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中的思考

来源 :小天使·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410843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蒙蒙细雨中,岸边,那如同妙龄女子般的柳丝在风中轻舞着,雨水顺着凸起的屋檐不时叮咚落下,敲打在地上,溅起美丽的水花。辗转跳跃在这诗情画意里,“母亲”这两个字在我心中激荡着……
   还记得夏夜里的月光柔和地洒下一地幽凉,我伴着蝉鸣渐渐进入了梦乡。半睡半醒之间,我仿佛听到有轻轻的脚步向我移来,慢慢地,慢慢地,我感觉到有一双刻满老茧的大手小心翼翼地提起我的被角轻轻地盖在我的胸口。我微微睁开眼,隐约看出那是母亲,在黑暗中只留下了她模糊的身影,但也足以让我安然入眠。
   地上的落叶,那几近深沉的碧绿沿着叶脉渐渐走到了枯黄的边缘,我的童年也像它一样不辞而别。
   黄昏时分,我走出校门,抬头望见一轮西坠的夕阳,心情又沉重了几分。“女儿!”随着一声呼唤,我望了过去,那是母亲。她又会问今天测试的成绩吗?我不回应她,只是生气地拉着她快步走开。在桥上,她本想与我聊聊却屡次被我打断,身后有同学和我打招呼,我更是不耐烦地催促着她快点向前走,自己则满心欢喜地等着同学。就在我们欢快地谈天说地时,我不经意瞥到前方的一个背影:只见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裳,细碎的步伐略显仓促,偶尔还会驻足回头偷偷看向我,那瘦弱而落寞的背影在阳光下显得如此无助。
   我的心里突然一紧,是啊,原来我一直在向她索取爱,她也一直悄悄地给予了我一切。就在我大步流星地向前走时,却从未回头看过一眼日渐老去的母亲,母亲那被风吹乱的白发便是时间无情走过的痕迹啊!我悄悄擦了擦眼睛,与同学示意后便一路小跑到母亲身旁,牵起了她那满是老茧的手。那一瞬间,我察觉到生硬的老茧轻轻地摩挲着我的手心。再看向她,神情却是一如往常。
   枝丫上的点点新绿已经长成了嫩叶,在微风中尽情起舞,却忘了地上的黄叶已经被覆上了泥土,只留下残损的叶络。我也已经习惯了母亲的照顾,却很少想过回赠什么。又或许,我们会觉得没有什么太大意义而为自己的自私寻找到了冠冕堂皇的借口。其实,回应爱不只是待父母年邁后端茶倒水,走在路上,可以轻轻牵起他们的手,让幸福从手心的触碰开始。
其他文献
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在一幅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油画上,有一名妇女正在揉面,而另一名妇女在把又细又长
期刊
“融四岁,能让梨。”是说古代著名人士孔融,在获得挑梨优先权的情势下,选了一个最小的,声言把大梨留给哥哥和弟弟。四岁的孩子面对鲜美的水果,却轻松咽下口水,轻描淡写地发扬了风格。十岁之前,我对这个先人后己的著名故事倒背如流,甚至可以生动地臆造孔融高风亮节的谦让语气,因为无论是听还是讲,次数都太多了。所谓熟能生巧就这么来了。我想,这也几乎是每个同龄人成长中耳熟能详的片段吧。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
期刊
镇上有个老厨师,烹饪手艺很高,不少人都想拜他为师。老厨师也想招个徒弟当帮手,这天便在店门口摆下考场,准备从中挑一个最聪明的人。   不一会儿,考生都来了。就见老厨师端上了四盆熟菜放在桌上,那四盆熟菜盆边都贴着一张小纸条儿,条儿上各写着一句话。老厨师说:“这四盆菜是我刚刚做的,这些菜里都少放了一样东西,你们不能品尝,只能从盆边的纸条儿上的那句话中去猜,谁全部猜中,谁就是我的徒弟。”   说着,便在一
期刊
感受时代脉搏,去收获一种相似的体验与感悟、品味一种别样的美丽与芬芳。   一封古代的快递,常常在梦境里哒哒而来,那是穿过漫漫驿站的马蹄声声,给我送来友人的书信。   古代的快递员叫健步、邮人、驿足、递夫。在古代做一个快递员,没有好的体力,就不要去竞争上岗了。   快递在商代时便已出现。商朝已有近似于快递的驿传制度,这在殷墟甲骨文中得到了证实。据《周礼·秋官》记载,周王朝便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
期刊
开学半个多月后,在上海读大一的学妹给我发来了一段长长的微信。这个向来笑嘻嘻的小姑娘,突然甩出两个大哭的表情。   学妹说,自己好像被舍友孤立了,不管干啥都是一个人。她问我:“你知道那种被孤立的感觉吗?”我看着这行字,沉默了许久,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些往事。   初三那年,学校强制每个学生都要住校。也许是因为更近距离地和他人接触,同学们清晰地感受到了我性格上的缺陷和对许多事情处理方式的不恰当。   慢
期刊
找找写作的灵感,充实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的文笔。   凡高,一个将画视为生命,甚至超过生命的人,一个真正用灵魂的色彩来绘画的人。可当他放下画笔时,却拿起枪结束了自己被人世束缚的生命。   他生命的热情,像是飞蛾扑火般的冲动,像是美人鱼起舞般陶醉。他的色彩,跳跃着疯狂迷醉的舞蹈,奔放地随意旋转着,令人目眩;又似一首激昂的舞曲,想要跳出世俗的束缚。   他橘红色的发须是张扬还是落寞,那纠结的眉头总
期刊
读懂本国文化,古为今用,方能推陈出新。   我们一般认为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春夏秋冬的排序也是如此,其实春天的出现是需要一个孕育的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在冬天里完成。在我国的“二十四番花信风”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梅花,梅花是在寒冬腊月里开放的,它又是春天的使者。因为梅花开放的时候,大地生命内部的春天已经到来了,但地面的严冬还在持续,所以梅花更像是报春使者。   梅花,我们总认为它是一种花类,其实它是一种乔
期刊
人真的是很奇怪,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往往会变得很遥远很遥远,仿若看过的某些电影,印象是有的,却完全没有了感觉。而一些平平常常的小事,却怎么也无法忘怀。一件极普通的事,一句极朴素的话,一段极平常的情,不经意地叩开了我们的心扉,并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正是这点点印痕,才连缀起真正意义上的人生。   那是上初中的时候。一日上学途中,忽降大雨,正惶惶不知所措之际,一把小伞却静静地撑在自己头上。回头一看,是一个女
期刊
我倚着竹椅,靠着古榕,品着这半杯香茗,看着这安逸的四周。云水谣,这是一个绝美的地方。她宁静,却不失热闹;她美丽,却不失妖娆;她空灵清秀,却不失历史的厚重。云水谣,这个绝美的地方以自己的秀丽,承载着客家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静静地安卧在这世界的一角,让来者品味着这难得的秀美。   云水谣离我家不远,约莫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清晨,我们背起了行囊,一路上阳光铺路,若行在金光大道;蝉鸣为乐,如同在音符中畅游,
期刊
儿子打來电话说:“爸,中午多做点饭,我带一个同学来吃饭。”不等我回话,就挂了。   我迅速有了个疑问,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女同学似乎不大可能,他小子不敢。那就是男同学了,干吗来我家吃饭呢?   儿子打乱了我的计划。我把买好的面条放进冰箱,重新奔向市场,一刻钟之后,大葱、青椒等就拎进了厨房,还破天荒地置了五块钱羊肉。回来的路上碰到熟人,问:“李二块,今天改善生活呀?”我笑吟吟地说:“儿子的同学要来吃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