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是德育的源泉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hua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么长的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智慧高人,比如伏羲、文王、老子、孔子、孟子、朱熹、刘伯温等等,在世时他们都通过著书立说,记录和传播自己的学术,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作为后来者,我中华儿女千百年来也一直在学习、传颂和完善它的内容,它们一起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所以中华文化完全是古今中华儿女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主要载体就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经典古文。这些古文字相应地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中华儿女的衣食住行乃至方方面面。所以,中华文化也就构成了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主要标志。
  关键词:传统文化  德育  文明
  由于我国历史久远,各个时期产生的文化也是良莠不齐,各有侧重的。但能够流传下来的一般也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能够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的。当然,其中也难免会有极个别不太适合当世社会的地方,即所谓封建糟粕。但瑕不掩瑜,我们不能因噎而废食,而应该取其精华,弃之糟粕。比方说《易经》、《道德经》、《论语》、《资治通鉴》、《史记》,还有适合儿童读的《三字经》、《弟子规》等等,这些都是历经古今千百年、公认的优秀读物。我们历来讲究“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固然不能完全照搬书本内容,但也不妨悉心吸收其中有益的营养,学习如何做人与做事,以利于我们更健康的生活。
  我们知道,现在的孩子从入学开始,大多数时间接触的都是现代白话文,直接接触古文的机会还是不多的。再加上前些年我们都“破四旧”,古文一度被当作旧文化、旧思想而为人们所摒弃。古文就这样慢慢被弱化甚至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近些年,我们党和政府逐渐认识到了我们原来做的太极端了,提出要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文化界人士也开始呼吁要传承民族文化,重视古代文献,因为大多数的古文章营养都够丰富,依然可以满足當代国人健康成长的需要。大力倡导在学校教材中适当增加古文所占比例,这对拯救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因为当今的孩子,古代传统文化缺失是一个共同的短板,由此导致我们在孩子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苍白和无力。尽管现在好多学校也相继开设了一些经典诵读的课程,但囿于平时课程比较紧张,所读的内容无论广度和深度可能还是远远不够的。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都过于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以致出现了孩子在家,家长难管教,到了学校,老师难管教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极个别特殊情况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孩子从小缺乏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教育,尤其是一些问题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得更突出。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的课本,尤其是被大多数人寄予厚望的语文课本,在思想教育这块儿好像做的也不够。学生读过学过那些所谓的美文后,用不了多久也就渐渐淡忘了,知行两张皮就是必然的结果。在这方面远没有背诵古代经典来的更加直接和有效。它们都是集知识性和思想性于一体、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经典。作为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把这些珍贵遗产继承下来,并一代代的传承下去。比如前面提到的《三字经》中,有“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还有“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于朋”,虽然是文言文形式写的,但经过稍稍的点拨,大多数孩子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对于青少年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些句子都直接进行了明示,而且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很容易记在心里。当孩子们遇到特定的相关场景,自然就会想起这些话,知道了做事的标准是什么,然后才能对照标准去做。同样《弟子规》中也有类似的句子,比如“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这些看起来很普通的句子,其实包含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礼仪和常识,学了这些学生心里就有了标准,在行动上就会有尝试的动机,最起码知道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知”而后才能“行”,这对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犯错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都会变成一种很自觉的行为,不会再是那样的虚无和缥缈,对孩子、家庭、社会都是受益无穷的啊。
  优秀传统文化说到底其实也就是一套规则,它可以起到法律起不到的作用。我们现在的社会,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法律为我们制定了令行禁止的规则,但再好的法律也不能囊括生活的全部,还有大量的生活琐事、小事,尤其是一些道德层面的事情,仅仅依靠法律还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国家才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里的“德”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就须依赖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祖先自从发明了文字,就把他们在劳动中获得的思想、灵感、礼义廉耻用文字记述下来,并且代代相传,并不断完善,这就是传统文化典籍的形成过程。
  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文化经典,大多历经了几千年的洗礼,其实都包含了很深的智慧,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去细细体会。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往往缺少去深入的理解,就冒然认定它们是消极或迷信的。比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过“无为”的思想,好多人据此理解成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干,就此认定老子是消极的,其实是我们理解错了,以至于误会了老子。他说这句话的原文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意思是说:做学问当然是每天都应该有进步;但提高个人修养就要不断地去除自己的私心、功利心,不断地去,不断地去,最后就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了,就是我们大家都会说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就是“无为”。这怎么能说是消极的吗?这其实是包含了很高的智慧,对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很有帮助,尤其对现在和将来的社会都会是一剂很好的良药。
  在孩子们学习之余,引导他们读读古经典,背背古经典,让古代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孩子的心灵,以期达到明理向善的目的,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吗?
  参考文献

[1]许艳玲.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教学与管理,2017(5):10-12.

[2]韩翠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绘本的有效阅读对于促进幼儿学习知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在幼儿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绘本的有效阅读教学,一直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基于此,笔者从自身幼儿实践教学的经验出发,提出“阅读情境多元化”“阅读资源多元化”“阅读形式多元化”等进行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幼儿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多元化 绘本阅读 阅读情境 阅读资源 阅读形式  绘本是将文字与图片进行完美
期刊
摘 要:作为语文老师,就要让学生觉得你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语言要有“激情”、有感染力,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是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世界,更不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和表达,语文课堂就是要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关键词:孩子 语文课堂快乐高效  《新课标》明确说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
期刊
本文以汉语课程在英国中学教育体系中的情况为例,以英国AQA考试局提供的规范性文件为参考,从汉语语言课程的定位、目标、课程类型、内容等方面予以阐述,同时对比国内HSK考试大纲,主要从内容、考试方式上总结二者异同。通过对国外汉语课程的介绍,以期为海外汉语教学与国内中学生二语学习提供经验。  关键词:汉语课程 剖析  随着近十年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的建立与发展,海外的汉语学习者日渐增多。中方操办、外方协助
期刊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这种新局面意味着未来产学研深度融合将会更加顺畅,对于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作为一个跨部委、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产学研、政金介、商媒用互动合作的资源整合型高层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将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 产学研 高层次人才  随着时
期刊
摘 要: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改进,合理配置幼儿园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作用,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对此,幼师需要对幼儿园教学资源進行系统地分析,合理配置课内外资源,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教学资源 多媒体技术 游戏引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
期刊
摘 要:数学从生活实际中来,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而服务的。传统教学观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致使整个课堂教学只能局限于课堂中、局限于理论中、局限于教材中,导致学生也只会“纸上谈兵”,并不能灵活应对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因此将植物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本文从种植时间花草、培植筛选庄稼和设计几何绿地三方面出发,分析与探究利
期刊
摘 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精彩描述。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天生具有探索和发现事物的兴趣。这种好奇和兴趣更多地集中在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生活中经历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一切。  关键词:数学教学融入生活 掌握知识  教师应将儿童的数学学习融入到儿童的生活背景之中,关注儿童关心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生本主义课堂教学理念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遵从的主要教育理念。而幼儿园是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课堂教学方式决定着幼儿们学习的基调和底色,影响着幼儿们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幼儿园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因势利导、提高幼儿园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生本主义因势利导 策略研究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顺势
期刊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学生法治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教育教学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更是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育人功能、彰显魅力的“利器”,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迫在眉睫。本文从趣味课堂导入、多媒体直观展示、有效问题驱动与创设生活情境四方面出发,分析和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的
期刊
摘 要: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成效关系呈倒u性曲线,学习动机的强弱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成了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并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浅谈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关键词:学生 学习动机 激发  一、影响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主要因素  (1)社会因素  1.消极片面的用人观念和制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在现在的中国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