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彦勋:坚持的力量

来源 :网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nd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AIP商业链条上的—环,世界排名第43位的卢彦勋,走出了一条华人男球员此前从未成功过的路。
  
  每一个身处职业网坛的芸芸众生在金字塔般的格局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这些位置随着积分的增减而变动着,每一次变动都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排名、奖金、曝光率,以及商业赞助。来自台湾的卢彦勋是这条看不见但真切存在的ATP商业链条上的一环,世界排名第43位并不足以傲视世界网坛,却代表了当下华人男选手的最高水准。
  打开卢彦勋的官方网站,在首页低端赫然罗列着2排多达10个赞助商logo,除了常见的运动品牌之外,不乏汽车、手表等奢侈品品牌,甚至还有来自电信、通讯、科技、食品行业的赞助。这是卢彦勋2010年打进温网八强之后生活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透过这些赞助商的logo,我们可以更好的审视一个世界排名50位左右的球员通过坚持所能达到的影响力。虽然卢彦勋的哥哥兼经纪人卢威儒不肯透露具体赞助金额,但据侧面了解,其中一些商家开出了高达新台币七位数的合约。在网球圈中闯荡多年的台湾人马伟开(彭帅的教练)手头上也在运作一些球员的经纪事宜,他称在男子网坛除了费德勒纳达尔之外能达到像卢彦勋这么多个商业赞助的人并不多。
  去年,卢彦勋赢下超过40万美元赛事奖金,职业生涯奖金累计至160多万美金。据卢彦勋介绍,世界排名稳定在前八十,就基本上能实现收支平衡,甚至可以开始考虑回收打网球的投资。虽然20年网球生涯中的支出不计其数,但当世界排名冲击到前50时,卢彦勋已经有资格经常参加四大满贯以及大师系列赛,在ATP500或者250分比赛中,甚至可以当上种子。参加大赛的起价高,即使第一轮被淘汰也能获得不菲的奖金。去年美网首轮卢彦勋输给切拉,拿走1万9千美金的支票;同样是去年,他在低级别的首尔挑战赛中连胜5场夺冠,才赢下1万8千美金。
  只有在商业链条的顶端,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虽然离费纳每场比赛都被安排在中心球场、出场费动辄近百万美金、一年奖金几百万美元、商业合同高达千万美元天价的待遇仍相距甚远,但卢彦勋贵在拥有区域市场优势。他在走一条之前华人男球员(只会讲几旬中文的张德培显然不在此列)从未踏平的路——ATP级比赛双打冠军(2005年清奈搭档舒特勒)、温网八强、世界排名进入前50,这些成绩都开了华人男选手的先河。那个小叫候在台湾三重县修德国小网球队跟在哥哥屁股后面打球的小子已经实现了事业上的成功。这份成功代表了普通民众的梦想同样可以发光,从一个活鸡批发商之家走出来的小孩,也有闪耀的时刻。
  毫无疑问,温网八强是卢彦勋职业生涯完美的拐点。它出现的正是时候,十年前的2000年,还在读高中的卢彦勋青少年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却在美国参加比赛时接到父亲心脏病突发过世的噩耗。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卢彦勋陷入巨大的悲痛,失去家庭支柱让他的网球未来不被人看好。这时候,刚大学毕业的哥哥卢威儒代替爸爸的位子,一肩挑起培育卢彦勋的掌舵权,妈妈则一人扛下家庭贩卖鸡肉的生意。
  在最初手头拮据的时候,卢彦勋外出参赛都挑便宜的旅馆住,饿了在商店买个便当吃。为了能争取到廉价机票,哥哥花很多时间和航空公司还有旅行社打交道,省吃俭用只为了能去更多地方打更多比赛。在艰难的日子里,卢彦勋曾连教练都请不起,更别提防护员和体能训练师等团队了;还曾受伤之后因赴欧洲进行专业运动治疗费用庞大而一拖再拖,采用保守疗法。虽然2004年卢彦勋未满21岁时便打进过世界前100,但始终无法更进一步,参加的大多是低级别比赛。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在父亲过世第十年的时候,卢彦勋在温布尔登的草地上击败了大满贯冠军罗迪克,打进四分之一决赛。温网是当年卢彦勋和父亲在台湾最喜爱收看网球比赛,卢父最大的梦想便是有朝一日能看到儿子站在温网比赛场上。温网的成功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卢彦勋”成为台湾甚至内地都热议的名字。问到台湾之后,卢彦勋接受知名电视节月邀约,广告代言接到手软。这些都是在赛场上取得成功的附加值,经历了短暂的不适应之后,卢彦勋学着把这些当做打球之外的另外一部分工作。
  温网的一战成名令卢彦勋收入爆增,但他的坚持并不能随之彻底放松下来,商业时代光环米的快,去得更快。如今打职业比赛,卢彦勋每年花在教练上的费用约20万美金,还有数万美元的机票钱,这些都是必要且不菲的开支。网球选手的职业生涯一般只有十几年,27岁的卢彦勋不能算作年轻,怎么利用现有的关注度和优秀资源,在未来几年谋划更大的成功,是这位亚洲球王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其他文献
