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毕业生网格化管理探析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eteor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民办高校进行毕业生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民办高校对毕业生采取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和策略。
  关键词:民办高校;毕业生;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是政府进行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将目标对象划分为一个个网络的过程,这些网格成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民办高校毕业生网格化管理就是将毕业生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使得高校能够对这些网格进行针对性管理。一个个网络的连接可以成为管理网络,这样保证每一个网格单元都可以得到平等有效的管理,不会有疏漏和重叠之处。
  一、民办高校毕业生网格化管理现状阐述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社会转型形势日渐明朗的时代背景下,各大民办高校的招生规模一再扩大,人员流动性大成为民办高校管理的主要难题之一。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因此面临着很多困难,尤其是毕业生,他们面临的学业、情感、就业、家庭压力更大,对其的管理难度也更高。如果民办高校不为毕业生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不能和毕业生建立日常沟通价值、不能构筑有效的学生管理团队,那么管理成效可想而知。现如今,民办高校对毕业生的管理工作存在管理松散、管理不及时、对毕业生信息掌握不全、不能及时给予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规划、对毕业生人生安全保障工作不到位等多种弊端,给学生管理工作成效带来很大弊端。民办高校需要及时地整合校内资源,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在坚持人本原则的前提下,引入网格化管理模式,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动性,为毕业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
  二、民办高校毕业生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其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也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给予有效指导成为高校必须思考的课题。
  民办高校毕业生具有独特性和特殊性,一方面他们具备一般大学生共有的心理特征和思想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他们又和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纪律意识较差、心神焦虑、精神萎靡、对待学业没有上进心等特征,虽然这些现象并不普遍存在于民办高校毕业生之中,但是也依然成为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的一大障碍。
  毕业生本身的特殊身份也导致高校管理工作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各个民办高校毕业年级之中经常出现空巢班级的情况,即便有学生留在学校正常地开展专业学习,但是大部分毕业生都将目光放在寻找实习机会和工作机会上,难以在学习和工作之间实现平衡和取舍。事实证明,当学习和工作同时摆在毕业生面前,绝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的是工作,因为社会舆论和家庭环境给民办高校毕业生灌输的思想就是读书就是为了就业而存在的。
  与此同时,在毕业生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撰写、毕业设计开展这段特殊时期,高校学生有效管理也面临较大困境。一般来说,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实习可以划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个部分,更多的专业在今天的就业环境下采取的是分散实习方式,学生的安全管理成为一大难题。高校在学生毕业这个特殊时期需要敲响警钟,引导毕业生加重对毕业论文撰写和专业知识巩固的重视程度,引导其在学校内部积累自身综合素质,以便将来在就业和工作中更好地融入社会和群体,同时还能保证毕业生在毕业阶段的人身安全。
  因此,民办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管理之中探索加强毕业生管理的方法和道路,找到适合毕业生的管理之路。对毕业生采取网格化管理是当前高校对毕业生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高校创新毕业生管理模式的主要思路。
  三、民办高校毕业生网格化管理的策略和对策阐述
  (一)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合理进行网格划分
  民办高校要结合学生实际状况进行网格划分,根据学生的生源地、所学专业、就业意向、学习成绩进行网格划分,并遵循规模适当、任务相当、脉络清晰的网格划分原则,在每一个单元网格之内都要制定针对毕业生的特殊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从毕业生管理效果的视角来看,在网格划分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民办高校毕业生急于就业的心理、自身专业情况和学习状况、论文完成情况和拟就业地点等多种要素,网格的划分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对毕业生的网格划分要做到全面覆盖、不留空白,同时也要做到不交叉重叠、资源浪费。所有高校毕业生都要纳入到网格之中来,便于学校监控其学习状况、实习状况,保证其在学校最后学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
  (二)要配备良好的网格管理员
  网格管理员应当是兼职为主、专职为辅的,他们应当是日常开展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在依托现有毕业生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每一个网格开展针对性管理。在选择网格管理员时,民办高校应当注重管理员自身的毕业生管理工作经验、工作能力、沟通能力、道德修养等多方面因素,尽量从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毕业身管理工作者之中选拔。在具体的网络管理员选拔之中,要以学生党员、曾任院系主要学生干部和宿舍长为宿舍第一联系人,班长、团支书为第二联系人,辅导员老师为第三联系人,层层抓落实,网络全覆盖。网络管理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完成信息采集、学生意见收集、矛盾化解、人身安全确认、安全隐患排查、时常联系毕业生等多方面的工作,要让毕业生时刻处在学校的关怀和关心之中,使其在繁忙的实习之余完成最后的学习,并保证在实习和工作中的工作经验积累,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三)要建立完善的毕业生网格管理机制
  要将民办高校毕业生网格化管理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首先要为网格化管理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高校应当尽快地建立针对网格化管理的巡查监督、联动协调、生情恳谈、信息报送制度,并定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判断毕业生所处的状态,考核毕业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网络管理员的工作情况制定针对性考核机制和考核办法。在完善的机制管理之下,高校毕业生的网格化管理将变得有迹可循、有章可循。网络管理员要承担起实习机会安排、毕业论文写作监督、引导实习生实习地点报告、做好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方面的工作,因此必须要做到信息收集到位、意见整理到位、信息分析到位、学生问题处理到位,网格管理员可以通过微信、QQ和高校内部网络来进行信息处理并与毕业生取得动态联系,努力做到小事处理不出网格。
