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三题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198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银幕反面的年代
  
  小时候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村里来电影了,当村头的大喇叭一播出来电影的通知,我们立刻兴奋得一蹦老高,急切地盼着天快黑下来。那种露天的电影是我童年里最难忘的事了,吃过晚饭,我们便早早地跑去村里小学的操场上,那里已聚集了不少像我这般大的孩子。我们好奇地看着人们把一块银幕挂在两根木杆之间,木杆上绑着一个大喇叭,我们乐此不疲地围前围后地跑着,有时还到放映的屋里偷偷地看那些放映设备。
  天快黑下来的时候,乡亲们陆陆续续三五成群地来了,拎着小板凳,叨着烟卷,找好位置坐在那儿开始闲聊。那时多是在夏天,蚊子极多,于是女人们都折了一个向日葵叶子当扇子扇蚊子,男人们则拼命地抽烟。人越来越多,银幕前已密密麻麻地坐满了人,外围是站着的人,后来的人们还在向里面挤,想找一个稍好些的地方。最外面是我们这群孩子,不知疲倦地一圈圈地跑着喊着。此时人声鼎沸,女人们长一声短一声地喊着自家的小二、小三的,男人们更是甩开膀子吹牛。大姑娘小伙子们在人群中四处寻望着,看中意的人是否也在看自己。整个场地一片乱哄哄地热闹。
  忽然,银幕旁的大喇叭发出几声刺耳的尖叫,电影快开始了,人们立刻静了下来,齐齐地望向银幕。银幕“刷”地就亮了,只是什么图案也没有,就一块四方形的亮面在左右移动寻找最佳位置。这时有人便伸出手在光束里挥舞着,银幕上便出现一只又黑又大的手影。然后电影开始了,多是一些老片子,可人们依然看得津津有味。这时我们小孩子开始向人堆里挤,有时找不到好位置,我们便跑到银幕后面去看,上面的人和字全是反的,也挺有意思。坐在那儿仰脖看着,累了的时候低下头歇一会儿,便能看见银幕前坐着的那些人仰着的脸,时而紧张时而傻笑,备觉有趣。
  常常是看着看着便觉没趣,于是便开始在人群里乱窜,大声喊着捉迷藏。或者突然捅哪个人后背或屁股一下撒腿就跑,常招来大人们的呵骂。有时远离人群去学校那边的墙根或小树林,便能发现另一番天地,许多大姑娘小伙子在那里喁喁低语或紧紧拥抱。于是我们讨嫌地冲到他们面前,再尖叫着跑开。现在想来,年轻人那时更喜欢电影外的内容。
  有时正在疯跑着,忽然听见人群爆发出一阵哄笑,于是急急地跑回银幕后,可看来看去,好笑的镜头却再也没有出现。一般一晚上只放映两个片子,快结束的时候,人们便开始纷纷撤退,打着呵欠四处喊着自家的小孩。往往回去后我们便和大人争论电影里的事,比如说大人们说董存瑞是用右手举的炸药包,我们便说明明是左手。争来争去忽然想起自己是在银幕后面看的,左右是颠倒的。常常是刚看过电影没几天,便又开始念叨着什么时候来电影了。
  那时是那样盼着来电影,却不曾认认真真地看全过一部片子,只是喜欢那种场合那种气氛,以及坐在银幕后面的感觉。现在想来,许许多多的电影已经记不清内容了,而在银幕后面看到的那些镜头,却在记忆中清晰如昨。如今的露天电影越来越少了,不知在遥远的故乡小村里,还有没有这样的电影,银幕上和银幕下的那些故事是否还是那样难忘。于是常在闲暇时,让心回到那个安详而火热的年代。
  
  老 井
  
