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是学生美育的发展基础,优美、动听的音乐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基础。在小学教学中,音乐作为主要的艺术课程,其审美能力的体现与美术课程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为促进小学音乐中审美能力的有效发展,保证审美能力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更好渗透,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需要对其实际的体现方面做到充分体现。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核心素质的提高成为教师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因素。那么,在此基础上,以小学音乐教学为例,教师如何有效地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美感的目的,成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展开时所应该关注的重点。结合这一要求和背景,尝试思考如何利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审美能力培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对音乐的真实感受,积极调动小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类音乐活动之中,逐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小学音乐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音乐鉴赏与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学生会自觉接受良好氛围的熏陶,在生活、学习等多个方面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其次,审美能力的培养满足了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明确要求。在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要求中对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相关文化的奠基有着较高的要求,这需要小学音乐教师加强在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突出审美能力培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最后,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音乐本身就属于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语言,小学音乐教学可以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对这一共同语言的深入认知,从而提高小学生对不同民族、地区文化的认同感,实现艺术视野的进一步拓展。
2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2.1重点切入,促进审美能力全方位发展
在探求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途径的同时,教师应该将音乐审美能力细分为感知能力、想象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等不同类型,针对不同的能力展开审美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洗涤,形成独特的审美个性。
2.1.1视听结合,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听只是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强小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感知,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不仅需要通过听赏来打开小学生的耳朵,还应该努力为小学生营造出一副生动的画卷,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对美的感受,更为真切地感知每一个元素的意义。例如在聆听少数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播放了关于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展现具有特色性的自然风景,让学生在欣赏美好画面的同时,耳边萦绕着优美的音乐作品,自覺沉浸到音乐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1.2激发思维,培养审美想象能力
美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事物,也是一种奇妙的感受,需要学生自己调动想象力去感知体验,在想象的过程中再简单的事物也能够变得美好起来。因此,想象能力的培养在审美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思维的激发,培养学生对美的“想象”。例如在小学音乐教材中就囊括了很多节奏明快、内容丰富的作品,教师特别让学生带入演唱者的身份,为一些音乐配上鲜活的文字、图画,使得学生更能把握音乐作品的特点,主动融入到作品之中。以《放牛山歌》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引导学生去想象这首歌曲的情境,感受其中“喔噜噜的”村腔、放牛时的吆喝声,在音乐的带动与合理的想象之下真正走进音乐作品中。
2.1.3发掘兴趣,培养审美表现能力
在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应在发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优化,为音乐课堂融入更多的精彩元素,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活动之中。以《小袋鼠》的教学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去关注这首音乐作品的节奏,在强节奏、动感音乐的带动之下,感受“每一只蹦蹦跳跳的小袋鼠”,形成较为直接的情感;随后,教师又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去演绎自己心中的小袋鼠,根据音乐自己设计动作、场景,真正将音乐课堂还给学生。
2.1.4创设情境,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指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创新性,让学生在发现、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造,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模拟,让学生带入不同的角色,把握每一次创造的机会。例如在《种太阳》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每一位学生在心里种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太阳”,让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与愿望种在心里的太阳上。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又让学生分组讨论,试着将自己的愿望改编成歌词。有的学生就以“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为开端,叙述了自己想要成为教师、医生等不同的理想,通过演唱与舞蹈展现了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
2.2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欣赏能力
音乐艺术形式是多种情感表达的主要途径,通过情感在音乐中的充分倾注,将其全面展现,对音乐艺术的本质加以感受,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对美好音乐的欣赏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更好提高,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以此为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教材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挑选,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引导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对作品进行更加深入且具体的感受。以对音乐的欣赏为基础需要具备良好的欣赏能力。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学生接触音乐的途径更加广泛,接触的音乐种类更加多样化,美好的音乐犹如积极向上的音乐引导,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作用;而三俗的音乐则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该通过审美能力的引导促进学生学会对美好的音乐加以欣赏。
2.3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创造来源于想象。当学生音乐教学中受到审美能力的更多影响,则其在发展中会得到更好的成长促进。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能够促进自身音乐审美与想象力的提高。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与时间,促进学生审美力与想象力的更好提高。例如,在《玩具兵进行曲》的音乐教学课程中,由于整首曲目的曲调与节奏十分欢快强烈,学生在听到音乐的同时仿佛是真的看到了玩具兵一样。在这种教学环境影响下,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会充分体现,在情感中会极易产生波动,通过行为表现,对周围的学生产生共鸣影响,带动整体学生在课堂中的充分融入,身体会和着音乐的节拍产生摆动,根据自身想象的发挥促进肢体方式的表达,通过自由化的想象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作品影响下的更好发挥,促进学生音乐审美想象力的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审美能力包括感知能力、想象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多个方面,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在明确分类、确定目标的基础上,从听、唱、思、论等不同的途径入手,为小学生贴近音乐作品创造良好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感知到音乐的美,学会创造更多的美,这样才能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尚丽琴.试析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21.
[2] 孙莹.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8,38(08):168.
[3] 余婷.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名师在线,2018(07):41-42.