世界最高建筑、世界上星级最高的酒店、世界最大的人工群岛,世界上最豪华的海底度假村、世界最大人造码头、世界最大购物中心、世界最大室内滑雪场、还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迪斯尼乐园……  竟然还能有一个地方能将这么多的世界之最集于一身,当然是——阿联酋迪拜。  这个星球上美妙的地方太多了,但迪拜仍能带给你特别的期待与吸引;毕竟,这里的奢华名声以及中东风情,是一对能够产生神奇化学反应的新鲜组合。尤其是对于网球记
期刊
每个世代都难免有被误解的时候。  提到“90后”,你会想到什么?非主流?还是脑残?这是社会对90后的偏见,不是全部的真相。  90后的少年们有梦也敢追,他们正在步入前台,闪闪发亮。  本期本刊记者专访了三位闯荡国际网坛的90后新秀——1990年出生的张择以及1 991年出生的吴迪和杨宗桦。  弱冠之年的他们,正在经历后青春期时代的快乐与忧愁。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谦逊和自信并存、沉稳与活力交融
期刊
截至2011年澳网,“90后”们在国际网坛的表现并不算亮眼,除了沃兹尼亚奇打进一次美网决赛、顶着被人质疑的世界第一头衔,其他90后都尚未发迹。而我们把时光的指针回拨十年,2001年时,“80后”们早已在世界网坛崭露头角。不仅有已经5夺大满贯的辛吉斯压阵,萨芬、大小威等人也已经是大满贯冠军得主,费雷罗、休伊特等新秀也有跻身大满贯四强的经历。80后普遍比90后出成绩较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是什么原因导
期刊
打网球从来离不开金钱。有人打球挣钱,费德勒富可敌国,莎娃日进斗金,我们大可不必羡慕这类金字塔顶端的人,大多数以网球为生的芸芸众生——如排名靠后的球员、如业余教练,仍在为生活和梦想奔波,打球只是他们的工作而已。也有人打球花钱,为健身也好、为锻造下一个李娜的诞生也好,都有属于他们的驱动力。金钱本身只是一个符号,它不高尚也不低贱,我们若能满怀善地拥抱它,便足够了。
期刊
“我习惯于与命运抗争,我有克服厄运的勇气。”澳网结束之后,德尔·波特罗的世界排名跌落到第485位。对于—个22岁的大满贯冠军而言,这是一个数学意义上具有耻辱性意义的数字。仅仅—年半前的那个夏天,他曾在法拉盛公园将费纳霸权击碎:去年同期,他还曾高居世界前五。但噩梦突如其来,他陷入伤病和流言的漩涡,将近一年时间碌碌无为。这—年漫长得像一光年,他经历了腕部手术和糟糕的复出首秀。庆幸的是,他渐渐从沉睡中苏
期刊
每一个层面的网人,都有自己的快乐和劂窗。重要的是,我们身处竞争中,为梦想而活。    我们身处一个残酷的时代,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却日渐稀缺,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地发生在社会各个角落。有竞争,就有优胜劣汰,就如大浪淘沙之后,剩下的金子永远只是极少数。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社会精英们,要么天赋异禀、要么倚仗后天努力,达到非常人能望其项背的位置。  网球运动自然也不例外,君不见,费德勒露个脸便收获数以万计的美元
期刊
三月,仙霞,冷风劲吹。中国男队四虎将坐镇主场,三比二掀翻了名将卢彦勋领衔的中华台北队。我们不能轻易地将这场胜利定义为爆冷,在年轻的中国男队庆祝胜利的笑容中,我们看到了谦逊、笃定和自信。总有一天,在无人津的地方,也会开出花朵。    三月初的上海,气温骤降,冷风劲吹,关上顶棚之后仍四面通风的场馆结构使得仙霞网球中心犹如一座大冰窖,除了铁杆球迷,普通观众几乎坐不住,场地里因而显得十分空旷。在此进行的戴
期刊
每年在巴黎,都有一场万众瞩目的成年舞会会在历史悠久的克利翁酒店准时启幕,这便是聚集了全球豪门名流之后的“克利翁成年舞会”。在网坛,同样也有·群刚迈、成年的青春少艾,他们不同于那些清一色的名门之后,或许出身底层,或许曾经历荆棘困苦,但他们同样踏着挥洒自如的节拍,用汗水和满腔热血,舞动出属于自己的青春交响梦。    迅捷的北美桑巴    国籍:加拿大出生日期:1990年12月27日现世界排名:37  
期刊
李娜在获得澳网亚军后,迎来职业生涯迄今为止最辉煌的时刻。在纷至沓来的赞美声和讨论声中我们不乏听到这样的观点:一个“爱钱”的李娜,—个“有钱”的李娜。    也许有些保守派的思路会沿袭着传统观念出发,认为李娜变得越来越现实,因为她总是把奖金、钱这样的字眼挂在嘴边。但算算时间,李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选手也不过两年,直到2009年初,她才正式从国家体制里脱逸而出,在新的成长环境重新估量自己的个人理想和
期刊
费德勒的伟大之处,正是他的成绩无论好坏,他的自身价值依燃可以傲视群雄。    如果说排名前十的选手属于富裕阶层,那么费德勒可以说是王冠之上那颗最耀眼的宝石,他的光芒甚至掩盖过了世界第一纳达尔。此时此刻,排名的先后变得渺小。有人会说,当费德勒失去“世界第一”的头衔时,围绕着他最后一道象征性的光环也随之褪去。但对于当今男子网坛来说,网球更像是一门“生意”,冠军、积分、奖金、声望,这些都是“生意”的一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