  小时候,村中央有一眼井,全村人都喝着它的水。每到早晨,井前打水的人便排起了队,相互打着招呼。当一桶桶清水从井里摇出来,东边红红的太阳也被摇出来了。于是人们便陆续地挑着水回家了,肩上的扁担“咯吱咯吱”地响着。再过一会儿,家家户户的烟囱便开始冒烟了,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炊烟之下。
  我们特别喜欢喝大井里的水,特别是在三伏天,水摇上来,低头猛灌几口,能凉到心里,舒服劲儿就甭提了。每天的晚饭后,人们便都集中到井边,坐在水泥井台上抽烟聊天,或者打扑克下象棋,直到一闪一闪的烟头点燃了满天的星斗,人们才会散去,睡梦里也是一枕的清凉。夏天太阳最毒的时候,我们一群小孩子便往井边跑,井口有凉气冒上来,很是清爽。有一次村里的一个大叔下到井底,上来时竟带上了许多冰块,我们每人分了一小块,放在嘴里大嚼,真是胜过一切美味。那时知道了即使在最热的天,井底也是有冰的。
  村里人爱井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再调皮的孩子也没有往井里扔土块吐唾沫的。而且每年要清理一次井底的淤泥,那是一个很辛苦的活儿。通常是两个人下到井底,穿着水衩,拿着工具,干上半个多小时便赶紧上来,上来时已是浑身发抖脸色煞白,在太阳下晒上好长时间才能缓过来。这其间另两个人已下到井底接着干了。有一次,邻家的两只鸭子掉进了井里,人们把水篓放下去,可鸭子偏不进去。到最后没办法只好下去人把它们弄了上来。人们却不嫌水脏,依然吃得津津有味。
  我们小孩子对从井里向上摇水篓很感兴趣,可是大人们却不让我们试,说我们劲儿小摇不动。可是有个孩子自认为劲儿大,还是偷偷地试了一次,结果摇到一半的时候没劲儿了,水篓落回去,飞快旋转的井把打在他的嘴上,从此他成了豁牙子,我们再不敢有试的念头了。
  一到冬天,井台上的水便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一直结到井台下面很大一片地方。这时人们打水就要加倍小心了,特别是打完水挑走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我们小孩子却喜欢这些冰,常常带着自制的冰车在井台边滑着玩儿。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井台边便热闹起来。原来人们都来“滚冰”了,这是我们这里的风俗,正月十五晚上在冰上打个滚,称“滚百病”,在新的一年里便百病不染,原来有病的也会好了。于是,无论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要在井台边打个滚儿,笑声在黑夜里传出很远。
  后来,各家有了自己的压水井,村中央的大井便很少有人用了;再后来,村里有了自来水,大井便彻底地被废弃了。昔日热闹的井台已冷清无比,上面长满了青苔。
  去年我回了一趟老家,村中央的大井早已被填死了,因为村里人怕小孩掉进去。那眼老井就这样结束了它轰轰烈烈的一生,在村里彻底地销声匿迹了。只是在晚饭后人们蹲在路边闲聊时,偶尔会提到老井,便回忆起那些在井边度过的日子,于是便都唏嘘不止。
  
  过 年
  
  小时候家里穷,平时难得吃上几顿好的,于是特别盼年。因为就算再穷,过年也要比平时强得多。一进腊月,年味便越来越浓了,条件好一点儿的人家便开始置办年货了,更好的人家便杀猪了。在农村,谁家杀猪是大事,就像办喜事一样热闹,帮忙的人很多,加上一些邻里乡亲的,每家都要请来一位代表,摆上几桌,大块地吃肉。主人家也不心疼,如果没人来捧场反倒要上火了,那证明人缘不好,过的是“死日子”。
