茶叶都无所谓啦,只要穿上茶服打扮成仙女样,优优雅雅表演些泡茶手勢就可以了,反正你们喝茶也不注重茶汤质感,再多的品质标准对你们都起不了作用,听说你们喝茶注重的是饮茶者喜不喜欢那口感而不必理会茶的特性?以及有没有按照饮茶者的心情去冲泡茶汤,宾主尽欢才最重要是吧?  现场一位茶
期刊
好友小Z是—个有近20年茶龄的老茶客,好茶劣茶都喝得来,从不挑剔。他还特别喜欢“重口味”,在他看来,一口浓酽的茶汁入口,胜似琼浆玉露。然而最近,他被医生郑重其事地告知:“你的尿酸高达680u mol/L(男性≥420u mol/L,女性≥360u mol/L),高尿酸血症已经缠上你了。再不注意饮食,离痛风也不远了。”  “少吃海鲜、豆制品和肉类”尚可接受,而“尽量少喝茶,能不喝最好”却很要命!他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