[4] 邹小庆.小学“儿童歌舞音乐”教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
[5] 刘锐.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北方音乐,2017,37(06):150.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核心素质的提高成为教师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因素。那么,在此基础上,以小学音乐教学为例,教师如何有效地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美感的目的,成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展开时所应该关注的重点。结合这一要求和背景,尝试思考如何利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审美能力培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对音乐的真实感受,积极调动小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类音乐活动之中,逐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小学音乐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音乐鉴赏与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学生会自觉接受良好氛围的熏陶,在生活、学习等多个方面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其次,审美能力的培养满足了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明确要求。在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要求中对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相关文化的奠基有着较高的要求,这需要小学音乐教师加强在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突出审美能力培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最后,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音乐本身就属于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语言,小学音乐教学可以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对这一共同语言的深入认知,从而提高小学生对不同民族、地区文化的认同感,实现艺术视野的进一步拓展。
2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2.1重点切入,促进审美能力全方位发展
在探求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途径的同时,教师应该将音乐审美能力细分为感知能力、想象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等不同类型,针对不同的能力展开审美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洗涤,形成独特的审美个性。
2.1.1视听结合,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听只是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强小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感知,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不仅需要通过听赏来打开小学生的耳朵,还应该努力为小学生营造出一副生动的画卷,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对美的感受,更为真切地感知每一个元素的意义。例如在聆听少数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播放了关于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展现具有特色性的自然风景,让学生在欣赏美好画面的同时,耳边萦绕着优美的音乐作品,自覺沉浸到音乐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1.2激发思维,培养审美想象能力
美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事物,也是一种奇妙的感受,需要学生自己调动想象力去感知体验,在想象的过程中再简单的事物也能够变得美好起来。因此,想象能力的培养在审美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思维的激发,培养学生对美的“想象”。例如在小学音乐教材中就囊括了很多节奏明快、内容丰富的作品,教师特别让学生带入演唱者的身份,为一些音乐配上鲜活的文字、图画,使得学生更能把握音乐作品的特点,主动融入到作品之中。以《放牛山歌》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引导学生去想象这首歌曲的情境,感受其中“喔噜噜的”村腔、放牛时的吆喝声,在音乐的带动与合理的想象之下真正走进音乐作品中。
2.1.3发掘兴趣,培养审美表现能力
在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应在发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优化,为音乐课堂融入更多的精彩元素,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活动之中。以《小袋鼠》的教学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去关注这首音乐作品的节奏,在强节奏、动感音乐的带动之下,感受“每一只蹦蹦跳跳的小袋鼠”,形成较为直接的情感;随后,教师又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去演绎自己心中的小袋鼠,根据音乐自己设计动作、场景,真正将音乐课堂还给学生。
2.1.4创设情境,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指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创新性,让学生在发现、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造,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模拟,让学生带入不同的角色,把握每一次创造的机会。例如在《种太阳》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每一位学生在心里种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太阳”,让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与愿望种在心里的太阳上。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又让学生分组讨论,试着将自己的愿望改编成歌词。有的学生就以“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为开端,叙述了自己想要成为教师、医生等不同的理想,通过演唱与舞蹈展现了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
2.2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欣赏能力
音乐艺术形式是多种情感表达的主要途径,通过情感在音乐中的充分倾注,将其全面展现,对音乐艺术的本质加以感受,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对美好音乐的欣赏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更好提高,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以此为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教材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挑选,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引导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对作品进行更加深入且具体的感受。以对音乐的欣赏为基础需要具备良好的欣赏能力。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学生接触音乐的途径更加广泛,接触的音乐种类更加多样化,美好的音乐犹如积极向上的音乐引导,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作用;而三俗的音乐则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该通过审美能力的引导促进学生学会对美好的音乐加以欣赏。
2.3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创造来源于想象。当学生音乐教学中受到审美能力的更多影响,则其在发展中会得到更好的成长促进。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能够促进自身音乐审美与想象力的提高。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与时间,促进学生审美力与想象力的更好提高。例如,在《玩具兵进行曲》的音乐教学课程中,由于整首曲目的曲调与节奏十分欢快强烈,学生在听到音乐的同时仿佛是真的看到了玩具兵一样。在这种教学环境影响下,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会充分体现,在情感中会极易产生波动,通过行为表现,对周围的学生产生共鸣影响,带动整体学生在课堂中的充分融入,身体会和着音乐的节拍产生摆动,根据自身想象的发挥促进肢体方式的表达,通过自由化的想象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作品影响下的更好发挥,促进学生音乐审美想象力的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审美能力包括感知能力、想象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多个方面,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在明确分类、确定目标的基础上,从听、唱、思、论等不同的途径入手,为小学生贴近音乐作品创造良好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感知到音乐的美,学会创造更多的美,这样才能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尚丽琴.试析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21.
[2] 孙莹.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8,38(08):168.
[3] 余婷.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名师在线,2018(07):41-42.
[4] 邹小庆.小学“儿童歌舞音乐”教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
[5] 刘锐.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北方音乐,2017,37(0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