  一过了小年,家里便开始蒸年糕、豆包了,如果今年的收成还过得去,会蒸上几锅大馒头,馒头上都点着红点,象征着喜气。于是我们这群孩子的好日子便来了,每天疯玩之后,便去下屋里拿上几块冻年糕或豆包啃着吃,真是再美不过了。只是馒头是万万动不得的,那要等到过年时才能吃。女孩子和男孩子不一样,她们盼过年更多的是因为能做上一件新衣裳,买上两条扎头发的彩绫子。我们更盼着家里买鞭炮,那时几乎所有的男孩子都爱放鞭炮。过了小年便觉得日子极慢,一天天地扳着指头算。每年的这个时候家里都很热闹,左邻右舍都拿着裁好的红纸来我家让爷爷写对联。这是爷爷最高兴的时候,写上一天也不累,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包冻饺子是年前最隆重的一件事。每家都要包几十斤面的饺子,条件好的馅里多放些肉,条件不好的多放些酸菜或白菜,那是一正月的主食。包冻饺子通常是晚上,外面冷冻得快。听说谁家包饺子大伙便都去帮忙,分工明确,擀饺子皮儿的、盛饺子馅的、收饺子的、摆饺子的、冻饺子的,人来人往煞是热闹。我们小孩也去帮忙,通常是往帘子上摆饺子,摆得特认真,一行一行整整齐齐的。包饺子的人坐在炕上,面前的炕桌上摆着一盘盘的饺子馅儿,一边包一边高谈阔论,气氛热烈而融洽。
  一般过年的前一天晚上我们是睡不好的,经常醒过来朝外面看亮没亮天,怕睡过了头错过了贴对联。好容易盼到天放了亮,便穿上衣服叫家里人起来,此时往往天还很早。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贴对联、“福”字和挂钱。糨糊头一天就已打好,妈妈负责刷糨糊,我和两个姐姐便四处去贴,跑来跑去屋里屋外地也不觉得冷。等到天大亮了,家家户户的房门院门上都贴上对联了,节日的气氛一下子便出来了。早饭是煮饺子,饺子煮好后,先到外面放上一串鞭,便开始吃饭了。这时村子里的鞭炮声开始响个不停。吃过早饭妈妈便忙开了,为最丰盛的午饭做准备了,鸡、鱼都拿回来化冻,过油的过油,炒的炒,香气弥漫开来。外面的锣鼓声一响起来,我们小孩便都冲出门去,大秧歌的队伍挨家挨户地拜年。秧歌是百看不厌的,尤其里面还有青蛇、白蛇、孙悟空和猪八戒等我们喜欢的形象。我们跟在秧歌队后走家串院,每到一家,那家便会敞开大门,放上一挂鞭以示欢迎。
  当村子里的鞭炮声再次响成一片的时候,家家户户便开午饭了,这是大年最隆重也最讲究的一顿饭。几乎一年攒下来的好东西都要等到这顿才能吃。一家人围坐桌前,什么愁事烦事都抛到一边,爷爷和爸爸喝酒,我们喝平时根本不买的麦精汽水,那种气氛那种欢乐一辈子都不会忘。下午便是娱乐的时间了,大人们通常打打扑克、看看纸牌,那时有麻将的很少,不过也够尽兴了。晚饭一般不正式吃了,谁饿谁就吃些中午的剩菜,反正到半夜还有一顿年夜饭呢!当夜来临的时候,鞭炮声又断断续续地响起来了,一般持续到11点左右,转而密急,响成了一片,分不清个数了,此时动手早的人家已开始接神了。条件好的人家还放烟花,我们全跑去看,羡慕得不得了。吃年夜饭前要给老人磕头,能得到几角钱的压岁钱,那时的几角钱能买不少好东西呢!吃的饺子是现包的,一般是芹菜馅或韭菜馅的,以图在新的一年中“勤快”或“久财”。而且饺子里要包进一枚大钱或硬币,谁吃到了谁就有福。我们通常是吃饱了还要多吃几个,以期吃出那个大钱,如果谁先吃到了大钱,我们便没有想继续吃的兴趣了。年夜饭后大人们继续玩,我们是挺不住了,跑了一天,加上头天晚上没睡好,不一会儿就歪在炕上睡着了。等到再醒来时,年已过去了。
  那种日子远远地逝去了,现在早已不去盼年,却一年一年流水般过来了。在我遥远的故乡小村里,那曾经的每一年都印在我心底,永远不会忘记!