  (四)要合理地利用资源,为网格化管理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民办高校可以依托自身的电子教育平台进行信息资源统筹,同时要建立各个网格单独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及时采集学生信息情况。依托学校教务平台建立的网格化管理平台,能够切切实实地方便学生,并且能够在学生出现安全问题和学业问题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应对和管理,保证毕业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周佑军.高校毕业生暂缓就业流动党员网格化管理思考[J].科技资讯,2013(06)
  [2]http://xueshu.baidu.com/s?wd=paperuri%3A%28d95e8384e7881e033530f0d7f4e394d8%29&filter=sc_long_sign&tn=SE_xueshusource_2kduw22v&sc_vurl=http%3A%2F%2Fwww.doc88.com%2Fp-3819060619387.html&ie=utf-8&sc_us=318078103650191454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管理方法与安全教育探究
  基金項目: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KY2017008)
其他文献
摘要:新生研讨课作为针对新生的课程,具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可并采用。本文对高校新生研讨课的功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施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新生研讨;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新生研讨课是高校里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是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小班化引导课程。新生研讨课起源于美国,并已经实践了120余年;波士顿大学首开新生研讨课,重
期刊
摘要: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作为时代优秀青年云集之地,学生党支部吸纳了高校中最优秀的、最革命的份子,应当是充满活力的,现实却是目前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活力不足,没有应该焕发的时代朝气,这一情况有时代环境的原因,有支部工作人员配备、资金配备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管理不善的人为因素,应当把党支部也作为一个管理学上研究的组织看待,以管理学视角去解析如何更好的管理好这个组织,更好的调动起这
期刊
摘要:韩国高校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以社会发展为导向,贯彻“教育先行”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根本目的,以“学分制”的实施为制度基础,实践教学方面采用校内三个课堂实践环节与校外两种社会实践相结合的“3+2”模式来管理学生学习效果,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3+2”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求高校做好校内三个课堂实践环节,在此基础上通过政、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海内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以其形象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形式,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语言内容,质朴动人、鉴古察今的语言风格,形成了富有个人魅力和中国特色的语言艺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建构具有鲜明的参考价值和现实启迪意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艺术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向心力,针对性和可信度,吸引和吸引话语权。继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术;高校;思
期刊
摘要:理工类为主的高等院校音乐学专业在培养目标、就业前景等方面和专业艺术院校和师范类大学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故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曲目选择等方面,理工类为主的高校的音乐学专业应该遵循其实际特点而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式。本文笔者根据长期一线声乐教学实践,针对理工类高校声乐学生的现状和解决措施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以期为理工类大学的声乐教师及学生提供可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理工类地方高校
期刊
Abstract: Lexical polysemy is a very common linguistic phenomenon. Over the years, many linguistics of different schools try to explain the polysemy phenomenon from different angle of view, but they a
期刊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择业观与大学生择业观的定义,从不同角度分解其各组成元素。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对择业观的理论研究成果,全方位地总结出大学生择业观的现有理论基础。  关键词:择业观;大学生择业观;理论综述  一、择业观与大学生择业观  (一)择业观  “择业观”一般指人们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所持的比较稳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心理倾向和指导思想。基于不同研究视角,学者们对于“择业观
期刊
摘要:近年来,语文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教师文学理论知识匮乏,过分依赖教参;作品解读方式单一,造成语文课的枯燥乏味,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较低,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等等。因此在中学语文文学课教学中引入文学批评方法的相关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不仅可以丰富教师对作品的解读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下面从社会历史批评、精神分析批评、文化学批评等角度,探讨
期刊
摘要: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承担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任务,自身拥有丰厚的科学技术成果,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有良好基础与诸多有利条件。但同时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很多自身问题,亟需在体制机制、政策导向、机构管理等方面找到束缚科技成果转化的办法和措施。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策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平台开始逐步深入到高校師生的学习生活中,并且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媒体的兴起一方面利用其信息传递的快捷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便利,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也使得整个教育环境错综复杂,有时也会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在当前大背景下,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深刻认识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引导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