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制作和应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le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探索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结合学生的现状,阐述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制作和应用微课的注意事项,在实际教学中正确制作、合理使用微课,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教学
  当今国内外,关于微课的概念很多,在国外,最早是David Psenrose在2008年首创的一分钟课程;在国内,先后有好多位专家教授提出微课的概念,如胡铁生、焦建利、黎加厚等先后对微课都进行了概念阐述,最后在“中国微课网”平台上的微课大赛提出微课的概念,它是指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括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术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因此,微课的选题要小,以知识点或问题点组织教学;时间要短,正常人的有效注意力集中时间是10分钟以内,为此,微课的时间通常为3到5分钟,不超过6分钟;内容的呈现形式应能够吸引学习者,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应该能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一、微课课题选择准确,明确目标
  在制作微课之前,首先要选好课题,课题的选择上以点为展开,这个点不适宜大,要小并聚集,课题的选择还需要明确该内容在《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等方面,明确了教学目标,为完成制定教学目标而展开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才是微课真正的表达意图,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微课的作用。当然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制作微课,微课应因需而制。这里比如我们选择Excel地址的绝对引用为课题制作微课时,那么在有效的时间里,应该讲清楚什么是绝对地址引用,而不是瞻前顾后,把相对地址好好复习,讲清楚后再讲解绝对地址引用,这样做是错误的,微课的内容应该是一个知识点或解决的一个问题,而不应该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讲解者只需要讲某个知识点讲清楚,讲透彻完整即可。
  二、微课时长精短
  “微课”侧重在于一个“微”字,“微”不仅仅是“微小”,更多的是“精小”,所以时间必须精短,不能超过学生有效注意力的集中的时间,一般为3到6分钟。这样符合学生自学的需求,符合辅助教学开展的活动要求。当然微课的时长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课题的知识点的难度,教师的语言是否精简,教学策略选择,辅助工具使用等,所以这就对制作微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的设计,语言的组织,辅助工具的选择上都要下功夫,做准备,保证微课的时长的精短。
  三、微课内容设计巧妙
  “微课”虽微,但仍然是一节完整的课,它不是从一节正常授课内容中截取部分而制作出来,也不是一节正常授课内容的压缩,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之前必须对内容进行设计,注意转变传统思维,微课面对的是观看视频的学生,不是坐在教室的学生,微课中引入环节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2~3分钟,引入要具有情境,直切问题,对知识点的内容的设计要巧妙,传统课堂中的诸如课堂学生讨论、学生分组竞赛等都在微课中呈现就不太合适,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媒体辅助讲解知识点,吸引学生的兴趣,采用合适的讲解方式突破重难点,这也是一节微课的重点。微课中不能仅仅靠教师一味的讲解和演示,也要注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如眼神的互动,语言的互动等。
  四、微课使用要合理
  “微课”具有小,精、细等特点,方便了学生课前预习,课后练习,也方便了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观看微课、自主解决问题,什么时候去观看这个微课视频,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合理使用微课,也是需要重点考虑,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微课,上课就给学生看看微课,做做练习就可以,这样做完全违背了微课的初衷,也发挥不了微课的优势。信息技术具有实践性,教师不能采用传统教师讲、操作,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而是采用利于学生探索、自学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等,无论哪种,都应该营造一个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微课的使用方便了课堂教学的开展,也方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探索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课后学习的兴趣。现在很多学校采用网络平台辅助教学开展,那么,教师可以将微课上传到平台,方便学生的自学、解决问题。
  总之,微课的制作和使用,需要教師的正确对待,微课的制作要围绕着“微”进行,准确选择课题,确定知识点,时间控制上要精短,内容设计上要巧妙,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中要合理,只有这样,微课才能为教师引导式的教和学生探索式的学提供有力服务,为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供更好的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2007年对17例需要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进行了PEG手术。结果:所有17例患者均
【摘 要】在当今的世界,信息技术迅速的发展,并且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常用的工具。理论知识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才能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能够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从学习理论知识逐步走向实践化。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信息技术;传授;理论知识  前言  
【摘 要】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改进以及提升电大教务管理工作就成为当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对于推动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对自身的教务管理工作有更高的要求,时刻把改进以及提升教务管理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新形势;电大;教务管理;改进;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在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领导下,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提
目的 介绍血管封堵器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止血的效果观察与护理,并与传统的砂袋压迫止血相比较.方法使用封堵器止血和随机抽出传统的使用砂袋压迫止血各30例,观察并比较止血时间、卧床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在两组中的差异.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封堵器止血时间与卧床时间较砂袋压迫止血明显缩短,并发症减少,病人舒适.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P<0.001).结论老年病人使用封堵器止血后,止血快,卧床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情景教学原理、情景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概述,旨在促使高中美术教学不断 进行完善,合理应用情景教学法,确保高中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不断提升,现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高中美术;应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情景教学法的开展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教材,促进其心理和智力方面的良好发展。情景教学法的主要理念,是激发学生的潜在情感,为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特征,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在乌鲁木齐儿童医院住院,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的85例CHD的临床资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越来越重视,然而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些问题制约着高效课堂的建设。本文主要阐述在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
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探索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它打破了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性,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探究性学习不但鼓励学生收集相关知识、通过观察分析获取学习资料,而且通过归纳对比资料、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同时通过与大家的共同探讨交流,纠正自己的错误、发现新知识,进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速度非常快,他们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强,愿意
【摘 要】在当前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而向新型的、强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式转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问题情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质疑,并引导学生学会释疑,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在对质疑释疑能力的基本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培养学生质疑释疑能力的方式,旨在为历史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