其他文献
她不仅给我带来了生命中最美丽的初恋,还带给我那么多可贵的东西,让我一生都受用不尽。     一     小学时我是一个特别顽皮的孩子,整天想着怎么去捉弄别人,让老师们头疼不已。   有一次在操场上踢足球,踢来踢去忽然瞥见后面一间办公室里有人影一闪。那是我们校长的办公室。校长是一个很严厉的老头儿,于是我大力将球射向那扇窗户,随着一声巨响,玻璃“哗”地就碎了,我们一下全惊呆了,我自己也没想到会射得这么
[摘 要] 在“创新机制与时代创新——势科学与教育学理论研究之十一”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科学研究和教育过程不同层次上的学习创新、方法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内容和意义,揭示了情感势是学习创新的原动力,与势科学机制有关的对称性方法是创新的有效方法,而文化创新则是教育创新的灵魂。  [关键词] 势科学;教育创新;学习创新;方法创新;对称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
[摘要]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促进了大学的蓬勃发展,由于不同大学所处层次的差异,引起一系列的教育现象问题。马丁·特罗在《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对高等教育地位独到的分析,不仅提供了从地位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的新视野,也对我国当前在处理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地位,高等教育层次,高等教育分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在分析高校文秘专业现有课程体系中媒介素养课程欠缺和媒介素养对现代文秘的必要性之基础上,针对媒介素养的相关范畴和维度,构建了以提升现代文秘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并论证了该课程体系的可行性。  [关键词] 现代文秘;能力提升;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4-0070-04  1 现有课程
多项新材料技术用于“天和”核心舱  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日前成功发射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多项新材料技术在“天和”核心舱获得应用。  具体的新材料技术包括:首次应用于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的霍尔推力器腔体,采用了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该材料具备低密度、高强度、抗热震、耐溅射、易加工、绝缘性能好等优点,满足了推力器对陶瓷腔体材料的要求;“天和”核心舱的大面积可展收柔
摘要:传统教育往往采用粉笔黑板以及使用投影仪等方式,存在着较多弊端,本文探讨了一种新的教育方案,将 AR 与 VR 技术应用于教育中。考虑到处理能力等多种因素,AR 与 VR 技术的发展目前主要借助 PC 机。但是随着移动终端处理能力的快速发展,如何将 AR 与 VR 技术应用于用户量庞大的移动终端。本文对VR/AR/MR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文献研究,并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增强现实;虚拟
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怀揣一张地图和20块钱,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城市很大,很繁华,让我在兴奋之余还有点恐惧。我知道这个城市里有12家服装厂,我的目标是在其中一家谋得一个服装设计的职位。     当然,这并不容易。   去第一家就碰了壁。跟门卫商量很久,他才放我进去。我找到人事科,告诉科长我想在这里找一份工作。科长问你会熨衣服吗?我说什么熨衣服?科长说就是整烫工啊。用熨斗把布料和衣服熨平了就行。我急
[摘 要] 公安高等教育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源头和基础,在公安工作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提升公安队伍的业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警校生职业认同感作为公安高等教育质量表征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在遵循量表编制的原则和要求的基础上,经过理论构建、问卷编制与施测、信效度分析等程序,编制形成警校生职业认同感量表。量表包括职业认知、职业行为、职业情感、职业适切性四个维度,具有良好
[摘 要]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大学教学的主要模式需要向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变。基于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实践,通过“思想、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构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
[摘要]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联系。张维迎从大学治理的角度阐述了大学逻辑的基本含义,尖锐而深刻地揭示了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以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培育大学教师市场、激发大学教师创新精神、提高学术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思路,极力推行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一系列革